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監管對商業銀行風險有何影響?結果呢?

Mondo 財經 更新 2024-01-30

為進一步引導商業銀行重視風險管理,2024年9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監管評級辦法》。

在以新監管評級為代表的指導性監管影響下,如何審視評價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有效性?基於上述問題和思考,本文將研究本輪金融監管力度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效果的影響,重點關注以下問題:一是強監管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效果的影響,是否降低了商業銀行的個體風險;

二是強監管對不同型別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影響是否呈現異質性影響;三是新監管週期下,如何評估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成效,努力為商業銀行合法合規經營、提公升風險管理能力建言獻策。 各級監管部門持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規範自身經營,防範化解各類風險。

本文從理論意義的角度,拓展和豐富了關於商業銀行金融監管和風險管理效果的學術研究文獻。 這在衡量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效果的研究中起到了補充作用,也為監管部門防控商業銀行風險、規範商業銀行運作提供了理論依據。

“334”系列治理行動表明了我國整治金融機構違法經營的決心,監管仍在加強中,強力金融監管的迴圈或將持續下去。 然而,商業銀行違規案例仍頻發,在此背景下,金融監管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控制是否有效,有待研究。

金融監管對銀行風險管理有效性的影響研究

除了銀行自身的內部管理外,金融監管部門出台的監管政策也對銀行的穩健經營產生深遠影響。 目前,合規監管的常態化、系統化已初見成效,關於金融監管對銀行風險有效性的學術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金融監管與銀行風險管理有效性的關係

早期文獻大多集中在監管有效性的理論分析上。 然而,在短期內,這種影響的程度、最終形式以及商業銀行能否根據監管意圖優化自身行為,仍是有待關注的問題。 基於對研究樣本的基本分析,多位學者認為,金融監管對風險承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為保障銀行業平穩高質量發展,有必要實施監管。

最優監管理論認為,當存在資訊不對稱時,監管可以有效降低銀行在面對經濟衝擊時的風險。 國內學者較早就分析了對商業銀行監管措施的必要性,監管對銀行過度逐利傾向有一定的穩定作用,但有效監管仍需圍繞經濟發展目標進行關注。 短期來看,收緊資本充足率約束對中小銀行經營行為改善效果有限。

金融監管降低了銀行的個體風險,金融監管在引導銀行資金投向實體領域、完善銀行風險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理論基礎上,金融監管對銀行風險影響的實證研究逐漸興起。 利用門檻面板回歸模型實證得出結論,貨幣政策收緊對降低銀行風險承擔水平具有顯著影響。

採用基準OLS回歸分析資本監管、銀行風險承擔與銀行效率的關係。 基於斷點回歸模型檢驗發現,通過加強流動性監管,短期內銀行資產的盈利能力可以顯著降低,但長期來看銀行資產的盈利能力可以得到改善,進而影響銀行的風險承擔能力。 研究發現,監管政策降低了商業銀行對實體經濟的風險輸入水平,嚴格控制了商業銀行開展影子業務的規模。

在風險資本效應假設的背景下,金融監管部門將迫使銀行用自有資本彌補損失,從而提高銀行承擔風險的謹慎程度,大大降低銀行風險。 在銀行資本化方面,金融監管對美國資本大額商業銀行的風險降低有顯著作用,但對資本不足的商業銀行沒有顯著影響。

從風險傳播路徑來看,資本充足率高對銀行個體風險水平有顯著影響。 本文研究了不同時期金融監管措施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結果表明,金融監管可以顯著降低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與平時相比,金融監管在危機時期更有效地降低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

金融監管對銀行風險管理效果的異質性影響是基於銀行監管的有效性,有學者在金融監管對銀行風險管理的分析中加入了銀行的特徵因素。 基於銀行間的異質性,實施動態化、差異化監管成為當前學術界的熱門研究方向。

如果銀行資本充足率高,流動性強,在承擔風險時不易受到貨幣政策的影響。 銀行資產規模顯著影響其風險管理的有效性,但在金融監管的外部影響下,風險管理水平會出現什麼樣的異質性?根據銀行的性質,在相同的監管政策下,國有銀行承擔的風險低於股份制銀行。

基於中國上市銀行季度財務資料,實證檢驗表明,貨幣政策調控對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在銀行規模、銀行資本充足率和銀行盈利能力等維度存在顯著異質性。 市場約束和監管對不同性質和規模銀行的風險承擔水平存在顯著的異質性影響,以及如何實施差異化的金融監管政策,使市場約束和監管協同調節銀行的風險承擔。

與非上市銀行和中小銀行相比,上市銀行和大型銀行的槓桿調節機制更為明顯,監管部門在制定槓桿率監管時應考慮銀行自身的槓桿調整情況。 金融監管通過調節效應對銀行風險產生正向調節作用,影子銀行業務規模對不同型別銀行風險的影響具有異質性。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有效性評價研究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效果評價是指結合相關理論和方法,選擇與風險管理質量相關的資料指標進行計算分析,對銀行風險管理專案進行全面、客觀的內外部監督評價。

j.p.摩根集團首席執行官於2024年首次提出風險價值的概念,當時他要求該集團的研究人員在每天16:15提交乙份該集團未來24小時內最大可能損失的報告,後來被銀行業廣泛採用風險價值的概念逐漸成為銀行業向金融監管部門提交的風險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指標。

國內外對風險價值的研究逐漸成熟,並產生了許多研究成果。 風險價值的定義和風險價值的計算方法,即在風控分析報告中找到乙個能夠反映投資組合變化的概率分布**,從而估計投資組合未來變化的預期風險**。

深入研究了風險值的計算方法,比較了基於引數的估計方法、蒙特卡羅模擬方法和歷史模擬方法的優缺點。 在《金融風險管理的VAR方法與應用》中,系統闡述了風險價值的研究背景和計算方法。

將增加市場風險的風險價值要素應用於中小上市公司**市場的風險度量,並採用非引數檢驗對考慮市場風險因素的兩家上市公司的成長和發展能力進行比較,發現不考慮市場風險因素就無法證明公司的風險。

財務約束理論

2024年至2024年間,有學者提出了金融約束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不發達,金融深化不足,選擇維持“金融約束”制度,認為它比“金融自由化”更有利於經濟增長。也就是說,出面維持壟斷的制度安排比競爭性的制度安排更有利於經濟發展。

這一觀點已經過實證檢驗,但也引起了許多經濟學家的爭論,該理論指出,發展中國家應利用第一監管手段有選擇地干預本國金融部門,如存貸款利率的確定、市場准入、資產置換等方面的控制,應保證金融部門和企業的穩健執行。 以提高經濟執行效率,促進經濟增長。

綜合風險管理理論

綜合風險是一種受企業人員影響的綜合風險,綜合風險管理貫穿於企業最初的戰略制定到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甚至改變企業的風險偏好。 綜合風險在於其內容,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

本文對綜合風險的認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所謂綜合風險是指人為因素產生的風險;(2)整體風險體現在商業銀行的日常業務中;(3)整體風險與本文中的合規風險相交。 信用風險佔整體風險的比例最高。

銀行高管更關注銀行的相關指標是否能滿足監管要求,忽略了員工主觀產生激進想法的可能性。 信貸部員工為了獲得高額回報,在貸款審核和貸後管理過程中會故意“不作為”,向不符合授信條件的客戶放貸,過分允許非法授信因此,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不斷增加,內部違規行為頻發,最終誘發信用風險,引發更廣泛的風險事件。

近年來,我國金融監管機構逐步加強了對商業銀行的監管,頒布了多項關於商業銀行合法合規經營的法律法規。

商業銀行的金融監管與個體風險

商業銀行同業人員和機構的警示作用,讓他們了解違規操作的成本,降低機構和個人違規的可能性,讓所有銀行工作人員在監管部門實施現場監管時感到壓力設身處地為監管部門懲治違法經營行為著想,促使商業銀行在經營上更加謹慎,更加注重實質性合規。

當一家銀行機構多次受到監管機構的處罰時,其聲譽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投資者會質疑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並出現恐慌,進而導致大規模擠兌,從而給商業銀行帶來極高的流動性風險。 當個人受到監管機構的處罰時,這種行為不僅會影響其他人員,還會影響組織對其工作績效、道德行為和協調能力的評價、對商業銀行員工的金額和職位處罰。

這可能會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產生重大影響,監管處罰對個人的負面影響可能比他們自己的不合規要大得多,並且由於與不合規相關的高成本和沉重成本,將迫使個人更加關注審慎的商業原則為避免違法違規行為再次發生,監管部門可以對個人進行一定程度的懲罰,遏制各種風險的出現。

金融監管、商業銀行同業業務規模及商業銀行個體風險

要提高創新熱情,不忘返源,大力推出主導產業,同時及時總結公布自身股權資訊和外商投資狀況。 商業銀行要集中力量整治業務、產品、人員行為上的亂象,防止亂象惡化。

從2024年出台的一系列金融監管檔案的具體內容來看,無論是銀保監會對商業銀行同業業務“334”系列專項治理活動的限制,還是證監會對公開發行過程中發行銀行同業存單的商業銀行投資比例的限制**流動性風險管理, 由此可見,同業業務在本輪金融監管中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問題答案

    商業銀行如何構建資料資產

    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構建資料資產 資料收集與整合 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客戶資料,包括個人和企業基本資訊 財務狀況 消費習等。同時,商業銀行還可以整合內部資料,包括交易記錄 存貸款等。.資料儲存與管理 商業銀行需要建立安全可靠的資料儲存與管理系統,確保資料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這可能涉及使用資...

    銀行家 目前,商業銀行尚未收到任何白名單相關檔案

    介紹。近日,關於商業銀行是否收到房地產貸款企業白名單相關檔案的傳聞甚囂塵上。據我們深入了解,商業銀行目前尚未收到任何相關檔案,但少數銀行從業者透露,監管部門確實起草了房產貸款涉案企業白名單。該清單更多地是作為參考,而不是強制性要求。對此,商業銀行和房地產公司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那麼,這個神秘的白名單...

    如何管理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

    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以下機制管理流動性風險 .建立流動性風險管理組織。商業銀行應建立完善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機構,確保高效 全面的管理。該機構應包括董事會 專門委員會 高階管理層 監事會 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 總公司資產負債管理部 總公司審計部等,各司其職。其中,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作為日常辦公室,負責制定流動...

    商業銀行著力擴大內需,引入金融“活水”助力釋放消費活力

    在近日舉行的第八屆新金融論壇上,瞭望智庫與光大信用卡聯合發布 年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 以下簡稱 年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 從四個方面系統闡述了商業銀行在擴大內需 促進消費 惠民生方面的具體做法 產品設計 市場投資 技術公升級和風險防範。會上,多位業內人士圍繞 強化經營主體助力市場繁榮 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在商業銀行中,如何消除資本結構對流動性風險的影響?

    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行業前名商業銀行平均資產負債率為 金融風險偏高。對於一家成熟的商業銀行來說,在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後,擁有如此高的資產負債率是不合適的。股權融資比債券融資便宜,商業銀行的還款壓力也比債務融資小得多。但目前商業銀行相對依賴外部融資,導致商業銀行負債率超過權益比率,融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