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我看到了一些讓我看起來很傻的東西。
說有一戶人家裝修,突然發文,說家裡人破了,想把家裡的廁所換成兒童房,卻踩到了坑上。
看著標題,我想開玩笑,沒想到是真的,這個人還真打算把廁所改成兒童房。
我。。。。。。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聲音、通風、照明、面積,這些都不是能讓孩子睡好的環境 好吧,猜猜為什麼這個地方叫廁所?
我一度以為這是乙個人口稍多的貧困家庭,我真的別無選擇,只能做出這個決定(而且沒有這樣的策略)。
原來還真不行,家裡很有錢。
這是一棟五居室的房子,家裡一共有五個人,爸爸媽媽和三個孩子,一人一房都沒有問題,他家乙個客廳的面積,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乙個套房那麼大。
但是他們沒有,他們只是不使用臥室,所以他們必須換廁所。
馬桶睡在哪個孩子身上?致大女兒,剩下的雙胞胎兒子每人有一間臥室。
好吧,我差不多明白了。
當然,這家人也不承認自己是出了名的細心,給出的理由是他們想把一間臥室改成茶室,家裡還是缺茶室。
好傢伙,五居室的大房子,你不能在任何地方放茶几,而且有乙個版本的設計方案已經做了乙個茶室,他們不夠,他們需要另乙個。
網友們趕緊給他們出主意,比如把廁所改成茶室,有供水和水都很方便,卻說“位置不好”。
呵呵,你也知道位置不好,位置不好,你讓女兒睡覺?
總之,兒子比女兒重要,喝茶也比女兒重要,女兒睡得舒服也沒關係,你可以相信這麼大的房子,容不下乙個女孩子。
這不能稱為怪癖,簡直是惡毒。
JK羅琳看到就快要哭了,她老頭子的時候寫過《哈利·波特》,而她能想到的對哈利最大的“虐待”就是哈利小時候睡在壁櫥裡,她怎麼會想到自己還有這隻手。
後續就是網友們見他們不聽勸說,乾脆上了魔炮轟,一起曬在評論區“女兒的廁所和兒童房會殺死她的父母和弟弟。,嚇壞了發帖人,直接注賬跑了。
網友:你已經登出了,但這個詛咒仍然有效!
我不怪網友這麼狠,看到這種事情誰不生氣。
但即使家裡人害怕這個“詛咒”,不敢再把廁所換成女兒的臥室,這種怪癖依然存在,女孩長大後會繼續經歷更多次這種怪癖。
也許她能察覺到,也許她只會隱約覺得**錯了,但她說不出來,或者這種偏袒會把她塑造成乙個“我只配被這樣對待”的性格,並且會一直支配著她的人生選擇。
這也是女生中很普遍的感覺,“我不配”,一句比較通俗的說法,叫做“不配”。
所謂“不配感”,就是長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後,自我認同感太低,不相信自己的價值,不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更好的東西自卑、抑鬱、敏感,甚至在任何事情上都妥協。
因為成長環境的問題,女生的“不配感”往往更強烈,有的是因為類似上述“廁所爆炸、女兒臥室換房”的父權偏好,有的是因為身邊人和外界的性別壓抑。
其實有時候我真的不明白,我們在這裡似乎特別害怕女生的自信,女生自信就像犯罪一樣,父母想逼你,學校想逼你,戀愛裡的男人也想逼你,總有一股力量想讓你相信,你不配得到更好的, 邋遢是你應得的生活。
就像上面差點睡在廁所裡的女兒一樣,她爸媽大概也覺得,他們已經對她很好了,這麼好的家庭條件,還有自己的房間,不比很多家庭好多少?
女人時時刻刻被一種“不配感”強化,“上學讀書還想幹什麼”、“不缺飯不穿衣服想幹什麼”、“像你這樣的男人想要你是件好事”、“他沒有打你、不罵你, 你有什麼不滿意的”。
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女孩陷入垃圾愛情或垃圾婚姻,出不來。
不是她不知道這種情況不對,也不是她不知道另一邊有乙個不合格的男人,她想她配得上這樣的男人。
從小被訓練的低自我認同,讓她覺得自己配得上這樣一種卑微的感覺,而她得到的東西更強化了這一點,類似於“我只是說我不配,你看,我沒有得到,我不配”,最後進入了死迴圈。
所以我之前罵過一句話,“你不被愛,因為你不夠好”,這也是對女性“不配感”的變相強化。
你不被父母重視,因為你不夠聰明,不乖巧,你不被朋友關心,因為你不夠有價值,你不被男人愛,因為你不夠好......言下之意是你應得的,你應得的。
這種“不值得感”也可能發生在另一種情況下,女性在感到被愛的同時,也會陷入強烈的不安感、對失去的恐懼,反而把對方推出去,以此來證明“果然,我不配”。
但僅此而已。
不被父母重視,可能只是因為你是女兒,因為大臥室必須給弟弟,因為父母骨子裡鄙視女兒。 不被朋友關心可能只是因為朋友對自己有問題。 如果你不被愛,你可能不會僅僅因為對面的男人而愛別人,這種情況在男人身上太常見了。
不管你實際的“價值”是什麼,被愛與否都無法定義你是否值得,更何況乙個正常的、不通姦的女孩值得更多的善意,既然有人說他們愛你,重視你,那麼這個人應該給你更好的感覺。
外人大概率改變不了,比如父母寧願家裡多點茶室,也不願給女兒乙個大房間,網友鋪天蓋地的“詛咒”不會讓他們改變重男輕女的思想,甚至會因為女兒讓她們丟了面子而愈演愈烈。
我們只能從自己做起,糾正自己被塑造的“不配”,在生活的細節中肯定自己,讚美自己的每乙個小成就,並想像我們順便得到什麼。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毒雞湯”,我看過很多次,說現在女人被教導要自信,女人是飄的。 我也看到過乙個媽媽發文,擔心把女兒表揚得太狠,女兒一味自信怎麼辦。
我覺得你想多了。
我從來不相信“寵壞女兒”或“談女人”之類的事情,女人總是得到更多來自外界的打壓和貶低,吹噓無非是與拉下水的力量進行拉鋸戰,她們可以達到平衡狀態,燃燒高香。
她哪裡能自信,又能有多自信,還能像男人一樣自信?
不管能不能得到,不管你的能力是否在**的頂端,你都要先敢想,“不配感”的直接體現就是不敢想,想想就覺得自己越界了。 對自己的想象是打破“不配感”的第一步。
想象你有更多的愛,想象你有乙個更好的伴侶,想象你自信、大方、開朗,有穩定的工作和生活,過著充實而充實的生活。 它無法實現,或者不能期望實現,但必須敢於思考。
借用我今天看到的一句話,“底層男人敢夢想娶女學生回家,你有什麼不敢想的”?
100 幫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