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
劉老師,太疼了,得了痛風,實在是太難受了,有沒有好的艾灸穴位推薦,就算能緩解,尤其是上肢關節很痛,平時食慾不是很好,臉色蠟黃,大便還是有點粘膩。
這是一位網友在微信上問我的乙個問題。
痛風在中醫中屬於“麻痺”的範疇,現代醫學認為痛風是一種嘌呤代謝紊亂,導致尿酸產生過多,但機體無法排出體外,因此會積聚在機體的軟骨和腎臟中,導致疼痛。
因此,如果你有痛風問題,可以使用艾灸**,堅持艾灸的效果非常好。
艾灸是中醫的知識,所以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引起痛風的因素有很多
1)脾胃不好,導致雲化水穀微妙虛弱,人體的水分和濕氣不能正常排出體外,在體內慢慢積聚,從而影響經絡和關節麻痺,引起疾病。
2)缺乏正氣,如過度勞累,導致正氣消耗,外邪趁機進入經絡阻塞,氣血流不暢形成麻痺!又或者是氣血虛,健氣不穩,外邪趁虛入,血血瘀阻,溼化痰影響內臟,從而形成痛風問題!
其實簡單來說,痛風就是脾胃功能障礙,如果每天喜歡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就會產生濕熱,當濕熱遇到外邪時,停留在面板關節的位置,形成痛風所以,艾灸要從脾胃這方面入手,補腎活氣血!
痛風艾灸穴位:阿氏穴位、中觀穴位、三陰蛧、雪海穴位、足三里
痛風艾灸輔助穴位:上肢疼痛,可加合谷、曲池穴位;如果下肢疼痛,可以多加乙個竹濱穴位;
A是穴位:就是患處艾灸的意義,也就是我們關注艾灸痛點的疼痛,我們常說:“一般不痛,痛不通”,當我們人體經絡受阻時,就會出現疼痛症狀,而艾灸可以暖經,消寒,血液迴圈淤滯的效果特別好!當關節腫脹和疼痛時,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艾灸。
中肚臍穴:中臍穴位屬於任靜脈上的穴位,也是任靜脈、手孫與少陽、足陽明的交匯處,中臍穴位的深度就是胃,所以肚臍中穴位也是胃的募集穴位,八回穴位是腸交匯處, 而艾灸肚臍穴位,能以胃強脾,安肝養胃!如果胃好,消化吸收好,那麼脾臟可以更好的將水谷的微妙傳遞到全身,從更遠的地方解決痰溼問題。
血海洞窟:當痛風發作的疼痛沒有固定下來時,這種情況一般都是風邪有錯,因為風也是飄忽不定的,中醫常說“風治先,血自熄”,只要我們人體氣血強,五臟六腑都滋養, 氣血運轉旺盛,經絡平常,那麼體內的水濕氣就可以自然排出體外,體內多餘的嘌呤才能被代謝出來!從而解決了痛風的問題。
三尹嬌:三陰經是肝、脾、腎經的交匯處,艾灸可以調節脾臟的運輸功能,有力地輸送水分和濕氣,讓身體排洩!同時,脾臟是氣血生化的來源,增強我們身體的氣血!肝臟被引流,肝臟藏血;腎賢賢貯精華,腩氣充沛,氣血強力推,那麼人體就會健康健康!同時,腎臟的主骨,我們一般的關節疼痛也是腎臟問題引起的!所以三陰嬌是治療痛風的好穴位。
祖桑裡:足陽明胃經絡,多氣多血!艾灸足三里可以調節免疫力,增強抵抗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同時,足三里也是養生的要點,胃經氣血在足三里形成更大的氣血!
像這位網友,脾胃平時脾胃不好,大便粘稠,所以經過以上穴位後,還可以艾灸大腸禹穴,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增加腸道蠕動!改善腸道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