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記者 萬敏2024年12月7日,在“中國國際金融協會2024年年會”上,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會長、原副秘書長江曉娟表示,“中國經濟在2024年和未來幾年將呈現積極態勢和多重困難。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這不僅是中國的特色,也是全球經濟的趨勢。 ”
江小娟認為,中國仍需通過高水平開放獲得新的發展動能,自然資源和國內外市場仍是推動未來發展的關鍵力量。 對於中國這樣乙個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的經濟體來說,隨著經濟總量的持續增長,土地、淡水、能源等資源的稀缺性日益凸顯。 從長遠來看,中國不僅要解決人口增長帶來的資源短缺問題,還要解決利用全球資源的需求,這是迫切而有序的需求。
江小娟說:“以太陽能和電動汽車為例,這些在全球市場佔據重要地位的新興產業,其銷售增長最終取決於全球市場的支撐,而僅僅依靠中國國內市場的規模,或者中國少數產業的發展,不會給經濟帶來有意義的增長。 因此,全球市場是支撐這些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關鍵。 ”
同時,江小娟也談到了“走出舒適區”的問題。 “有必要了解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外貿和外商投資的變化,”她說。 中國工業競爭力的增強是重要因素之一。 許多外國公司認為,他們無法與中國市場的本土領導者競爭。 在家電、通訊裝置、工程機械、LED面板、電商等多個領域,都存在外資企業因無法應對本土企業強大競爭力而自願退出的案例。 新進入者現在需要考慮更多因素,他們不再輕易選擇退出,而是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戰略調整和部署。 這種變化至少佔跨國公司再平衡的三分之一。 ”
江小娟指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中國市場也面臨競爭壓力。 這些產業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從日本和南韓轉移到中國,現在隨著中國人均收入的增加,它們很難保持競爭力。 “將生產線轉移到比中國晚一點的國家(處於開發階段)也很正常。 此外,全球戰略布局的調整也是乙個重要因素。 一些企業不再將唯一的生產線放在中國,而是尋求在其他地區建立生產線,以確保產業鏈的穩定性。 這些公司認為,全球國際環境複雜,他們需要多樣化生產以降低風險。 她說。
江小娟說:“今年8月以來,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 許多公司發現,無論是從質量還是成本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生產能力仍然是最好的。 一些製造商正在從東南亞返回中國,並將產能放在中國,以應對全球工業部署。 與此同時,許多大型跨國公司的高管訪華,不是尋求對抗,而是尋求合作。 ”
江小娟還指出,中國經濟正在從波動中復甦,有望達到全年的預期目標。 同時,經濟仍處於多重調整過程中,經濟穩定與改善並存,困難重重將是未來幾年的常態。 中國致力於對外開放是推動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外部環境機遇與挑戰並存。 她說:“我們需要立足於產業參與全球橫向分工的新形勢,這是決定我們對外合作諸多特點的乙個基本點,即從縱向分工到橫向分工。 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獲取新動能,推動國內高質量發展。 ”
據悉,“中國國際金融學會2024年年會”主題為“世界經濟與中國2024:聚焦全球經濟復甦與包容性發展新動能”,由中國國際金融學會主辦,中國銀行研究院、紐約分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