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2024年開始研製殲-10戰鬥機,經過多年的研製,終於在21世紀初完成定型並開始批量生產。 由於技術限制,殲-10戰鬥機使用俄製發動機和機械掃瞄雷達
在空戰能力方面,它已經超過了當時的蘇-27SK和殲-11A戰鬥機。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提高,我國在殲-10A的基礎上推出了殲-10B、殲-10C等型號
其中,殲-10C戰機的空戰能力已經達到了四代半的水平。 據外媒報道,中國已經生產了700多架殲-10戰機,並出口到巴基斯坦,成為其主力戰機。 然而
殲-10C戰機在出口過程中會面臨哪些挑戰和問題?首先,殲-10系列戰機的作戰半徑在1200公里左右,與重型戰機存在明顯差距,對於一些陸地或海洋廣闊的國家來說
它更傾向於使用重型戰鬥機。 此外,殲-10C戰機的多用途能力不足,對於一些國土面積有限的國家來說,多用途戰機是首選。 巴基斯坦空軍在使用殲-10CE戰鬥機後相信
殲-10C戰鬥機的雷達效能和飛彈效能都非常出色,但有效載荷能力有限、機動性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 在真正的出口市場上,殲-10C戰鬥機將面對美國的F15
俄羅斯的蘇-30、蘇-35等重型戰機競爭激烈,這些戰機的用途更廣。 因此,殲-10C戰機適用於必須有緊急空戰需求的出口物件,陸地面積小,不需要遠距離作戰
並且已經擁有其他能夠與J-10C戰鬥機互動的多用途戰鬥機。 這對殲-10C戰機的潛在出口物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儘管如此,J-10C戰鬥機並非沒有出口機會。 西亞國家
海灣國家以及一些非洲國家可能成為潛在的出口目標。 這些國家已經裝備了其他型別的多用途戰鬥機,有真正的空戰需求,經濟實力也比較雄厚。 對於這些國家,
中國殲-10C戰機的進口,將有助於提高空軍的整體作戰能力。 綜上所述,殲-10C戰機在對外出口方面面臨諸多挑戰,但也存在一定的出口機會。 隨著中國航空工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相信殲-10C戰機將在國際市場上迎來更多的關注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