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受邀到寧波參加“吳永亮指墨人物畫展”,被精美的人物畫深深打動。 回到杭州後,我仔細閱讀了在展覽上得到的兩本畫集,不僅被作品所吸引,還被文字所吸引,展現了他豐富而勤奮的一生。 我認為他是一位優秀的畫家,有很多思想和學術深度。
風清骨鈞:中國筆墨的傳承與拓展。
染導寫意:吳永亮指墨作品《書影》。
吳永良生前與我交往不多,感謝他的大愛,我參加了他的幾次藝術展覽和研討會。 在我的認知中,他是乙個有氣質、求真、敢於說真話的人,也是乙個學者型、聰明的畫家。 為此,我從不同角度為他和他的家人寫了多達 8 篇評論。 這一次,我翻閱了兩本藝術書,看到了他的文字和繪畫,加深了對他的了解。
首先,吳永良先生是乙個勤奮的讀書人,讀書、寫作、繪畫、寫作陪伴他一生,真正地生活和學習到老,這是他成功的前提。 例如,寫生陪伴他走過了他的學生時代、工作日和教學生涯,其中不僅包括人,還包括大量的風景甚至動物還有他的文字,從記錄老先生學生時代的講義,到**;從閱讀的體驗到繪畫的體驗,......就中國畫題材而言,有重大的寫實人物、古代歷史人物、各種兒童形象、山水畫卷等......就國畫的形式而言,有公彩重彩、白畫、手繪線描、無骨、潑墨寫意、指墨......涵蓋所有流派。 他對中國人物畫的線條有著極其深刻的理解,包括線描造型、素描、書法、實質等,並得出結論:“中國畫講究飛行手勢的節奏和節奏。 這種內在的運動是線條所表達的物體的骨幹,也是人類心靈的痕跡,難以模仿和重複。 它追求的是建築的形狀和線條之美,第一節奏之美,舞蹈姿態之美。 因此,歸根結底要研究線條的特徵、線條的規律和線條的美感,這是中國畫最大的特點,也是研究線條畫技法本身及其藝術性質和特點的核心。 這種認識對於從事中國人物畫創作和教學的人來說非常重要。 ”
《天問》,69cmx40cm,2024年,吳永亮
其次,吳永良先生的創造力,他在繪畫中用手指墨水畫人物,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清代人高啟培開創了指墨畫的先河,但作品的造詣並不高。 之後,用指墨畫花鳥的潘天壽,將花鳥的線條和形狀提公升到更高的層次而吳永亮的指墨人物,到目前為止,應該說是中國畫界的第一人。 我認為他的手指畫在藝術性上並不遜色於他用毛筆畫的人物,甚至達到了用毛筆無法達到的效果。 正如他自己總結的那樣:“指墨痕跡往往笨拙,看似能幹而又不能幹,看似斷斷續續卻又連續不斷,如錐形畫沙,如蟲蝕木頭,如汽車跑泥,如蝌蚪文字,如房屋漏水,如煙封,如漣漪,帶著端莊古樸的趣味與自然之美, 這種毛刷無法替代特殊效能,難以主觀控制,出不出自然的味道。 “吳永亮的指墨人物畫追求的是自然趣味的藝術境界,很難用筆來傳達其精神,指向哪裡,筆都無法觸及。 比如他的魯迅雕像、小牧童等作品,生意十足,充分發揮手指、墨水、紙張等材質的效果。
在教學方面,他率先在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提出易璧和白畫的概念,這是浙江畫派第一代人物畫的新發展。 我對漢字畫的線條有很深的理解。 “線描作為專業寫生和水墨寫意之間的過渡環節,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清晰的體現,但其重要性不僅如此。 我們需要知道鋼筆線條畫在水墨寫意人物畫中的關鍵作用:一是水墨寫意人物畫中表現人物結構和框架的骨架;二是支撐水墨寫意手法表現效果的骨幹,體現使用毛筆的技巧和內涵第三,表達氣息和精神是作品的中堅力量。 有了這“三塊骨頭”的特殊作用,寫意人物畫不僅具有水墨畫千變萬化的魅力,而且具有作品的靈魂,即內在精神。
因此,線描可以看作是手繪人物畫的“骨頭”,水墨畫是寫意人物畫的“肉”,兩者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 即使作品主要以潑墨表現,仍能體現造型結構骨架的精髓、筆內涵的骨力和精神氣息的骨幹,因此感情雋永而耐人尋味。 作者在熟悉墨色變化和水的使用的同時,也精通線條畫的各種筆觸和線條組合的原理。 但是,如果沒有“帶筆骨法”的基本素養,就很難建立起一頭滿是紙墨的豬。 由此可見,如果說專業素描主要解決的是人物造型的問題,那麼線描不僅可以不斷提高造型能力,還可以解決筆墨變化和線條組織這兩個基本問題,這在水墨寫意中至關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我認為這是中國畫理論中“毛筆骨法”和老子的“強骨”的體現,很了不起。
《新疆吐魯番藝術團女演員》,67cmx46cm,2024年。
第三,吳永亮先生是一位非常聰明的畫家。 他善於動腦筋,見過潘天壽的花鳥指墨,能把模型轉移,應用到人物畫上。 在本科創作方面,他在題材和表現形式上不跟潮流,以白畫的形式畫魯迅肖像,穿插密密麻麻的線條,兩棵參天大棗樹的背景,以及......被風吹拂的草原,在構圖上創造了新穎性,贏得了時任院長潘天壽的高度評價。 沒有高度的智慧,你就無法創造。 除了天賦,這種智慧還來自於吳永良從前輩那裡吸收各種藝術養分的能力。 他仔細總結整理了當時教過他的所有紳士,非常擅長讀畫,比如,他把李可然山水的各種藝術處理講得非常好。 他對筆墨和生活、形象、情感、氛圍、意境等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和大量的創作實踐。 他留下了大量的課堂作業、龐大的創作和人物素描,這些都是他那個時代的寫照,也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值得我們珍惜。
吳永良先生雖然離我們很遠,但他的藝術造詣、藝術精神和勤奮樸實的性格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作者江,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原《藝術報》副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