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委員會第六屆會議審議通過中國皮影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作為中國皮影戲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寧皮影戲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皮影戲最早形成於北宋,起源於中國北方,南宋隨宋朝南遷而傳入江南,後在江南興起。 《夢梁錄》包含:“皮影演員較多,原版汴京當初是用素紙雕刻而成,後人巧妙地雕刻出羊皮的形狀,用來裝飾色彩而不被破壞。 這張唱片記錄了京都臨安皮影戲(也被稱為“羊皮戲”)所用材料的變化,也顯示了當時皮影戲的流行。
在南宋時期,海寧(當時稱為鹽關)屬於杭州,距離京都只有幾十英里。 皮影戲也是在南宋時期傳入海寧的,然後生根發芽,繁衍生息,一直流傳至今。 皮影戲在海寧被稱為“羊皮戲”,而海寧是絲綢產區,以養蠶為神,祭蠶神、祭蠶花的習俗極為盛行,皮影戲迎合了這一習俗,又稱“蠶花戲”。 元代以後,皮影戲成為海寧的常規表演活動,在明清時期逐漸興盛起來。 清代查其昌有一首詩《古鹽官歌》:“年影戲集星辰坦克,金宮村做夜窗;閻說,長安家的孩子們,薰衣草唱著“益陽方言”,形容當時海寧皮影戲的繁榮。
*早期,海寧縣有皮影戲團11個,皮影藝人近100人。 最有名的,是周王廟工頭魏百榮的“阿州班”,以及謝橋的“浪家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全縣還有4個業餘戲曲團。 此後,皮影戲活動以皮影戲藝人為主,並成立了皮影戲團進行皮影戲表演。 2024年5月,海寧皮影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寧皮影戲是以牛皮為材料,經過拉絲、裁剪、勾鉤、著色、縫紉、插片等工序,主要特點是:雕刻少、彩繪重、單線平塗。 人物生動、人性化、不那麼誇張、貼近現實。 皮影戲整體以單手和側腿(側身)為主,頗具民間特色。 影子人偶配有釘管,插入竹籤,人物的關節用線縫製,同時採用頭部和軀幹分離方法,操作靈活,全國獨有。
皮影戲傳入海寧後,與當地的“海棠鹽功歌”和“海寧小調”融合,吸收了益陽腔等古典戲曲聲腔,將北歌改為南腔,形成了以益陽腔和海燕腔兩大聲腔為基礎的古風, 曲調高亢而激情,婉轉而優雅,配以長笛、二胡等江南絲竹,節奏明快悠揚,十分富有水鄉的韻味。同時,歌詞和旁白改為海寧方言,融入海寧當地節奏,迎合當地觀眾的口味。
皮影戲前台有一名師傅(主演)和一名下手(助理),兩名演員共同表演,各自操縱乙個或多個皮影戲。 在海寧皮影戲中,皮影戲的轉身、翻轉、跳躍,非常靈活,運用自由,在武俠劇中用刀槍、拳打腳踢、扒頭(斬首)等高難度的武術動作尤為精彩,是江南皮影戲中的必備品。 皮影戲後台負責擊鼓協調,根據演出內容,如進場、出場、上場、評判場、開場和結束等,配以固定的專用樂卡,增強演出效果。
歌卡是皮影戲表演中的一種特殊音樂,其名稱包括《晴天》、《太極陰陽》、《祥雲萬道》、《落地》。 海寧皮影戲的曲調近百種,僅保留40多種。 海寧皮影戲擅長演繹神話劇、武俠劇,劇目豐富程度是其他型別戲品無法比擬的,2024年有303部,2024年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有243部。
海寧皮影戲“以人為本,以光為影,以影為戲”,工藝精湛,音腔獨特優美,劇目豐富,所謂“一口千物,雙手舞萬兵”,在近千年來傳承和創新中自家學派, 成為中國皮影戲南方派的傑出代表。
作者:海寧市歷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