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書聖”的王羲之,以其傑出的藝術成就載入史冊,可惜的是,我們沒能看到他的真實風采。 好在唐朝的皇室和貴族們都是他的忠實粉絲,有幸親眼目睹了這些真實的作品。 更令人驚奇的是,唐太宗和武則天曾委託頂級書法家精心臨摹王羲之的原作,讓我們今天透過這些拓片和摹本,一睹他失傳作品的絕世優雅。
其中,《蘭亭序言》的“神龍本”,由崇文博物館大師馮成蘇以“雙鉤填充”的手法模仿而成,現已成為世人追捧的經典作品。 王羲之的另一件作品,也是用“雙鉤上墨”的手法臨摹的,是被譽為“科雅石清柱”的難得寶物。
《平安郵報》的流通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歷代名家紛紛珍藏,從唐代崇文博物館、宋代宣和書院、元代柯九思、明代溫正明、清代梁清彪等人,再到清代內宅。 然而,在清朝的最後幾年,它流亡不明。
直到2024年,一位名叫趙景辰的北京收藏家在一家古董店偶然發現了它。 不可思議的是,他只花了5塊錢就買下了這件無價之寶。 對於王羲之的作品來說,這個**就像是“白菜價”。
趙景辰很珍惜這件寶物,並告誡自己的子孫們要妥善保管。 時光荏苒,60多年後的2024年11月20日,這本《平安郵報》在《衛報》拍賣會上以5000萬元的底價起拍。 短短10秒,地板價就突破了1億大關。 經過激烈的競標,最終作品增加了3件8億元的天價,創下書法作品拍賣紀錄。
為保證買家的信心,拍賣機構利用先進技術對作品進行鑑定,確認為“一流”古作。 就這樣,《平安郵政》完成了從白菜價格到拍賣史第二好的華麗轉折。 這件作品既是王羲之草書的典範,也是中國書法的瑰寶。
除了這幅拍賣品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和平三柱》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這三篇帖子包括《平安郵報》、《何如郵報》和《風塘郵報》,是王羲之書信集的精髓。 其筆法自然流暢,凌空抽勢,鋒利的邊緣入紙,採用筆線的中間側,筆觸曲折,放縱瀟灑。 您可以看到每個筆觸的不同變化,調整正面、按壓、隱藏露水、厚度和陰影。
相較於南宋以來日益簡約直截了當的筆法,《二王》的筆法更加豐富多樣,真正發揮了筆畫結的美感。 《和平驛站》中的筆畫是用線畫的,結是縱向的,連線有序,形成一組詞。 通過筆跡大小和重量的巧妙變化,形成了動感與靜止相結合的節奏感。 雖然只是幾句十字,但其中所蘊含的變化,足以讓日後一萬字的作品黯然失色。
王羲之書法的精妙之處無需贅述,如果能對這本《平三柱》進行深入的抄寫和研究,就能夠對魏晉時期的規律有更準確的認識。 到時候,再難,草書也不會有問題。 今天,我們製作了王羲之《平安如橘子》的超高清1:1複製品,採用市面上最先進的技術,製作出與真手工作品無異的作品,並經過手工裝裱,方便您臨摹、學習、收藏。 如果你喜歡書法藝術,點選下面的鏈結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