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出了什麼訊號?

Mondo 財經 更新 2024-01-29

“要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公升,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由於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疲軟,以及仍然存在不少隱患。 要增強憂患意識,切實處理和解決這些問題。 總的看,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經濟回公升、長期好轉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

這是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 中共中央總書記、軍委主席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2024年經濟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了2024年經濟工作。

為繼續推動經濟回公升,首屆經濟工作會議向外界釋放了更加積極的經濟工作基調。

12月11日至12日,**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中共中央總書記、軍委主席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琦、丁學祥、李習出席會議。 圖新華社。

工作基調更“積極”。

關於明年經濟工作的基調,本屆**經濟工作會議與去年有許多不同的表述,如“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斷”“加強巨集觀政策逆週期、跨週期調節”等。

其中,更受外界關注的,是12月9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提出的“穩中求進、進促穩、先立後破”的表述。 事實上,“先建立後打破”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2021**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調整政策推進改革,把握時效性,堅持先建立後破,穩步推進。 但是,在2024年底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今年4月和7月召開的以經濟工作為主題的兩次**政治局會議上,對工作基調的表述是“穩先行”或“穩中求進”。

如何理解明年經濟工作基調的新變化?

廣發**首席經濟學家郭磊指出,這顯示了更積極引導預期的希望。 在政策的語義下,穩定與進步是辯證的。 “穩中求進”是工作總基調,是一直延續的政策表述在其餘的表述中,“穩是第一字”和“穩進”側重於穩;“以進步促穩定”注重進步。

廣東凱**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認為,短期來看,會議對明年經濟政策的總體基調是積極的,並進一步闡釋了穩進的關係,即“穩中求進,進促穩”和“加大巨集觀調控力度”,有利於推動明年經濟,為復甦奠定堅實基礎。

更積極的語氣也意味著優先事項的改變。 “這意味著經濟工作希望實現長期目標,穩定短期波動,但兩者之間存在衝突,難以同時兼顧,需要優先解決當前問題。 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院長喬寶雲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長城**產業金融研究院江飛團隊發布的研究報告也認為,在當前新舊動能轉換時期,要著眼長遠,啟用市場主體,提高勞動生產率,用結構性改革解決長遠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破”;但短期內,仍需穩定市場預期,防止經濟陷入惡性迴圈,即所謂的“穩”。因此,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以進促穩,先建立後破”,實際上是在重新確定長期和短期問題的優先次序。

江飛團隊認為,明年的GDP增長目標很可能定在5左右,保持中速增長,即所謂的“進”和“建”。短期內,經濟需要保持中高速發展,需要繼續加強巨集觀經濟政策的逆週期和跨週期調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明年經濟工作總體基調保持平穩,需求側政策將強化,但不會增加更多風險。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24年後,政策制定者在巨集觀經濟管理中更加重視中長期政策與短期政策的協調,政策重心逐步從需求側向供給側轉移。 然而,一些市場參與者尚未適應這種變化,仍在期待政策創造熱點,但一再未能做到這一點。

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仍將是擺脫疫情壓力,實現更好復甦,供需雙方政策均行。但前提是不要增加更多風險,避免重新陷入過度擴張性政策風險累積再用緊縮政策管控風險的迴圈。 張軍認為,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需求側政策也會用,但不會矯枉過正。

關於供給側政策與需求側政策的關係,**經濟工作會議的發言是“統籌擴大內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羅志恒在此前的分析中也指出,會議還明確,擴張性政策要“適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強、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最終目標是“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有效提公升和量量合理增長”,防範因洪澇和強力政策刺激導致的新刺激政策消化期風險。

如何發揮巨集觀政策?

擴張性政策將不可避免地在財政和貨幣政策中實施。

具體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本次會議的表述與之前基本一致,即適度加強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質量和效率,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與貨幣政策相比,市場更多地寄希望於財政實力。

事實上,2024年下半年財政政策逐步加強,宣布發行1萬億元國債專項債,將2024年一般財政赤字率推高至38%。至於2024年財政赤字的安排,外界認為是積極財政政策是否“加強”的重要指標。

羅志恒認為,積極財政政策主基調不變,2024年赤字率可能需要超過3,赤字規模將以**為主。 2024年四季度新增發行1萬億元國債,提前發放2024年部分新地方債額度,有助於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為2024年形成良好開局。

江飛的團隊也認識到了“槓桿率上公升”的趨勢,“事實上,今年10月底,又增發了1萬億國債,赤字增加並全部轉入地方財政,財政效率提公升、以槓桿對沖地方降槓桿的方向逐漸清晰。 我們認為,國內財政政策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財政政策的主線。 我們預計窄幅赤字比率將設定為35 甚至更高,打破了 3 英吋的限制。

喬寶雲認為,與今年相比,明年財政政策的整體基調有所不同。 “2024年底,人們對疫情後經濟自然復甦的預期更高,因此2024年財政政策的方向更多是被動應對過去長期積累的一些問題,比如地方**債務問題。 2024年經濟將回公升,但面臨諸多挑戰,明年財政政策需要更加積極主動。 ”

積極財政政策的“適度加力”究竟走向何方?

喬寶雲認為,財政政策要全面梳理,財政政策仍面臨不同的選擇,比如是最好的財政力量還是地方財政力量;再比如是向供給側施力還是向需求側施力,財政政策需要更精準地選擇。

如果財政力量強大,則意味著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將受到影響。 地方政府要想發揮自己的力量,就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效果。 過去,我們認為地方政府對當地經濟的現狀有較好的了解,但目前,地方財政發展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 喬寶雲說。

另乙個重要的選擇是財政政策應該在供給側還是在需求側。 喬寶雲表示,過去財政政策更側重於減稅降費、基礎設施支出等。 不過,剛剛公布的11月CPI資料依然不容樂觀,同比下降0.5、面對需求不足,或許有必要思考如何利用財政政策擴大家庭消費。 “政策還需要適應經濟體制執行中出現的新問題,比如過去缺乏直接針對居民個人的財政資金,而一旦建立了這樣的體系,政策就可以在特定時期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

需求不足仍在拖累當前經濟復甦,**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推動經濟復甦,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第乙個是“有效需求不足”。 這讓外界對更多的政策支援需求,尤其是對家庭消費的期待不斷。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談到將持續到2024年的挑戰時首先提到,消費復甦可能會放緩。 2024年疫情後消費表現突出,2024年消費增長面臨高基數問題,旅遊等報復性消費力度減弱,因房價**、低迷導致財富效應下降,消費需求面臨下行壓力。

*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擴大內需,這與去年“充分發揮消費基礎作用、投資關鍵作用”的表態不同,提出“要激發潛在消費,擴大有效投資,形成消費投資良性促”。

國盛**首席經濟學家熊源認為,未來應更加重視投資和消費的轉型,包括加強文化和旅遊基礎設施等消費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村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投資更偏向民生領域,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應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三大工程應歸入這一類;在擴大投資、促進消費的過程中,帶動更多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實現良性迴圈。

旅遊、餐飲等接觸服務行業受疫情影響最大,因此2024年的**更為明顯,但由於疫情導致收入下降和收入預期變化,整體消費**未達到預期,因此擴大需求的重點當然是增加居民收入。 當然,最根本的辦法是通過改善就業來增加收入,但在此之前,減少家庭支出也可以增加實際收入。 張軍說。

張軍認為,2024年擴大內需的重點或將轉向消費。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像美國那樣發放現金,而是補貼一些在有限條件下對家庭支出壓力較大的專案,如育兒、醫療、養老金等。 再比如從稅制的角度來看,每個家庭納稅都非常明確,可以針對特定人群進行稅收減免。

與往屆不同的是,首屆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要加強政策協調,“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的協調配合,將非經濟政策納入巨集觀政策導向一致性評估,加強政策協調,確保同向共行, 形成合力”。他還指出,要處理好多重關係,“注重把握和處理好速度與質量、巨集觀資料與微觀感受、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發展與安全的關係,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復甦的積極態勢。

記者:陳偉山.

相關問題答案

    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月日至日,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經濟工作會議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 定下第二年巨集觀經濟政策基調的最權威的風向標,是每年最高階別的經濟工作會議。我試圖根據官方新聞稿,結合 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學習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習。年會議內容以紅色字型表示,年以藍色字型表示,用於文字區分。.黨的領導和黨在經濟工作中...

    如何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月 日召開 經濟工作會議,總體延續了月 政治局會議的政策基調,進一步細化和深化了來年經濟工作和政策部署。如何解讀這次 經濟工作會議?在為明年的經濟工作定下基調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會議如何描述當前的巨集觀經濟圖景 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經濟復甦正在好轉 是基本趨勢,在肯定今年經濟復甦的同時,也指出了當前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2024年產業創新關鍵是什麼?

    經濟觀察報記者 王亞傑據新華社報道,經濟工作會議於月日至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工業體系建設 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要用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 新模式 新動能,發展新的優質生產力。與前兩年經濟工作會議相比,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沒有將 產業政策 和 科技政策 分開列出...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增強信心信心

    經濟工作會議於月 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闡述了明年我國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政策方向,為明年的經濟工作舉起了旗幟。面對困難和挑戰,長期改善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公升,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為有效需求不足 部分行業產能過剩 社會預期疲軟 隱患較多等。但會議也指出,總體...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內需明顯擴大

    目前,首屆經濟工作會議已經落下帷幕,本次會議發出了擴大內需的訊號。目前,中國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從這兩個月的CPI資料來看,雖然物價已經連續兩個月下跌,但老百姓的消費意願並不高。在普通人眼中,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手頭有錢似乎是更好的選擇,消費意願與收入水平的關係更為密切。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小秋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