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知名品牌,它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在全國擁有數千個專案。 然而,近年來,恆大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不斷尋求資產,尋求救命稻草。
2024年12月14日,恆大又發布一則重磅訊息,將上海某專案30%的股權和經營權益出售給光大興隆信託,總價663億元。 這看起來一筆划算的交易,但實際上,恆大只收到了2000萬現金,其餘的都用來還債了。
這意味著,恆大在這個專案上的槓桿高達30倍,也就是借了30元,只買了1元的東西。 如此高的槓桿是怎麼來的? 它將對恆大和整個房地產市場產生什麼影響?
恆大的高槓桿率是其多年追求規模和速度的結果。 恆大創始人徐佳音有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就是將恆大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公司。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恆大不惜借錢鋪路,從銀行、信託、債券、股權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大量購置土地,開發專案,拓展市場。
恆大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恆大總負債高達22萬億元,其中有1個6萬億元為短期債務,即一年內到期的債務。 恆大資產負債率達875%,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恆大的高槓桿率也導致其成本居高不下,2024年上半年財務費用達到294億元,佔其營業收入的13%8%。恆大的高槓桿率使其在房地產市場的競爭力下降,2024年前11個月銷售額同比下降16%5%,市場占有率也從7%上公升3% 降至 49%。
恆大的高槓桿率也給它帶來了巨大的風險。 恆大的債務主要歸因於其土地儲備和在建專案。 這些資產雖然有一定的價值,但不是現金流,而是需要更多的金錢和時間才能變現。
恆大的現金流主要來自銷售收入,但由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和競爭,恆大的銷售收入無法滿足其償債需求。 恆大現金流緊張導致信用危機,2024年其債券和**均大幅下調,信用評級也被多家機構下調。
恆大的信用危機反過來又影響了其銷售和融資,其客戶和合作夥伴對其信譽和質量產生懷疑,其融資渠道逐漸收緊。 恆大的危機引起了社會和社會的關注,其債務問題不僅關係到自身的生存,也關係到銀行、信託、商人、員工、業主等各方的利益,甚至關係到整個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面對危機,恆大也在尋求轉型和救贖。 恆大的乙個重要舉措是**資產換現金,減少債務。
恆大收購了物業管理、保險、新能源汽車等部分非核心業務的股權,以及部分土地和專案的股權和管理權,共獲得近千億元現金。 恆大的另乙個重要舉措是調整戰略,以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恆大放棄了規模第一的目標,轉而追求質量和效率,同時也在優化產品結構,提公升品牌形象,加強成本控制,提高回款率,增加現金流。 恆大的轉型,也需要社會各界、社會的支援與配合。
恆大需要與債權人、合作夥伴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談判,爭取展期、展期、降息等債務重組方案,避免違約和訴訟風險。 恆大還需要與監管機構保持密切聯絡,爭取政策支援和引導,遵守市場規則和法律,維護市場秩序和信心。
恆大的高槓桿是其多年來追求規模和速度的代價,也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 恆大的危機不再是簡單的企業問題,而是涉及多方利益和影響力的社會問題。
恆大的轉型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的幫助。 恆大的未來還有很多不確定和困難,但也有一些希望和機遇。 恆大能否走出困境,再創輝煌,值得我們關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