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近8000公尺的“生命禁區”,一隊抬著擔架從一群登山者身邊經過,他們都低著頭,擔架上躺著一具屍體。
然而,團隊中有一位登山者不知道自己因為失明而如此接近死亡。 日前,紀錄片《看不見的山峰》上映,記錄了重慶46歲盲人張巨集挑戰登頂珠峰的場景,引發網路熱議。 他為什麼要挑戰珠穆朗瑪峰?他們經歷了哪些生死考驗?他的下一步是什麼?人民網採訪了這位中國第一位登頂的盲人,了解了登頂背後的故事。
張巨集與妻子夏瓊合影留念。 李從衝 攝初衷:40歲那年,雙目失明20年的他決定攀登珠穆朗瑪峰張巨集曾經拼命練習習爬樓梯。 張巨集的住所是拉薩一棟12層的宿舍樓,海拔3500多公尺,每次都要扛著近30公斤的鉛,戴上氧氣面罩,爬到樓頂,每次電梯都會下降10次以上,相當於爬了200多層。 張巨集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當時在**大學附屬阜康醫院工作。 在妻子夏瓊的心目中,張巨集在失明之前是乙個非常陽光開朗的年輕人。 在被疾病蒙蔽雙眼後,她的丈夫頹廢了一段時間,“我非常希望他能從陰霾中走出來。 聽說他想練習登山,我就支援他。 張巨集之所以拼命爬樓梯,是因為一次普通的聚會聊天。 當時登山者羅澤講起了登山的往事,張巨集津津有味地聽著,然後問道:“有盲人登上珠穆朗瑪峰嗎?”
當我問這個問題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尷尬,心想我怎麼能問這麼幼稚的問題這不可能。 張巨集說的是,他沒想到的是,羅澤給了他乙個肯定的答案,說乙個叫埃里克·維哈梅爾的美國人登上了珠穆朗瑪峰,他瞎了。 “中國有盲人攀登過珠穆朗瑪峰嗎?張巨集問道。 羅澤頓了頓,否認道。 “也許我也可以試試。 張巨集說。 大家都笑了,以為他在開玩笑。 嘲笑:“夢想總是遙不可及的,我應該放棄嗎?”就像本文前面的一幕一樣,張巨集真正開始修煉習了。 那是2024年,當時張巨集40歲,他已經失明20年了。 在40歲之前,他從未涉足過極限運動,他笑稱自己為“小白”。 他開始徒步練練,不具備做系統訓練的條件,就從最基礎的開始,凌晨4:00起床爬樓梯,練完就去上班,晚上回來繼續練。 每天有200多層樓,大約需要6個小時或更長時間。 這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磨難。 眼睛看不見,張巨集在梯子上一步一步地移動,一步乙個腳印。 除了累了、困了、無聊,他還遇到了一盆冷水和八卦:“你是不是瞎了眼,還學爬山?有趣?對於張巨集來說,當時是不可能直接反駁這些流言蜚語的。 “我心底不知,我經常問自己,我修行是為了什麼?張巨集坦言:“畢竟到時候能不能做到,還是乙個很大的問號。 “想攀登珠穆朗瑪峰嗎?沒有錢,沒有裝置,沒有後勤支援團隊。 張巨集嘆了口氣,說自己當時除了夢,什麼都沒有。 “我家住在5樓,有幾次,我氣喘吁吁地爬到樓頂,猶豫著要不要按下5樓的電梯按鈕,按下它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沒什麼,為什麼要練習?“夢想似乎總是遙不可及,我應該放棄嗎?“張巨集,就這樣放棄,你所有的努力都將化為烏有,你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了。 張巨集勸了自己,手指離開了“回家”的按鈕。 離開:他用實際行動駁斥了那些嘲笑他的人2024年國慶期間,張巨集登上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座雪峰:雪古拉峰。 海拔5000多公尺,是初學者登山者的訓練場。 張巨集參加了**自治區工委組織的登山活動,狀態出奇的好,嚮導們一路上去,第一批登上了山頂。 站在山頂,寒風呼嘯,張巨集卻感到一陣如釋重負的感覺,“誇張一點,就是有一種重生的感覺。 我覺得登山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力量。 登上雪古拉峰之巔後,張巨集的信心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我想,我想成為中國第乙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盲人,埃里克可以,為什麼我不能?他衝向巔峰的步伐也開始逐漸加快。 海拔6010公尺,羅堆峰海拔7050公尺,卓木拉力康雪山,2024年,他攀登了海拔7500多公尺的慕士塔格峰。 張巨集用一系列實際行動,讓那些曾經嘲笑他的人閉嘴。 此時,他從未忘記心中更高的夢想。 “我一直覺得珠穆朗瑪峰離我很遠很遠,是一座看不見的山峰,乙個遙不可及的目標。 但當我一步步走到這些白雪皚皚的山峰上,尤其是慕士塔格峰頂時,我似乎發現珠穆朗瑪峰的夢想似乎不再是夢了。 張巨集說。 崇峰:它沒有特殊能力,但它會衝鋒陷陣張巨集在心裡無數次演繹過自己到達珠峰大本營的場景,但當他真正到達時,卻發現迎接他的是乙個比以前更嚴酷、更危險的環境。 在之前的登山過程中,張巨集與死亡擦肩而過。 比如在到達卓穆拉力康山頂後撤退的過程中,差點踩進了一條冰裂縫,裂縫之下,是一片深淵。 盲人怎麼可能攀登珠穆朗瑪峰?你想讓別人抬上來嗎?事實上,當乙個登山者踏上通往“垂直極限”的道路時,沒有人能真正在身體上提供幫助。 珠穆朗瑪峰並不是特別仁慈,因為張巨集是盲人,對他來說,他處於“絕望的高度”,他在這裡犯的每乙個錯誤都可能終結登頂之旅,甚至失去生命。 在大本營乙個多月的備戰期間,張巨集不僅白天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習攀岩技巧,還每天晚上繼續練習習使用登山器、穿脫手套等器械,練了上千次習,給了他肌肉記憶。 半夜睡著後,他仍然會在腦海中回憶當天的訓練,試圖記住更多的冰川路徑,記住更多的冰裂縫的長度......“我不知道山在裡面,風景在裡面。 能看到的人會說,你看營地就在你面前,快到了,但我不一樣,就算到了營地,導遊沒有叫我到,也不知道該不該停下來。 張巨集嘆了口氣:“所以,當時我腦子裡只有乙個想法,那就是不用想還有多遠,我只需要往前走,只要多走一步,離目標就近了一步。 “我看不見世界,所以讓世界看到我!危機:在海拔 8,700 公尺的生死抉擇在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每天都有登山者因為受不了寒冷和缺氧而離開,也時不時聽到登山者遇難的故事。 2024年5月19日晚11點,張巨集一行人開始向世界之巔進軍。 出發時,營地裡的很多登山者都出來為這個盲人勇者修煉。 一位來自波蘭的登山者給了張巨集乙個擁抱,並用中文告訴他:“登頂不是目的,回家才是,一定要安全。 “通往頂峰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 穿越冰川時,隱形的張巨集,有時需要幾分鐘甚至十多分鐘,才能跨過別人可以一步穿越的冰裂縫。 面對看不見的山峰,張虹需要面對冰川、懸崖、暴風雪、嚴寒、缺氧和......不知情他只能通過嚮導的語言來判斷前方的路,當他下台時,他踩到了冰川或雪地前方是橋?是懸崖嗎?還是斜坡?他甚至無法控制自己的重心,所以他只能慢慢地、試探性的一步一步地踩在上面,然後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麼,如何分配重心......“很多人問我,你不怕嗎?張巨集直言不諱地說:“其實,山的每一步,對我來說都是恐怖的。 但只有直面恐懼,你才能避免恐懼。 恐懼實際上是我們害怕面對的東西。 當我們面對它時,恐懼就消失了。 經過四天的攀登,張巨集和他的團隊到達了海拔8000公尺的4號營地,進入了真正的“死亡地帶”——珠峰攀登史上90%以上的死亡事故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到達海拔8700公尺後,張虹即將面臨登頂前的最後一道坎——希拉莉階梯。 這是乙個只有約30厘公尺寬的岩石部分,兩側是懸崖,通常只允許乙個人通過。 危機來襲:由於溫度較低,部分隊員的氧氣調節器凍結並爆發,氧氣洩漏到不足以讓團隊中的每個人繼續攀登。 在這個“垂直極限”上,如果沒有氧氣輔助,普通人可能連10分鐘都活不下去。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小隊決定撤出部分人員,為張巨集和三名夏爾巴嚮導留下足夠的氧氣,以最佳狀態繼續登頂。 “當我聽說他們要撤退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我也要下去。' “我的中文導遊也不得不撤退,剩下的三個夏爾巴導遊都說英語,我只能聽懂最簡單的單詞,比如'走、上、停'等,這也讓我在溝通上感到無底洞。” 在說再見之前,中國導遊把我推到山頂的方向,示意我繼續往上走。 時至今日,張巨集仍清晰地記得導遊在暴風雨中對他喊出的那句話:“對你來說,登頂,可能就是這輩子只有一次。 ”爬到山頂:當我聽到對講機裡傳來的歡呼聲時,我意識到我站在了世界之巔這也許是張藝謀一生中最長的100多公尺攀登,等到他經過希拉莉階梯時,體能已經到了極限。 在紀錄片中,導演用45秒的黑色場面和張巨集沉重的喘息聲來表達這段令人窒息的時光。 張巨集說,有很長一段時間,他的腦子幾乎是一片空白,然後,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在最不堪忍受的時候,張巨集用左手摸了摸右肩上的國旗,“我彷彿看到了營地裡的五星紅旗,然後又看到了營地裡的愛人向我敬禮,還有朋友們的掌聲。 我在腦海裡和愛人談過無數次,她在我的腦海中還是乙個20歲的年輕人。 經過大約2個小時的“驚嚇”,5月24日上午9點左右,張巨集成功登頂。 但他並不知道自己站在了世界之巔,他繼續往前走,直到撞上了走在他前面的導遊的背包,然後聽到對講機裡傳來歡呼聲。 “我曾無數次想過登頂後要擺什麼姿勢,怎麼拍照,但實際上,當時我的腦子裡一片空白。 張巨集回憶說,導遊幫他拍了一張簡單的照片後,催促他趕緊撤退。 因為他們還必須經歷比攀登更危險的時期——撤退的時間。 “很多山災其實都是在他們撤退的時候發生的。 張巨集用“翻滾攀爬”來形容自己的尷尬,他記不清自己摔了多少次。 終於,在5月27日上午,張巨集安全撤退到大本營。 “導遊脫下我的冰爪的那一刻,我感到真的很安全。 張巨集說:“從上山到下大本營,大約有8天沒有脫下冰爪,因為這是我在山上的生命保障。 摘下的那一刻,我感覺緊張的神經放鬆了,我突然想哭。 ”前途:我希望能幫助我的殘疾朋友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來自重慶的夏博宇老師,他去過珠穆朗瑪峰5次,從20多歲到60多歲,花了40多年才完成自己的夢想。 當被問及登頂後的感受時,張巨集把千言萬語化為一句話:“對比起來,我覺得我很幸運。 在張巨集的心目中,登山給他帶來了第二縷曙光。 “明年,我還將攀登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 談及下一步的計畫,張巨集表示,他會慢慢走好每一步,努力走得更高更遠。 同時,他也表示,自己會參與更多的公益專案,幫助殘疾朋友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這部電影《看不見的山峰》能給更多的觀眾帶來力量,鼓勵大家勇敢嘗試,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 *人民日報編輯:潘文昌 審稿:張雪飛、張正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