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哈爾濱旅遊成為了頂流,很多遊客一到哈爾濱就爭先恐後地去逛**街,**街附近隱藏的免費打卡點也被網友挖掘出來,讓很多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也驚呼:“我沒去過那裡。 記者走訪發現,它之所以能成為隱蔽的打卡場所,是文化的味道。
虹轉街43號。
洪傳街43號院,因院內風景獨特,成為網紅打卡地,不少遊客前來拍照留念。 記者發現,該建築距離**街約150公尺,入口為咖啡廳。
哈爾濱有自己的“對角巷”。
進入主走廊,綠色的牆面和復古的樓梯帶來古典優雅的感覺,隔著走廊來到庭院,紅色的外牆搭配白色的點綴,清晰乾淨,一棵巨大的聖誕樹讓人乍一看“哇”的驚喜。 走廊裡的遊客正在整理衣服,院子裡的一些遊客正在拍照。 庭院的一角點綴著雪人、吊椅、鮮花,讓人在燈光下感到寧靜和溫暖。
來自深圳的遊客陳女士說,“她來哈爾濱之前做過功課,發現**街上有這麼乙個隱蔽的景點。 這裡的建築氛圍確實很美,拿出來的**特別有品位,還可以發個朋友圈,讓大家猜猜自己在哪裡。 ”
現場人頭攢動,院子裡花店的工作人員說,“這裡的聖誕樹和風景都擺在店裡,沒想到這麼火爆,人多的時候,遊客來院子裡到處拍照。 它們每個季節都會重新布置,以保持遊客的新鮮感。 ”
記錄:洪傳街43號建築於2024年竣工,外觀灰色,左右對稱設計。 這座建築的造型非常有特色,並且使用了大量的捲曲草設計。 1942 年,一位名叫弗里茨·古斯塔諾維奇·羅森達里 (Fritz Gustanović Rosendari) 的德國猶太人買下了這座建築,並將其用作私立醫院。
盡頭街博物館。
我在綠色列車電影中看到的舊行李箱和老式餐桌,在這裡拍照,突然回到了一百年前。 被網友挖掘出來的端街博物館,是這樣形容的。 記者在**主街和盡頭街的交叉口找到了它。 這是一幢黃色的兩層樓建築,您將穿過一樓的走廊到達涼亭所在的露天庭院。 老式的皮箱、實木酒櫃、拉桌、歐式椅子,都是老俄人在哈爾濱使用的物品,牆上的地圖和建築圖紙訴說著這條街的歷史。
在這座建於2024年的建築中,門窗和樓梯都充滿了歷史感,記得在二樓我發現了一家咖啡店和乙個小書角,靠窗有沙發,兩面牆上的書架都充滿了歲氣,讓遊客可以駐足閱讀,享受時光。
來自廣東的李小姐和她的小朋友告訴記者,她在哈爾濱待了4天,臨走前還想去**街看看,沒想到能找到這個博物館,感覺很新奇,收穫頗豐。
資料記載:段街,東起**街,西至經緯街,2024年起航,全長240公尺,是哈爾濱歷史上最短的街道之一。
2024年,《遠東報》搬到了街的盡頭。 該報由中國東方鐵路總局於2024年3月14日創刊,位於中國道裡13街(今西13道街)交叉口南側,是哈爾濱最早出版的中文報紙。
對於網友挖出的隱蔽打卡場所,一位資深旅遊博主表示,這些隱秘的博物館和網紅打卡場所傳統與新奇並存,是網友挖掘的一種文化認同感。 這些隱秘的風景,讓人們更深刻地感受**街的歷史,看到哈爾濱的歷史,發現哈爾濱為何如此“洋”,讓擁有歷史底蘊的哈爾濱不遜色於國外的老街、老店。
*:哈爾濱新聞聯網。
記者:那月娜。
《哈爾濱報》手機記者:手帕石敏捷加一。
編輯:劉一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