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齊五國入侵'的導火索,與50多年前的'馬陵之戰'是一樣的,當時朝鮮大打大了魏國的元氣,讓齊國在'馬嶺之戰'中成功給魏國造成了致命一擊。
而《五國遠征齊國》也是一場類似的戰爭,但主角齊國已經從曾經的勝利者變成了後來的失敗者,也是為了回應“你出來混,遲早要還錢”這句話。
我們都知道,齊王統治的戰國中後期非常強大,西敗秦三金,南破楚,北閻遠燕幾乎無敵,所以齊王在當時更是自封為'東帝'。
既然齊王能創造出如此偉大的成就,當然也不是那種平庸無能的王者。
此時,由於齊、秦兩國以'東帝'和'西帝'之稱,其他五國匆匆忙忙,其他五國被迫組成五國聯盟,反擊齊、秦。
因為當時韓、魏、楚三國被秦國欺負得最多,所以在蘇秦和趙向離堆的斡旋下,“合眾國”五國一致將兵力指向秦國。
秦國見五國軍隊來勢洶洶,不敢打仗,立即向五國投降,並歸還了之前占領的漢、魏、楚國部分土地。
而在東方,齊王自然最關心的是'五國入侵秦'的戰爭,畢竟蘇秦對'五國入侵秦'的牽線搭橋,也有齊王足額資金的貢獻。
本來是想看一場秦國和五國聯軍之間落花流水的精彩表演,終於可以從齊國中受益,沒想到秦國這麼快就屈服了,所以齊王此刻也很擔心。
於是,在蘇秦的建議下,齊王想到了乙個更好的辦法,那就是聯合趙、魏、楚三國,教訓一下最近有些不守規矩的宋國,最後瓜分下來,以免'五國合眾國'的軍隊被調到齊國。
因為宋國最近一直在大國競爭中獲利,不但得罪了魏國和楚國,還出兵得罪了齊國。
而趙氏早已在宋國的土地上哭泣,趙景後、成侯、蘇侯三代奮鬥了一輩子的最大目標,就是南下奪取衛國、宋國之地,稱霸中原。
於是,四國出於各自的利益考慮,一拍即合,組成了四國聯盟,開始了對宋國的討伐。
宋國雖然一直被譽為“戰國八俠”,但一直以來都是因為地處中原腹地,土地肥沃,周邊勢力相對均衡。
現在周圍的勢力平衡早已被齊秦兩人打破,宋國這樣的地方,自然很難獨善其身。
因此,在四國聯軍的進攻下,宋國很快被擊敗,領土幾乎被四國完全瓜分。
然而,由於魏國和趙國吞併了宋國一些最富饒的土地,這自然引起了聯盟領導人齊國的不滿。
當時,趙國占領了整個宋國的西北地區,包括最富有的陶夷,魏國占領了宋國的首府綏陽和寧陵,楚國占領了宋國的彭城和相城。
但是,齊國只占領了宋國東北邊界的一些地方,甚至隨齊軍撤退,趙國和魏國也將齊國征服的宋國土地納入其占領領土。
齊王大怒,先拿下了當時最弱的魏國,魏國因為不是齊國的對手,立即撤出被占領的宋國,吃了啞巴的損失。
之後,齊王又開始用趙果,但趙果卻不願意吐出嘴裡吃過的肉。
畢竟趙國幾代歷代君王辛苦幹了一輩子的目標,在這裡被趙惠文王實現了,趙惠文王怎麼可能輕易屈服?
因此,經過商議,趙國的君主和大臣們一致同意派兵保衛被占領的宋國,哪怕是與齊國的戰爭。
於是,戰國中後期最大的齊趙戰爭——“桃義之戰”爆發了。
當時齊國幾乎全部出動了五十萬左右的兵力,趙國多次數點增兵到前線,派出的兵力總規模大概不下四十萬人。
從西元前 288 年底到西元前 285 年,兩國在宋朝領土上作戰。
《趙家史記》《徽文王篇》《戰國策》《朱子白家》等均有齊趙氏大規模“桃義之戰”的簡要記載。
從這場戰爭開始到結束,雖然趙氏一直處於防禦戰敗的狀態,但趙氏一直在前線增兵,幾乎是屢戰屢敗,傷亡人數估計不少於20萬人,齊氏恐怕也好不到多少,差點以慘敗告終。
我們還可以比較“馬陵之戰”後的魏國和“桃義之戰”後的齊國。
因此,這場'桃夷之戰',不僅極大地損害了東霸齊國的元氣,也讓積攢了幾十年國力的趙國在這場戰後徹底失去了與秦國爭奪霸權的實力。
如果沒有'桃義之戰',又怎麼會有後來發生的'樂夷破氣'和'秦魏楚三歌之地',反而是當時離齊國最近的趙國只能圍牆觀望,成為五國攻齊後周邊國家中利潤最低的國家?
這場'桃義之戰'結束後,秦國就成了這場戰爭的最大受益者,開始肆無忌憚地攻擊韓、魏、楚,不再害怕趙國趁此攻擊他。
所以,如果沒有齊國、趙國之間的'桃義之戰',就不可能發生'五國攻齊'事件,說不定將來齊秦兩大勢力就瓜分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