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這樣乙個小故事:
有乙個小女孩在很小的時候就在一次智商測試中得分很高。 結果,她在學校的老師們都給予了好感,學習成績優異,經常在家裡被稱讚為“聰明的孩子”。 她很享受這種讚美,一直在努力學習,不想辜負大家的期望。 從小學到大學,女孩在學習上表現出色,但她變得越來越不快樂。 因為隨著她接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學習的也越來越多,在學習中遇到的解決不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讓她感到很鬱悶。 而且,她無法控制自己的競爭力和挫敗感。
在職場上,一旦看到比自己更好的人,她就會感到沮喪,覺得自己無法超越他們。 在這種心理折磨下,女孩放棄了壓力大的“天賦”,開始停下來思考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她開始學習心理學。 這個女孩就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 最後,他寫了《終身成長》一書。 看完這個故事,我想問問大家的感受由此可見,“心理韌性”在乙個人的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個父母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出類拔萃並取得成功,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與其指望孩子成為天才,不如給他們一顆堅強的心:“心理韌性”。 通過大量的研究和調查,發現“心理韌性”是決定孩子未來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什麼“心理韌性”。那又如何呢?簡單來說,就是乙個人從容應對挫折和逆境,堅持不懈的能力。 韌性不僅可以幫助人們回到原來的位置,甚至可以讓他們成長。 很多家長都會有類似的感受,覺得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經歷過一點挫折後很難適應,甚至採取非常極端的解決辦法。
事實上,這些情況反映了孩子在面對壓力或逆境時缺乏韌性和缺乏“韌性”。
作為父母,我們也知道,無論我們多麼愛我們的孩子,都不可能永遠保護和照顧他們的一切。 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需要訓練孩子成為心理上足夠有韌性的人,教孩子如何面對困難、挫折和失敗,教孩子掌握緩解壓力、接受拒絕和化解情緒的正確方法。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使他們成為眼中發光、內心堅強的人呢?
不要過度,讓您的孩子獨立面對問題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很多家長會幫孩子掃清一切障礙,這實際上剝奪了孩子自己體驗生活的機會。 一旦孩子缺乏體驗真實事物的機會,心理韌性就很難得到鍛鍊和成長。 父母要做的正確事情是指導和分析,給孩子更多機會培養韌性。 當孩子明白“努力是成功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難度越大,需要的努力就越多”時,孩子就會越有韌性。
擁抱失敗,養成分析問題的習慣沒有人喜歡失敗,尤其是孩子。 然而,接受和擁抱失敗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對於培養孩子的韌性至關重要。 家長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時,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讓他們了解整個分析的步驟和過程,比如:
花時間陪伴孩子,鼓勵他完成任務在培養孩子應變能力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和鼓勵是不可或缺的。 整個過程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善於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習慣,而不是一受挫就跌倒。 讓孩子明白,父母會一直支援他,鼓勵孩子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不要害怕,克服它,就是成長,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建立同理心和韌性
建立同理心是通往復原力之路上經常被引用的一步,它可以讓孩子們有洞察力,並幫助他們理解(並制定應對)負面情況和感受的方法。
通過問孩子一些問題來引導他:你怎麼看這個?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你能做些什麼來讓事情變得更好?
承擔家務,在家務中鍛鍊毅力將家務活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培養抗壓能力的好方法。 在瑣碎的事情上,孩子們還不能玩得開心,但他們必須這樣做。 讓孩子熟悉“奮鬥”的概念,對於他們不想做的事情很有用,甚至在任務完成後有成就感。
羅曼·羅蘭 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命的真相,仍然熱愛它。 ”生命的真相是什麼?它有快樂、成功、失敗和痛苦。 希望家長能幫助孩子認識和培養自己的“心理韌性”。 如果你想養育乙個眼睛裡有光、有堅強心的孩子,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呢!當然,除了以上之外,培養孩子韌性的方法還有很多,歡迎家長在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