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的前四十年,炮兵發展迅速。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部分內容已經過時。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誕生的法國M1897 75公釐野戰炮,在二戰初期被許多國家再次投入戰場,以對抗比自己晚四十年出生的坦克。
M1897 75公釐野戰炮是現代火炮的先驅,它是第一門配備槍管反衝裝置的火炮。 與之前沒有這種裝置的大炮相比,它的射擊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種創新設計使 M1897 能夠以高達每分鐘 15 發的速度發射。 相比之下,炮彈發射後,需要將它們推回原位並重新瞄準,並且每分鐘只能發射兩發子彈。
M1877框架非武裝槍M1897野戰炮的戰鬥總重量為1140公斤,射擊為54公斤炮彈的初速為每秒500公尺,俯仰角為-10度+18度,左右射程為6度,最大射程為8500公尺。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法國陸軍的步兵師出於對M1897效能的信任,甚至只配備了這種型別的火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戰場上,M1897的表現參差不齊。 雖然其高射速可以對開闊地區的暴露步兵造成大量傷亡,但由於口徑小,炮彈威力有限,不足以摧毀戰壕、鐵絲網等。
M1897野戰炮,槍管後坐力示意圖 在與德軍大口徑火炮的炮戰中受挫後,法軍也不得不開始裝備105公釐、155公釐等大口徑火炮。 但即便如此,M1897 75公釐野戰炮仍然是法國軍隊最重要的火炮。 不僅法國擁有大量裝備,而且美國在2024年加入協約國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也從法國接收了大量這種火炮。 美國對其出色的效能非常滿意,於2024年開始自行生產這種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將大量M1897野戰炮作為戰爭剩餘物資出售給世界各地。 來自全國各地的軍閥和南京人民**也少量購買。 至於電視劇集《亮劍》中李雲龍拔出的那門長得像M1897的義大利大炮,也只能算是編劇的好心願。 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很少使用75公釐野戰炮。 即使在解放戰爭時期,也只有在解放軍主力的炮兵團中才能配備75公釐野戰炮。
老李在電視劇集中的義大利大炮,從外觀上看,是二戰前的M1897,各大軍事強國突飛猛進的炮兵技術。 各個方面都出現了進步,其中最重要的是炮兵進入機動化時代,使用機動車輛進行牽引,使火炮的重量不再受到馬匹牽引力的限制。 這使得步兵師能夠裝備更大口徑的火炮,而105公釐級的榴彈炮通常裝備在步兵師級。
德國陸軍裝備了一門 105 公釐榴彈炮作為 19 世紀的舊火炮,而 M1897 的效能已經落後。 它的炮彈威力不僅不如各國新型大口徑火炮,而且它自己的炮架設計也已經過時了。 它採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典型的單腿炮架設計,限制了火炮的定向射程和高低射程,左右射程只有6度,極大地限制了M1897的火力靈活性。 同時,它的最大仰角為18度,這也限制了槍的最大射程。
單腿炮架M1897被使用,然而,有趣的是,儘管它缺乏作為支援槍的動力,而且槍架設計已經過時,但這種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再次被用作反坦克炮在幾個國家。 究其原因,要從各國反坦克炮發展滯後說起。 20世紀30年代初,各國裝備的坦克基本都是薄皮罐,裝甲最多在20公釐左右。
當時各國研製的M1897馬拉反坦克炮大多是口徑小於40公釐的小型火炮,重量輕,可以被士兵推著進行短距離機動。 典型的代表是德國PAK 36 37-mm反坦克炮,法國25-mm Hatch Chase反坦克炮和英國40-mm 2-pounder炮。
然而,在 30 年代後期,各國在開發重型坦克的同時,開始為對手可能的重型坦克目標開發 50 公釐反坦克炮。 隨著戰爭的爆發,小口徑反坦克炮的威力不夠,新型反坦克炮的生產跟不上部隊的需要,於是他們把目光投向了M1897等老炮。 然而,M1897的獨腳架炮架左右射程狹窄,不適合反坦克作戰,因此用合適的炮架代替它成為必要的修改。
法國軍隊裝備的47公釐反坦克炮的第一次修改是在法國。 在法國戰役爆發時,法國**的主要反坦克炮是25-mm Hatch Chase和47-mm SA Mle 1937。 25公釐火炮的威力有限,47公釐火炮的最終確定時間不長,數量嚴重不足。 因此,法國人將 M75 的 1897 公釐槍管安裝在 47 公釐反坦克炮的支架上,作為緊急反坦克炮。 然而,在他們做出太多修改之前,法國很快就被擊敗了。
用 47 公釐炮架改裝 75 公釐野戰炮。
法國軍隊擁有25公釐火炮,穿甲能力有限,修改數量最多的M1897是德國。 德國擊敗了波蘭和法國,繳獲了大量1897型M75-mm野戰炮。 除了少量轉賣給僕從,交給二線部隊使用外,大部分都囤積起來。 入侵蘇聯後,德國遇到了蘇聯的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 此時,德國人裝備了大量的37公釐反坦克炮,無法再對這些坦克構成威脅。
M1897 被德國人俘虜並交給芬蘭使用,因此德國人瞄準了庫存中的 M1897。 M1897 在發射反坦克炮彈時可以在 500 公尺的距離內穿透 52 公釐的裝甲。 雖然不如新型德國PAK 38 50mm反坦克炮,但比37mm PAK 36要好得多。 PAK 36 在 500 公尺的距離內只能穿透 36 公釐的裝甲,即使使用珍貴的鎢合金穿甲彈,也只能穿透 50 公釐的裝甲。
德軍的37公釐火炮雖然重量輕,但穿甲能力有限,但是,M1897的舊獨腳架炮架有兩個主要問題。 除了左右火力範圍窄外,只有6度,不適合反坦克作戰。 此外,設計用於馬匹牽引的炮架沒有安裝,牽引速度僅為10公里/小時左右。 因此,德國人將其安裝在PAK 38的炮架上,並將其命名為PAK 38 97。 更換槍架後,PAK 38 97的左右射擊邊界可以達到60度。 為了讓槍架更好地承受75-mm槍的後坐力,還在其上安裝了胡椒瓶槍口制動器。
德軍的反坦克部隊基本都是用機動車牽引,用馬牽引的M1897已經達不到德軍的要求,但PAK38 97的威力仍然不足以對付T-34和KV坦克的正面裝甲。 T-34的正面裝甲是45公釐傾斜裝甲,相當於80多公釐。 Pak 38 97 只能在近距離威脅 T-34 的側翼。 但是在蘇聯紅軍中,也有很多輕型坦克。 針對這些坦克,PAK 38 97沒有問題。
PAK 38 97由於初速不夠強,穿甲彈的威力也非常勉強,使PAK 38 97有點像雞肋。 由於它能對付的目標,PAK 36沒有問題,而PAK 36對付不了的T-36,它就沒有好辦法了。 然而,穿甲彈的出現進一步挖掘了這種舊火炮的潛力。
帶有聚能裝藥的穿甲彈,如果從高初速槍發射,將在形成穿透射流之前被壓碎。 M1897的初速很低,非常適合發射穿甲彈。 德國2024年研製的HL C穿甲彈,穿甲能力為100公釐,用法國75公釐火炮發射時,初速約為每秒450公尺,剛好足以讓異形彈頭正確引爆。
戰場上的PAK 38 97穿甲彈大大提高了M1897的反坦克能力,因此進一步激發了德國人對改裝的興趣,最終導致了3712門PAK 38 97的改裝。 即使在 PAK 38 停產後,也無法為 75 公釐火炮提供支架,德國人實際上將目光投向了 40 公釐型 PAK 75 公釐反坦克炮的電池。 然而,這種轉換相當昂貴,幾乎是全新 PAK 40 成本的四分之三,因此只改裝了 160 扇門。
PAK 40 75-mm反坦克炮由德國人改裝而來,不僅供自己使用,還供芬蘭,羅馬尼亞和義大利使用。 在東線,義大利第 8 集團軍有 9 個師炮兵團,每個團都配備了乙個由六門火炮組成的反坦克連。 這些槍在義大利軍隊中被編號為Cannone da 75 39。 最後,所有這些槍枝都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丟失了。
芬蘭博物館的PAK38 97 我們之前提到過,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規模生產和裝備了M1897。 戰後,M1897野戰炮被用作美軍的師炮。 為了改善其射程狹窄的問題,美軍專門研製了M2炮架。 安裝在M2槍架上的75-mm槍的仰角高達46度,左右射擊範圍高達60度。
2024年秋天,美軍更換了步兵師的炮兵裝備,105公釐榴彈炮取代了75公釐火炮,成為師級主力支援炮兵。 同時,他們在每個師組建了乙個反坦克炮兵營,該營配備了兩個連的37公釐反坦克炮和乙個連的八門1897公釐75公釐火炮,所有這些都配備了M2炮架。
此外,大量剩餘的75公釐野戰炮被安裝在M3半履帶上,作為坦克殲擊車以備不時之需,這種改裝被稱為M3 GMC。 儘管這種修改為火炮提供了一定的機動性,但由於其裝甲薄弱和高大的形狀,它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是乙個問題。
M3安裝在M1897半履帶上 在北非戰區,M3 GMC被編成乙個坦克殲擊營,並被大量使用。 每個坦克殲擊車營都裝備了 36 輛 M3 GMC,但這些坦克殲擊車在嘉芙蓮山口戰役中表現不佳。 然而,美軍不成熟的戰術也是部分原因。 在後來的隔都戰役中,美國陸軍以損失 30 輛 M3 GMC 為代價摧毀了 21 輛德國坦克。
隨著美國M3坦克殲擊車的投入使用,北非戰場上的M3 GMC隨後被M10 GMC取代,1,000多輛M3 GMC被改裝回半履帶。 M3 GMC 也由美國陸軍提供給英國,據記載,英國陸軍總共裝備了 170 輛 M3 GMC,這些 GMC 陪伴英國人參加了突尼西亞、西西里島和法國的戰役。
英軍裝備的M3 GMC正在被炮擊 總的來說,無論是M1897 75公釐野戰炮,還是由其改裝的各種版本,都充分體現了各國如何在短缺**的情況下,通過創新和改裝,將本來就比較落後的**轉變為真實戰場上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