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Y成立之初,魏建軍直言不諱地說,“WEY是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他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這種英雄主義,至少在那個階段,激發了許多獨立品牌發展出衝向奢侈品的決心。
八年過去了,我們失敗了嗎?在我看來,不,WEY仍然是在中國豪華車市場開闢空白的領域中的佼佼者,其產品質量也得到了業界的認可。 但是我們成功了嗎?剛剛過去的11月,WEY品牌全系列僅售出2866臺,與品牌成立之初單月銷量超過10000臺的VV7和VV5相比,整體面貌不能說黯淡無光。
但魏依舊堅持,有人說魏建軍固執,但如果沒有這種固執,或許自主品牌在豪華車市場遍地開花的局面還會晚些到來。 事實上,不光是WEY,就連多年霸佔SUV銷量冠軍的哈弗,也早已從“寶座”上跌落,如今整個長城品牌,雖然依然是自有品牌的重要成員,但從整個中國汽車市場來看,長城面臨著與水爭水的局面, 長城如此,WEY如此。
面對國內乘用車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WEY品牌戰略一蹶再再,但收效甚微,無論從命名方式還是車型定位,WEY似乎都有些搖擺不定,曾經WEY坦克300的強勢崛起,讓很多WEY車迷看到了品牌復甦的希望, 但很快長城將坦克與WEY品牌分開,或許是為了進一步在細分市場站穩腳跟,但自力更生的坦克門戶,對WEY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
如今的WEY已經放棄了燃油市場,進入了新能源領域,從國內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的增長趨勢來看,我不能說WEY的品牌戰略是錯誤的,但我覺得WEY放棄燃油車有點太早了,面對新能源市場上的眾多新動力品牌, 而即使是國內新能源大哥比亞迪,WEY從品牌定位或者營銷策略上也有些缺乏競爭力,畢竟長城最引以為傲的,其實在發動機技術研發上還是與國內同行相比走在前列。
現在WEY想要走出困境,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回頭顯然不該怎麼辦,但對於國內汽車市場越來越不穩定,作為一家傳統車企,無論在口碑的積累上, 品牌沉澱乃至發展經驗,長城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對外放棄搖擺不定的品牌營銷方式,對內加強自身品牌建設,在使用者面前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WEY即使無法重回巔峰,至少也不會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落敗, 只要能在最後的較量中生存下來,未來的WEY可能就沒有機會重振實力了。
最後,對於整個國內乘用車市場,甚至對於一批已經在豪華車市場開闢出領地的自主品牌來說,WEY作為當初的帶頭人,不應該被拋棄,尤其是對於長城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