何忠清
鄉村醫療服務是基層醫療服務的最前沿,鄉村衛生室是村級醫療服務的重要載體,主要承擔基本醫療衛生和公共衛生,是農村醫療服務的最小單位,是收集人民健康需求的“受體”,在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尺”中發揮著“不可或缺”和“神經末梢”的作用。 近年來,安康市白河縣衛生局始終堅持“保基、強基”的原則,緊緊圍繞“基本醫療”目標,著力推動基層醫療服務向縱深發展,為建設健康百河貢獻力量。 對這項工作的粗略反思如下。
一、基本情況
白河縣位於陝西南部,南接巴山,北接漢水,東南北接湖北,西接尋陽市。 目前,全縣共有村級衛生室113家,註冊鄉村醫生217人,其中在村衛生室工作133人,佔61人29%;具有執業或助理資格的有74人,佔34人1%,其中57人具有村醫務室執業或助理資格,佔42人86%。按照“面積不小於60平方公尺;有診斷室、**室、公共衛生室、藥房和“四室分開”;配備1名或1名以上合格鄉村醫生“,113個鄉村衛生室達到標準化要求,並在扶貧期間得到鑑定,在後扶貧時代,針對鄉村衛生院新建、搬遷、更換法人的情況,及時組織認定繼續保持規範狀態,確保工作有效延續。
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發展村級醫療服務,不僅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訴求和需要,也反映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
1.村醫隊“沒有後繼者”。 2024年,鄉村醫生人數減少13人,其中65歲以上7人,其他醫療機構行醫 3人,死亡3人,新增3人。據統計,從2024年開始延遲5年後,65歲以上將有30人,新增人數很少,搬出、死亡等因素不計算在內,5年內鄉村醫生減少約17%。
2.知識替換是“綠色和黃色”。 從總體政策背景來看,農村人口在萎縮,城市人口在增長,隨著人口城鎮化加劇,偏遠地區村級醫療服務的萎縮是必然產物。 從鄉村醫生的年齡和受教育程度來看,45歲以上的鄉村醫生和中專文化程度是主流,受年齡和文化的“雙重因素”制約,鄉村醫生上學基本靠吃“舊書”,“不學,不想學, “不想學”的養殖思想,新知識不掌握,舊知識不能用,也是服務能力不足的又一誘因。
3.薪水“不盡如人意”。 由於藥品零差價、醫保政策不斷“收緊”以及農村人口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全縣在職村醫生年收入約為3在5萬到6萬之間,平均在4萬左右,相比家庭農民,有一點優越感,比農民工算是有一口吃的,再加上村醫大多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除了柴公尺油鹽,還有恩惠,所剩無幾, 與不足相比,不盡如人意。
4.評估任務“不堪重負”。 據不完全統計,全縣113個行政村衛生室中,只有2名以上村醫的衛生室17個,村衛生室必須完成的任務包括常見病、多發病和14項群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涉及資訊電腦版、手機APP(公共衛生、 他、醫保、扶貧動態監測手機APP、健康**、家庭醫生合同),加上檢查考核,鄉村醫生兼任村幹部。心意綽綽有餘,力量不足”。
5.職能職責是“不可替代的”。 鄉村衛生室不僅負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還負責政策宣傳、醫保報銷、監測預警等工作,鄉村衛生室扮演著“哨兵”的角色,鄉村醫生是鄉村衛生室的“神經中樞”,人民健康“守門人”的稱號當之無愧。 在脫貧攻堅期間,行政村是否有標準診室,合格的鄉村醫生是否不止一名,也是評價村能否脫貧的重要指標之一,作用不言而喻。
6.設施裝置“陳舊落後”。 鄉村診所不屬於一級機構,不屬於公立醫療機構,當地有限的財力主要投入縣鎮醫療機構,對鄉村診所的投資是一張空嘴,辦公裝置陳舊老化,電腦執行緩慢而卡頓, 開機半小時,關機半小時,電子產品更新快,確實有使用壽命和壽命。
三、意見建議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佔絕大多數,農民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保障農村人口健康,需要與農村建設同步,進一步完善村級醫療衛生服務相應機制和體系建設,現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一是謀求長遠、“優結構”。 根據鄉鎮人口的遷移和流動情況,進一步優化鄉鎮衛生機構布局,因地制宜合理配置鎮、村兩級醫療衛生資源,取消與鎮衛生院相鄰、人口較少的行政村的村衛生室,通過定期檢查和排程鎮衛生院,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並在鄰近(鏈結)村莊擴充套件服務。
二是強化保障,“解決問題”。 圍繞鄉村醫生最關心的辭職治療、退休金等問題,結合目前縣級總體財政保障不足的現狀,建議省級統籌規劃,制定並出台全省統一的配套保障政策,設定鄉村醫生出入限制, 規範管理,體現公平,切實解決鄉村醫生退休待遇和養老保險問題,徹底解決鄉村醫生的後顧之憂。
三是提質增效,“減負”。 自上而下規範資訊化建設,避免資訊系統多、資訊共享不暢的情況,以實際工作業績評價醫務人員的工作質量和效率,降低或取消鄉村振興家庭醫生合同服務工作中“痕累累”的形式主義, 並以群眾的了解和滿意度為考核標準,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四是出策“吸引人才”。 放寬“鄉村醫生”准入門檻,建議與職業技術院校聯合舉辦鄉村醫生班(三、四年),有針對性地招收初中畢業生。 參照從優秀村(社群)幹部中招聘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方式,設立專門編制崗位,招收一定數量的鄉村醫生到鎮衛生院工作,多方吸引人才。
五是建立新規,“搭建機制”。 不斷深化對口扶持內涵,將市縣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對口扶持工作以部門為單位向鎮衛生院延伸,每期不少於兩年,形成長效機制。 要加強能力素養提公升,由省級牽頭,配合市縣合作,明確標準,對參加並通過學歷培訓考試和職稱晉公升的鄉村醫生給予補助或獎勵。
(作者為陝西省白河縣黨委書記、衛生局局長,本文相關資料截至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