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剛:中國不缺國有企業,但我們缺民營企業

Mondo 財經 更新 2024-01-30

“一方面,我們不要把週期性波動解讀為中國經濟長期衰退的開始,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經濟還有很多亮點。 ”

12月19日,在“2023石家莊產業投融資峰會暨石家莊資本市場投資諮詢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國民經濟研究院所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範剛發表了題為《產投融共同推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

在他看來,行業本身並不具備發現行業的優勢,但可以改善投資環境,讓更多的企業、更多的投資發揮其作用,從而促進產業發展。 建立直接投資機制,鼓勵創新創業,同時通過間接融資分擔產業發展風險。 只有齊心協力,才能盡快扭轉投資不景氣、經濟下行的局面,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以下為現場演講實錄,由 ChinaVenture.com 整理:

非常榮幸能參加今天的活動,同時參加我們石家莊資本投資諮詢委員會。 我不能做顧問,但是這些真正活躍在資本市場一線的**和金融機構,他們可以給我們提供關於市場的第一手資訊,他們可以為我們石家莊提出各種好的建議,所以這個諮詢委員會還是很有意義的。 希望諮詢委員會能夠推動石家莊資本市場發展,促進產業、投融資協同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也感謝你們邀請我參加這次會議,並給我半個小時的時間談談我對當前經濟問題的一些看法。 我將把它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談談巨集觀經濟形勢,分析分析我們當前經濟問題的性質,並適當地做出一些前瞻性的判斷。 第二部分從資本市場的角度,從資本市場的角度,探討了與我國產業共同發展、投融資相關的問題,以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和事項。

首先,我們都知道,中國經濟現在面臨很多困難,很多資料也顯得低迷。 今年實現5%以上的增速應該不成問題,但由於去年基數特別低,2024年我們將面臨諸多挑戰和考驗,看能否保持穩定增長。

我把這張照片放在這裡,你有個好主意。 從2024年到2024年,經濟的走勢確實在後期逐漸下滑,但近年來,由於疫情的原因,出現了比較大的振盪。 到目前為止,我們面臨許多困難,特別是需求不足,預期減弱,投資機會很少。 這導致了整個經濟的低迷。

為什麼會這樣?問題大概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一些短期因素,週期性因素。 乙個週期性因素是,我們過去40年左右的高增長積累了很多問題,而在高增長的過程中,經濟的過熱掩蓋了許多問題,積累了許多問題。 這個時候,經濟就會有調整,這種調整會發生在任何乙個國家,如果有泡沫,它就會破滅,當它破裂時,就會有危機,就會有衰退。 總有人說,中國過去4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是乙個奇蹟,但實際上,真正的奇蹟是,我們的高增長40多年沒有出現過危機或衰退。 負增長被稱為衰退。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搭檔芒格(Munger)日前去世,他曾經說過,中國人管理繁榮得很好,但他們仍然需要學習如何管理抑鬱症。 蕭條是指危機,繁榮是指過熱,我們一直在用巨集觀調控政策來遏制各種危機,遏制過熱,沒有出現大崩潰,沒有發生大危機。 但40年來,我們確實積累了很多問題,包括我們的房地產問題,包括城投債券的問題等等。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現在面臨的經濟下滑和低迷是週期性的現象,是短期波動的現象。 這種現象在任何國家都可能發生,我們幾十年高增長的問題不正常,不值得大驚小怪。 當然,這是乙個週期性現象,並不意味著這幾個月已經過去了,需要一些時間來調整。

這種調整能產生好的結果嗎?我們面臨的這些週期性問題會發展成長期的低迷嗎?這取決於我們的政策是否到位,以及我們是否正確地解決了問題。 如果解決方案是好的,我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兩三年,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30年代的大蕭條花了10年時間,2024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適應花了四五年時間。 這也是對我們巨集觀經濟政策的考驗。

政策綜合謬誤不是我說的,而是相關決策研究部門的描述。 我們曾經有一段時間,有各種各樣的政策導致了經濟衰退,經濟衰退。 近日,大家可以注意到,在一文中也提出了一些問題,即過去盲目停貸、貸款壓力、退貸、破貸等對行業和巨集觀經濟的危害。 這也是當前經濟下行的重要原因,不容忽視。 看到這些問題並同時避免它們。

現在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是如何解釋當前的經濟低迷。 國際上的說法是,當前的經濟衰退是長期衰退的開始。 從長期來看,無論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是下降還是比以前低,客觀地說,確實比以前低。 說我們仍然可以實現7%或8%的增長是不現實的。 這是因為整體增長的環境和條件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特別是世界巨變、地緣政治衝突等帶來的變化。

過去40年,我們的高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的開放性,通過開放性,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我們的後發優勢。 我們有兩個可以利用和發展的比較優勢。 首先,是大家都熟悉的比較優勢。 我們有一些相對便宜的初級要素,一些資源,我們有相對豐富的勞動力。 所以一開始,我們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來實現增長。

但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很快就會衰敗,而這種比較優勢很快就會衰敗,這種衰敗在哪裡?這個比較是為誰準備的?它不是與發達國家的工資進行比較,而是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工資進行比較。 從近幾年開始,農民工工資突然以17%和18%的速度連續五年上漲,確實出現了大幅下降。

其次就是通過開放,我們可以學習、引進、消化、吸收,我們可以匯入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可以買到世界上這些先進的東西。 然後我們通過資本的引進,各種知識的介紹,通過學術交流,學到了很多知識和技術。 這在經濟學中叫什麼?這叫做知識溢位,它被稱為技術擴散。 因此,我們受益於後發優勢。

然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當我們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當我們在某些領域接近前沿時,當一些領域開始自行創新時,發達國家就開始坐以待斃,打壓和遏制我們。 遏制的方法非常明確,非常明確,就是打擊你的後發優勢。 脫鉤斷供、斷鏈、停止學術交流、限制留學生留學領域,你想想這些事情,都讓你無法吸收其他國家通過開放創造的知識和技術,甚至現有的產品和晶元都賣不給你,你就會被切斷。 這些對我們的經濟增長產生了真正的負面影響。 隨即,一些企業的增速會下降,利潤率會下降,同時整體經濟增速會下降,會出現各種瓶頸問題。 如果你仔細想想,這肯定會對我們的潛在增長率和我們的長期增長率產生負面影響。

在這個階段,當你還沒有走到最前沿的時候,自主創新不是最好的選擇,而是次優選擇,次優選擇意味著你的成本比過去高,你的成長成本會比過去高,科技上會有爛尾樓之類的東西, 這些都是成本改善的表現。

2024年後,中美戰爭以來,從長遠發展來看,我們的潛在增長率有所放緩。 10多年前,當我們談到“十三五”規劃時,我們計算了中國的潛在增長率,我們說是7%左右。 今天上午,我們將與亞洲銀行舉行線上會議,討論“十四五”規劃和“十五五”規劃,如果中國現在的潛在增長率計算在5%左右,這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一方面,我們現在的問題是面對自身經濟的週期性波動。 另一方面,就我們的長期增長率而言,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下降。

現在回到我剛才提到的爭議,國際上最大的爭議之一就是學者和機構之間的爭議,即目前的低谷是一種週期性的、短期的現象還是長期的低迷,長期衰退的開始?我個人認為,目前的問題主要是短期問題,主要是週期性波動,我們過去40年高增長積累的一些問題已經暴露出來,需要時間去調整。

我們還有很多支援經濟增長的因素需要發揮,現在出現的一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是長期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必須充滿信心,不要誤讀當前的現象。

有乙個非常有爭議的問題。 有人把中國現在的現象和90年代日本泡沫破滅後的情況作比較,好像有當時的房地產泡沫問題,還有債務問題,這和我們現在的很多問題很像,日本已經失去了30年, 長期蕭條,我們會不會從現在開始進入長期蕭條,大家都在做這篇文章。

客觀地說,我們目前的情況與90年代初和80年代末的日本情況大不相同。 第乙個區別是,短期來看,日本在高速增長的過程中經歷了多次波動,30年經歷了8個經濟週期,30年的平均增長率是15年,但15年的增長速度不到5%。 它經歷了那麼多週期,卻沒有解決這些問題,這說明問題比較深,導致後來解決問題的時間比較長,最後出現了30年的低迷期。

從發展階段來看,日本已經處於城市化滲透率較高的階段,城市化率為774%,幾乎 80%,我們現在只有 65 個4%。日本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不是在60年代或70年代發生的,而是從明治維新到二戰前時期,而60年代之後的高增長是由於戰敗國的重新崛起,這與我們現在作為發展中國家所處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初中期的經濟狀態完全不同。

同樣,這一點將對我們產生影響,並將對我們的巨集觀經濟政策產生影響。 現在***加本地**的負債率超過80%,當時日本也超過80%。 我們沒有將其與現在進行比較,但日本的**債務比率在過去30年中已達到270%。 但在乙個重要指標上,我們有很大的差距。 80%、270%、這些比率是什麼意思?它是債務與GDP之間的比例關係。 在資產負債表方面,日本沒有太多的國有資產。 因此,如果按照國有資產來計算,其負債率是非常高的。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把企業的國有資產、金融機構的國有資產和一些非生產性國有資產加起來,加起來就是130萬億國有資產。 因此,如果我們看一下資產負債表,我們遠遠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

啟示在於,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利用好國有資產來應對我們面臨的各種問題。 國有資產是公共資產,公共資產要履行公共職能,公共職能在經濟波動問題上的作用是穩定經濟。 我們利用一些國有資產和一些國有機制來應對當前的問題,包括當前的債務問題。 這個不詳盡,但大家可以思考,包括地方政府在內,面對這些房地產債務、城投債等,如何化解這一矛盾,如何真正利用我們的流動資產支撐進一步增長。

過去,有的用國有資產救市化解市場問題,有的民營企業國有化,成為國有企業。 如果用好資本市場,就能用好投資,用最好的辦法來救助這個問題。 梳理好,解決了這些問題後,再放回市場,讓它繼續發揮民營經濟的作用。

中國不缺國有企業,缺民營企業,缺用自有資本承擔風險的民營企業。 如果出了什麼問題,它與冒險有關。 我們不想把它變成國有企業,我們可以幫它解決它的問題,然後把它放到社會上去。 我不會再談論這件事,也不會具體談論它。

一方面,如前所述,它是一種週期性變化,我們不應該將週期性波動解釋為中國經濟長期衰退的開始,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看到,中國經濟還有很多亮點。

電動汽車出口增長如此猛烈,我國今年的電動汽車出口量成為世界第一,這是我們經濟學家兩三年前無法想象的。 我最近走訪了美國和歐洲,發現我們的各種新能源技術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巨大的成本優勢。 歐盟現在要開始對我們的新能源技術進行市場調查,我們的補貼早就過去了,我們現在確實由於技術進步導致了成本的降低。

我們的AI雖然因為Chat GPT而在本輪比賽中落後,但仍然處於第一梯隊。 我們的生物製藥是石家莊的強項,中國的生物製藥在國際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當然,我們在創新藥方面無法與美國相比,但我們已經超越了歐洲和日本公司,佔據了世界的很大比例。 我國製造業實力雄厚,其中我國資訊製造業高新技術製造業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領先。 出口也很強勁,過去我們只是勞動力方面的優勢,但現在我們開始在人力資本方面擁有優勢。 為什麼這些研發機構必須建在中國?因為中國每年畢業的工程師超過500萬。

最近,乙個非常突出的現象是,在區域發展過程中,內陸地區二三線城市的增長勢頭快於沿海地區的大城市。 一些公司現在正在轉移到其他國家,這很遺憾。 但經過這一輪,我們可以仔細分析分析,很多企業不是搬出去,而是搬進來,往中西部地區,往二三線城市。

二三線城市的增長速度快於沿海地區的大城市,這並不意味著大城市沒有後勁,而是二三線城市內陸地區的增長潛力開始顯現,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過去常說,乙個是中國,在沿海地區發展,另乙個是內陸地區成本相對較低,尚未充分開發其發展潛力。 如果內陸地區的發展勢頭起來,潛力開始實現,它實際上起到了接力棒的作用,這是中國韌性和潛在能力的體現。

城市群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京津冀城市群是雄安新區建設中第乙個得到肯定的城市群,其次是大灣區、珠三角,然後是長三角和成渝城市帶。 當前,以省會城市為核心的一批大大小小的城市群正在崛起,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它在哪裡工作?一是城市群發展克服了過去城鎮化程序中片面強調中小城市發展的戰略偏差和大城市發展的制約因素。 拼命鼓勵小城市發展,給小城市無限的土地,結果,小城市蓋房子,人離開,我們很多房地產問題都是從小城市開始打雷,因為賣不出去,人就去大城市了。 你也限制了大城市的發展,這違背了城市化的規律,人口遷移的力量也違背了這些規律。 現在,通過城市群的發展,在乙個區域內,通過基礎設施的連通性,中小城市可以為大城市提供空間互補性。 大城市沒有空間,大城市一直在限制發展,不給土地,但中小城市有土地,提供補充空間,大城市為中小城市提供補充性公共服務,如教育、醫療、養老等。 這使得大中小城市乃至區域性農村地區在更大的區域內協同發展成為可能,為城鎮化和工業化創造更大的空間,挖掘更大的潛力。

中國要想實現現代化,繼續發展城鎮化,大城市城市群的發展是必由之路。 其中乙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農民工從高工資就業向低收入就業,從高效率的工業就業轉向技術含量較低、效率低的產業。 在城市化程序中,只有讓他們留在大城市,讓更多的人增加收入,增加消費,才有可能增加消費。 因此,如何做好城鎮化建設,打好這張牌,通過城市群的發展實現我們下一輪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最後,要正確看待企業搬遷問題。 企業搬遷主要是由於地緣政治的巨大變化,我們的企業提前實現了跨國化。 這種提前的跨國化,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增長和出口的增加,使這些企業能夠繼續利用其國內的生產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未來的發展。

最後,我想談談今天的話題,就是產業、投資和金融的相互關係。 當我們談論這個問題時,當我們談論資本投資時,當我們談論資本市場時,我們往往首先談論從虛擬走向現實,服務於工業增長。 但是,從第一產業的角度來看,第一產業的優勢不在於你能想象或規定產業的發展,而在於它能否為投資、市場發展和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制度環境和政策環境。 **就是提供公共產品,至於下一輪要發展哪個行業,哪個行業有機會,這些都是行業內的各個企業和我們的投資**等等需要考慮的。

它不具備發現行業的優勢,但可以改善投資環境,讓更多的企業、更多的投資發揮其作用,從而發現行業,發展行業。 因此,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改善制度和政策的環境。 在這個問題上,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制度政策環境不是註冊方便的問題。 投資是乙個漫長的過程,行業的發展是乙個漫長的過程,從開始投資到立項,到產出,到銷售,再到背面都能盈利,這是乙個非常漫長的生命週期。 在如此漫長的生命週期中,我們如何才能在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包括產權保護、產權保護和廣義的智財權保護,包括市場的公平競爭,包括我們的法律事務,我們通過全方位的改進來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包括最優成本,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些地區之所以吸不住投資,是因為你去的時候很好,註冊速度很快,很方便,然後你投資,建廠,一句壞話,關門打狗,這樣你最後就賺不了錢,乙個週期可以過去,沒人會回來。

二、從直接融資的角度來看,如何發揮行業的作用?今天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很棒的會議,我們已經成立了乙個投資顧問委員會,這是正確的。 資本市場發展最重要的不是後續上市,而是有人從天使投資,到創投,一直到私募股權等等,不斷有投資者在市場上不斷發現新專案、新產業。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剛才講了乙個話題,除了一般的民間投資之外,我們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國有資產的作用,通過第一種方式利用一些國有資產來對付它,而不是通過併購成為國有企業,這樣整個市場才能發展起來, 使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共同發展。這也是乙個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最後,還有間接融資。 銀行貸款不是直接投資,但它們對企業的發展和未來的盈利前景起著重要作用。 最近的一些檔案值得研究。 ** 該檔案提出了一些問題,我們多年來提出的一些問題正在得到認真對待。 這些年來,我們銀行做了很多規避風險的事情,但把風險推給別人是不是有點可疑? 最近,特別強調增加對行業和企業的信用貸款。 過去,我們幾乎沒有信用額度,都是抵押貸款。 抵押貸款利率很低,一塊土地的抵押貸款利率是50%,這意味著房地產在銀行面臨風險之前就下跌了50%,這不是與企業和行業分擔風險的做法,而是完全推給別人。 有時,貸款的突然中斷、貸款的撤出和貸款的壓力,揭開了這種風險的蓋子,將本來可以逐漸解決的風險變成了真正的危機。

因此,我們的金融機構和產業投資基金必須與企業共擔風險,並在一定意義上引導其與企業和其他投資基金共擔風險。 大家都去投資這個行業,然後我們彌補它,我們和它分擔風險,然後等到它發展起來,然後我們就退出它,這個機制其實就是乙個風險分擔機制。

所以我今天用了乙個詞叫產業、投資和金融進步,大家協調發展,大家一起賺錢,一起分擔風險,而不是把風險分給別人。

綜上所述,要採取積極行動,改善產業發展和企業發展的制度和政策環境,扭轉投資和企業家預期低迷的局面。並不是說這些東西馬上就被震動了,預期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策的合成謬誤,這是一些制度上的缺陷,這是我們需要努力去做的。 發展直接投資機制,鼓勵創新創業,擁有更多的資源來擺脫需求並變為現實,這是要充分發揮我們投資基金的作用。 間接融資要分擔產業發展風險,各方應共同努力,盡快扭轉投資低迷和經濟衰退的局面,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就是生產、投資、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關係到我們能否實現長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硬道理,而這句話已經作為新的口號提出來,如何實現這一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在各個方面努力,通過我們和市場的共同努力,實現這些實際的事情。

個人學者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隸屬於國有企業有什麼好處?

    國有企業,顧名思義,是指由國家直接擁有或控制的企業。這類企業通常由 投資或控制的金融資本所有,享有特殊的法律 財務狀況和管理權。他們的產權由國家獨家行使,經濟收入相對穩定,競爭力強。而且因為它屬於國家,所以也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私營企業是相對獨立的私營企業,其所有者除國家外,還可以包括個人 集體或...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利弊

    國有企業是指由國家全資或者部分投資,所有權歸國家或者國家授權的機關所有的企業。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是民營企業家私開資經營的企業。在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國有企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肩負著促進經濟發展 維護國家利益 實現社會福利的重要任務。它們在能源 交通 通訊等領域發...

    可以考慮將國有企業分配給工人

    可以考慮將國有企業分配給工人 這確實是乙個勉強的想法,將每個企業的工人免費分配。例如,寶鋼分配給寶鋼的職工 包括寶鋼工人 技術人員 寶鋼所屬其他單位的員工 企業領導,只要是寶鋼的員工,都應該有乙份,可以分為正式工人和非正式工人,分配給非正式工人的國有股份可以是正式工人的一半。領導者可以適當劃分,例如...

    你知道中國國有企業改制的現狀和企業出口的技術水平嗎?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它把國家發展的重心帶回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啟了中國市場經濟的轉型。改革的中心集中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中最重要但也最薄弱的領域 國有企業。中國經濟管理體制的嚴重缺陷之一是權力過度集中。為了解決權力集中導致企業活力不足的問題,當...

    國企VS民企,誰更有潛力?

    國有企業是指國有企業,由國家出資 管理和經營的企業,而國有企業所屬的民營企業是指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之間的合作關係,享有國有企業的資源和政策支援。這種合作模式正逐漸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新趨勢。那麼,究竟什麼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隸屬於國企又有哪些好處呢?讓我們一起探索吧!國有企業作為國家重要的經濟支柱,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