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從文物挖掘到文物保護,從陳列到價值演繹......科技與文物的結合越來越近。 現代科技的廣泛應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著文物保護的現狀。
“黑科技”讓文物考古得心應手
三星堆遺址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2024年,四川省文物局啟動文物科技創新專案遴選工作,三星堆祭祀區考古發掘遺址應急保護專案列入名單。
有別於傳統田野考古的“粗暴”做法,三星堆遺址發掘的重啟,利用現代技術,實現了考古工作與文物保護的無縫銜接。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唐飛介紹,此次發掘重啟創新性地採用了“考古艙”的形式,即在祭坑上用玻璃鋼架搭建全透明的發掘艙,並在艙內融合多種技術,為出土文物保駕護航。 同時,現場設定了多個專業的考古實驗室,內建低溫保濕櫃、超深層顯微鏡等各種先進儀器裝置,文物出土後可立即進行應急防護和理化實驗,實現挖掘一站式作業, 保護和研究。
在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與山東大學文物研究院共同承擔了靈巖寺千佛殿羅漢彩繪佛像的保護修復工程,效果也相當。 專案實施過程中,借助現代科技分析手段,開展了羅漢雕像三維掃瞄資訊採集、彩繪顏料分析、泥胎技術研究、彩色塑料胎體結構穩定性檢測等綜合“體檢診斷”。 歷經近兩年時間,順利完成了彩色塑料文物灰塵汙垢清理、浸出粉堆金、胴體破碎粘結、蘇打胴體加固、蘇打地磚修復更換、蟲害防治等保護工作。
應賢木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迎縣,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亭塔。 100多年前,梁思誠用盡全身力氣爬上這裡的鐵索,完成了“史上最危險的測繪”。 如今,技術使測繪和修復更加準確。 作為應縣木塔保護研究專案的技術牽頭單位,中國文物研究院組建了一支由不同行業專業人士組成的跨學科、跨學科團隊全球最大、總承載力、檯面面積的多功能振動台陣列實驗室完成木塔試驗分析核技術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裝置和方法......用於木塔的內部結構和損壞檢測科技成為應縣木塔修復的重要力量。
數位化讓文物更能“說話”。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數位化在文物的儲存和展示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豐富了讓文物“說話”的方式。
匯入、生成模型、標記緯度和經度點......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考古學講師詹世佳正在使用建模軟體對遺址進行數位化轉型。 這是實現文化遺產數位化保護的重要步驟之一。 2024年,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牽頭建設遼寧省文物數字保護研究實驗室,採用跨學科研究方法,對遼寧省建塔、長城、城市遺址等古遺址遺址和遺跡進行全方位的採集和儲存,用於文物保護和教研工作。
數位化可以完整、科學地記錄文化遺產的各類資訊,實現永久儲存和活傳承,使博物館收藏的文物和陳列在廣袤土地上的遺產栩栩如生。 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院長李玉軍說。
博物館也在適應在展示中使用數字技術的趨勢。 今年8月,在河南新鄭立樓鄭公墓青銅文物發掘百年紀念活動中,河南博物院利用先進的肉眼3D成像技術,將河南博物院和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對蓮鶴方壺再次製作成同框。 河南省博物院文化資訊中心主任荊樹建表示,利用裸眼3D成像技術展示國寶蓮鶴方壺,不僅要給觀眾帶來更加震撼的視覺體驗,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文物的歷史價值,將傳統陳列無法表達的資訊傳達給大家。
在廣西,博物館裡有900多個銅桶。 再過幾天,廣西古銅鼓文化的數字展示專案將呈現給公眾。 展覽由線上展示平台和線下數字展覽兩部分組成。 線下數字沉浸式互動體驗館,利用全息投影、AR、VR、全景漫遊、元宇宙、數字魔方屏、多人音畫互動等數位化手段,多層次、多角度展示廣西古銅鼓歷史文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第二展廳工作人員李新巖介紹,屆時,觀眾將走進乙個身臨其境的銅鼓世界:採用全息投影技術製作的虛擬數字人銅鼓精靈為觀眾提供解說、引導等服務;借助智慧型互動技術,“鑄銅鼓——多點觸控智慧型互動魔方”展覽,讓觀眾沉浸在古代銅鼓的鑄造過程中。
為文物科技創新保駕護航
近年來,國家不斷鼓勵和推動科技創新在文化遺產中的應用。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文物科技創新的意見》,為文物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強化了政策保障,也鼓舞了廣大文博工作者的精神風氣。 《意見》讓行業從業者看到了頂層設計解決相關制約的戰略考量和總體布局,成為加快推進文物保護科技創新的有力支撐。 樂山大佛石窟研究所所長範媛媛認為。
在探索“文物+科技”的過程中,各地採取積極措施,適時出台相關政策,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在文物保護利用中。
2024年底,文物大省河南印發《河南省文物保護與科技創新實施方案》,提出實施省級文物保護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突破疫病檢測關鍵技術, 石窟寺、土遺址、古建築、金屬文物、紙文物的原位診斷與預防完善文物保護網路體系,強化科技在文物保護中的引領作用。
2024年,山西省文物局進行機構改革,正式成立文物科技廳,同時加大對科研基地的投入和支援力度,圍繞山西文物保護的迫切需求,引導科研基地開展重要科技領域和方向的基礎科技工作和創新研究。利用。
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委網信辦近日聯合印發《四川省數字文物創新應用工程實施方案》,提出通過制定一批數字文物創新應用規範等七大任務,進一步推進文物活化利用工作, 並提出到2024年,大幅提公升四川省文物數位化保護水平。
人才發展措施的實施也隨之而來。 2024年起,山西省連續五年培養全省117個縣(市、區)文物人才600名,著力解決基層文博人才回不去、留住不了、供不應求的困境。
資訊化大勢不可擋,兼具工科背景、文科視野和藝術造詣的複合型人才將成為引領文化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先行者。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館長魏江告訴記者,他們多年來一直在招納計算機、大資料處理、資訊工程等專業背景的人才,佔比20%,同時每年選拔優秀人才到高校、國家重點文物基地和實驗室深造。 “這些科技人才在文物保護修復、智慧博物館建設等領域都有突出表現。 魏江說。
統籌:郭凱倩 參與寫作:王雪娟、蘇銳、朱萌、葛欣、張瑩瑩、郭凱倩)。
中國文化報, 2024年12月12日
第一版發表了乙份特別報告。
“科技創新,為文化博物館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責任編輯: 張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