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作為第20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公共學術活動之一,“城市、影像、人”主題研討會在廣州圖書館舉行。
事件現場。 本次活動由廣州圖書館廣州紀實研究展示中心、廣州美術學院視覺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邀請影視人類學、紀實學、城市文化、傳播與設計等領域的學術界和產業界嘉賓進行學術交流和實踐分享。
方家忠. 2024年,廣州圖書館建立了國內首個在公共圖書館設立的廣州文獻研究展示中心,構建了以文獻為主體的文獻視聽文獻收藏體系,其中城市文獻影像資源達到1個70,000小時。 他認為,在圖書館中構建城市形象資源,不僅可以儲存活生生的城市語境資源,還可以促進城市文化教育和城市文化傳播的價值。 希望學術界、業界、公眾共同參與,關注和探索城市記憶的深層文化精神內涵,完成廣州城市空間記憶的形象書寫。
唐啟瑤.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鄧啟耀介紹了中國城市化的幾個維度,並總結了人與城市的關係:“人們在城市中的生活條件,他們對所居住城市的感受、感受和想象,實際上是人的存在價值的投射和意義的建構。 ”
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鮑江首先簡要介紹了《城市影像紀事》的學術脈絡、理論範圍、研究價值和理論要點。 他認為,城市攝影是對人與城市具體生活世界的見證,也是對城市文化的記錄。 它不僅拓展了有抱負者和有抱負者的生活世界,也拓展了有抱負者的生活體驗。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呂新宇從傳播的角度觀察紀錄片,認為社會**時代紀錄片的製作和傳播已經不能用傳統理論來解釋,短篇**、真人騷等新的節目形式讓“記錄”的行為更貼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而彈幕文化等社會**時代的傳播特徵,也值得紀錄片人關注。影像的邊界越來越與日常生活並肩而行,或者說日常生活本身正在被影像化,未來如何面對紀錄片與社交網路與日常生活的碰撞,值得進一步思考。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張亞欣從城市影像編年史的角度,結合教學和帶領學生的經驗,分享了她對紀錄片的定位和功能的思考,創作了紀錄片《人生萬歲》。 她認為,城市影像就是要留住都市人的故事、表情和情感,從而留住城市的時間記憶。 “行動,重新思考”是她對年輕一代紀錄片人的心願。
中山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楊曉燕將“攝影”二字引申出來,帶大家回顧了攝影誕生和發展的歷史,思考“攝影”的價值和意義。
紀錄片導演周 昊**城市化程序中紀錄片創作的更多可能性。 他認為,在中國城市化程序的標誌性事件中,如截斷長江三峽、拆遷浪潮等,這部紀錄片為世界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記錄,但也有遺憾的缺失。 “大同的世界存在嗎?我們真正需要什麼樣的城市?“這是乙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圓桌討論。 隨後,圍繞“紀實影像中的面對面:城市與鄉村”、“紀錄片中的城市記憶融合與文化觀察”、“新技術下的城市影像表達與社會思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城市疫情影像檔案的意義”四個議題進行了圓桌討論。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傳媒學院院長、教授張敬民首先分析了專業作者創造的“作者形象”與普通人產生的“人民形象”的差異,認為“人民形象”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需要梳理和挖掘。
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張景紅分享了她對帶領學生到潮州做研究的感悟。 她發現拍攝物件的生活和相應的拍攝在多個空間中混合和改變,她假設除了後續拍攝之外,是否有可能創造新的記錄有沒有可能通過選材,以小的方式反映城市文化和人們的生活?她認為,無論是紀錄片創作者還是普通人,製作的影像都應該有解釋,影像檔案應該被複製。
中山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研究員鄭子宇希望借助人工智慧,面對海量資料庫,採集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基於人工智慧的標註、編目和檢索能力,然後向公眾開放。
*來自主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