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解決地方隱性債務的第五個年頭,隱性債務處置期限超過一半。 同時,也將專項再融資債券推上了風口浪尖。
資料顯示,截至11月中旬,已有28個省市披露了專項再融資債券125萬億,包括已發行和計畫發行。 專項再融資債券不是新融資,而是借新還舊,不會擴大地方融資規模;也就是說,這種債券最大的作用是緩解地方債務的到期,但它不能為地方政府提供資本增值,而這部分錢不能投入市場,只能用來償還到期債務。
2024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制定實施一攬子債轉換方案”,計畫從下半年開始第四輪債轉換。 如今,2024年即將結束,根據多地公布的專項再融資債券資訊披露,專項再融資債券的效果已經顯現,至少促了企穩。
據納福財經統計,今年10月,25個地方已發行和擬發行的專項再融資債券規模已達10430只9億。 其中,發行總量排名前三的是貴州省,10月13日發行了882枚3804億元,天津發行7384億元,湖南省發行643張2554億元;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發布6632億元,資金全部用於償還企業欠款(不再通過高成本城投債券專案籌集資金),成為今年全國首個成功發行專項債券的省份。
事實上,近年來,管理地方債務已經採用了“開前門、堵後門”的思路,“前門”已經開啟,但“後門”並沒有完全堵住。 一些地方過度借錢謀取“政績”,超出財政資源上限,繼續通過融資平台、PPP、設立投資、購買服務等方式變相借款甚至違法違規借款,形成地方隱性債務。
2024年底,監管機構完成了隱性債務統計。2024年,國務院40號文提出“目標是在10年內將隱性債務化解為零”。 不過,從2024年到現在已經5年了,用不到1 3的時間解決了隱性債務,用了1 2的時間,剩下的5年壓力確實不小。
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地方**收入同比-17%,而專項債付息額同比+27%,兩者均有增有減,使得地方政府**收入的付息比例提高到16%,付息壓力上公升。
*財經審計報告資料顯示,2024年非法挪用地方專項債券資金的地區有47個,而2024年為10個。 專案虛假陳述和使用虛假資金的進展有所增加。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一再重申,但“抄底”的運氣心理依然存在,選擇性地對“實質性違規”視而不見,進一步擴大了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地方政府紛紛對化工債提出“新訴求”。 納夫財經發現,在各省的工作報告和預算執行報告中,很多地方都存在較為突出的欠債問題。 例如,河南提出“一些地方債務壓力較大,收支矛盾突出”。 10月24日,河南省專項再融資債券規模為2559881億元,低於河北、四川等省市。 顯然,這筆錢對於河南鉅額隱性債務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但可以預見,2024年河南專項再融資債券規模將大幅提公升,但在“全省負責,地方各級黨委和**各負其責”的要求下,河南省級在進行債權互換和債務重組前,應對縣區進行監督、評估和評估。 然後重新推動新一輪的地方**債務審計的目的是對地方債務進行重新識別和分類:乙個是為了提供純粹的公共產品,另乙個是為了其他原因。為了防止再次被“轉移花草樹木”和“偷梁梁柱”。
納福財經調查發現,在豫南某縣,2024年至2024年的五年間,公益和準公益性基礎設施投資資金有相當一部分依賴市場地方債。 在23號文出台實施期間,也未能堵住地方**非法借貸的後門,如今巨大的基建投資資金缺口早已浮出水面。 此外,非市場化專案在歷史層面按照預算化的基礎設施資金進行投資,資金缺口更大。
雖然2024年以來,財政部和各省多次就非法擔保債務、變相借債等問題被追究責任,但追究責任一直沒有涉及縣,直到問題累積疊加,需要在省級層面採取進一步措施,對整改進行分類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