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信部門公開了第三批涉多個領域的網路謠言典型案例,指導平台繼續加大監測、核查、處置力度,對首次發布謠言的賬號進行溯源、關閉,共處理違法違規賬號1660個。
從最新公布的典型案例來看,網路謠言有乙個鮮明的特點:涉及恐怖主義和暴力的極端謠言頻發。 例如:“西南大學藥學院發生”謠言、“蘭州某學校學生失蹤”謠言、“上海外賣師兄加班28萬彩禮累死”謠言。 這些謠言不僅蓄意製造社會恐慌,而且肆意煽動輿論情緒,對網際網絡秩序造成極大破壞。 其中,所謂“上海外賣小哥加班28萬嫁妝,精疲力竭而死”,這不僅是相關自**編造演繹的笑話,甚至被改編成多個版本,廣為流傳。 從中可以看出肆無忌憚的“自我**”的罪惡。
這些網路謠言的另乙個特點是,利用民生話題來兜售焦慮。 比如“2024年不再計入員工醫保繳費”的傳聞、“多地實行'按資排輩'”的傳聞、“杭州宣布禁播直播”的傳聞、“中國儲備糧決定停止從國外採購玉公尺”的傳聞等。 醫保、養老、新型線上業態、農產品採購等都是備受關注的民生話題,因此也是網路謠言頻發的“重災區”。 這些謠言的出現嚴重擾亂了網際網絡上的資訊傳播,利用資訊鴻溝傳播惡意。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種網路謠言更加陰險:近日,出現了一系列名為“中日友好醫院是日本人建造的醫院,投資26億”等的網路謠言,聲稱“中日友好醫院入侵成功,不警惕後果難以想象”, “建這麼多中日友好醫院的目的是什麼”等。 這些**和言論嚴重背離歷史事實,肆意詆毀全國公立醫院,不僅嚴重擾亂了人民的醫療秩序,而且暴露了極端的惡意——捏造這種謠言的意圖是什麼?
通過網路謠言的典型案例,至少可以達到三個效果:一是提醒廣大網友睜大眼睛,提高警惕,不要被驚人的網路謠言所欺騙。 其次,打擊造謠者是對網路謠言的有力震懾。 此外,通過典型案例,督促網路平台關好大門,守住大門,積極履行主體責任。
“清清從嚴治亂象”專項行動以來,有關部門加大了對網路謠言亂象的打擊力度,“真實性”這個話題頻頻被提及。 在加強“自**”管理的13條新規中,不僅劃定了“自**”運營的紅線,也從多方面明確了網路平台的責任。 比如,加強資質認證公示,規範資訊標註,加強資訊真實性管理,對虛構內容或爭議性資訊增加標籤,完善謠言標籤功能。
網路謠言之所以屢屢被封禁,乙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總有人為了名利,假裝驚豔。 要剷除網路謠言,需要找乙個,懲罰乙個,同時,需要警告一批。 對此,不僅有關部門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網路平台也要加強內容審核,切斷網路謠言傳播鏈條,剷除滋生土壤。 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清晰的網路環境,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