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纜龍頭企業和行業大咖齊聚杭州,共同探討海纜料行業國產化的大趨勢.
12月20日,海底電纜關鍵材料國產替代工作重要會議在杭州召開。 參會企業或嘉賓包括中科院院士、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院士、上海電纜科學研究院院士、華東勘察設計院院士、國家電力投資認證中心院士、國家電投中電能成團,以及萬馬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亨通光電、東方電纜、上海電氣等。
對於本次會議,中科院陳偉江院士給予了肯定的支援,並介紹了萬馬高分子等國內企業在國產絕緣材料、遮蔽材料方面的研發生產工藝和成果。 上海電纜研究所首席專家毛慶川先生呼籲風電場設計方和建設方優先選擇110kV及以下海纜國產材料,試點高質量示範工程。
會議指出,在國內技術、材料和產品與國外產品相媲美日益成熟的基礎上,以及亟待解決的國產可控卡頸技術,超高壓絕緣材料國產化已成為國家超高壓電纜和超高壓海底電纜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萬億美元的軌道上,有乙個卡脖子的情況。 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17萬億元,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達到12萬億元。 在電纜材料領域, 中低壓材料已基本被國產化所取代, 但在高壓電纜絕緣材料製造領域, 長期依賴進口, 特別是在海底電纜絕緣材料領域.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我國35kV以上海纜大多採用國外海纜材料(220kv、110kv)220kV及以上超高壓絕緣材料產品約90%被北歐化工和陶氏化學壟斷。 國外企業對高壓電纜材料的壟斷,不僅使國內電纜製造商承擔了高昂的成本,更重要的是,面對第一鏈的安全穩定,推動海纜材料國產化勢在必行。
從產業需求來看, 2024年國內海底電纜材料需求量約為3-4萬噸, 隨著海上風電深海戰略的推進, 海底電纜高壓絕緣材料需求有望接近2024年地面電纜高壓材料的類似需求.
事實上,我國已經開始了高壓電纜材料的技術研究。 資料顯示,自2024年以來,國內科研院所、製造企業、檢測檢測單位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組建了國家電網公司高壓電纜科技攻關團隊,並與浙江萬馬等公司合資成立,掌握了220kv及以下高壓交流電纜絕緣材料的核心技術, 並開發了國內高壓電纜交聯聚乙烯絕緣材料,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技術空白。
2024年,萬馬220kV特高壓電纜絕緣材料在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示範工程投產並批量上市。 這說明萬馬股份已經全面切入了海豐海纜產業的新賽道, 沒有實質性的障礙.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可批量**220kv及以上的高壓絕緣材料企業, 推動海纜絕緣材料國產化將是必然趨勢.
與會專家表示,以萬馬高分子為代表的國產電纜材料龍頭,通過16年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已基本實現了國產超高壓絕緣材料替代地面電纜。 萬馬聚合物現有高壓生產線產能已達到每年4萬噸,並有進一步明確的擴產計畫,高壓絕緣材料產量已超過5萬噸,對應的高壓電纜已超過2萬公里,最早的高壓電纜已安全執行近12年。 然而, 由於國產材料檢定周期長等因素, 專案投資大, 以及業主的謹慎, 國產海纜超高壓材料尚未大規模推出.
據業內人士介紹, 從海纜超高壓材料的技術角度來看, 國內龍頭材料企業具有技術儲備和生產能力, 引數已達到國外先進產品的效能從市場端來看, 國產35kV和66kV海纜料有2年以上的實際應用歷史, 銷往國內一些主要的海纜公司, 並應用於國內外許多海上風電專案, 並取得了可靠的執行資料和良好的市場反饋. 目前,我國已對220kV及以上海底電纜絕緣產品進行了一系列示範工程驗證,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國產材料將佔據大部分。
會上,各方根據行業形勢達成共識,共同提出會議建議:未來將進一步鼓勵和放開35kV、66kV海纜料的國內應用,全面推進國內海纜料標準的適用性和海纜高壓、超高壓產品的國產化探索, 從而促進行業整體降本增效,實現國產自主可控和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