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淑亮 **劉淑亮頻道
我喜歡去Dream Zen工作室喝茶,它位於這座海濱城市的半山腰。
這些建築被高聳的松樹和遮陽的楊樹所掩蓋。 沒有遊客可以打擾,也沒有小販。 小區不大,很安靜,偶爾有閒人四處走動。 透過樹葉的縫隙,您可以看到遠處的大海和海岸附近無人居住的島嶼。 穿梭船正在巡航或等待遊客,這就是遊客在天堂的地方。
茶香從她手中的紫陶壺中飄出。 以其洗茶、熨碗、泡茶、倒茶等優雅的姿態,讓茶客們靜靜地享受著這個複雜的品茶過程。 雖然你無法捕捉到茶香的曲線,但你每時每刻都能真正感受到它的存在。
當茶客多的時候,我經常選擇靠窗的位置,看著窗外的世界,不再加入茶客們的熱烈討論,遐想蔓延開來。 雖然是初夏,鳥兒在茂密的白楊林間飛來飛去,蟬鳴聲清脆,像一首歌,像一首歌,有一種壓抑和沮喪的頻率,不同的北京蟬撕扯著喉嚨吶喊著,唯恐天下人都不知道。 還會有雲朵從遠處飄來,緩緩掠過頭頂,心之心無比浩瀚。
如果心情好的話,她會走到古琴前,彈奏一首山水之歌,她的思緒就會被引向山巒山谷或無盡的風吹草低草。
夢禪好茶。 我渴的時候喝茶,大多像我一樣。 只有品茶留心才能出路,孟岑的好茶水平可謂是一條路,品茶是她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過程。
我對茶道沒有任何意見,對“三百年”的蟲屎茶沒有任何羨慕之情,喝茶時也不會驚訝地張大嘴巴,我只是喜歡坐在這樣的環境中喝茶。
好茶一定要有一定的境界,喝茶的時候心情會很愉快。 當頭腦放鬆時,許多奇怪的想法就會冒出來。 這往往是夢岑與她內心對話的開始,最常交流的就是她的作品和滲透在她作品中的禪意。
孟岑告訴我,當繪畫達到一定高度時,內心會鬱悶,心靈糾結,靈魂會掙扎,就像乙個步行者不斷尋找前方的目標,但目標迫在眉睫,他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達到那個高度。 我也想過放棄,更多的時候,我說服自己“放手”。 “放手”,才發現目標就在他身邊,他始終沒有離開,只是沒有被發現,也沒有特別注意。 地平線很高,回頭望著我站過的平台,地平線又延伸到遠方。
品茶是一門科學,品茶的過程也是乙個思考的過程。 當茶被品嚐到極致時,它就會躍公升到另乙個層次。 這時,即使茶是清淡的,你也會感受到茶中透露的哲學。 茶,此時的茶,已經不是茶了,而是你正在品味的生活,你在瘋狂地思考。 這時,即使你倒了一杯白水,你仍然會感覺到它的醇厚和芬芳。
這個時候茶還是茶嗎?
泡茶的過程,也是乙個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過程。 孟岑說,泡茶時要尊重茶葉,但也要不為之,不要執著於茶葉環境。 茶和茶人像旅伴一樣親密,像路人一樣疏離,像僧侶一樣恭敬,像英雄一樣同情。
如果是難覓的好茶,我愛得像知己一樣。 當然,一旦喝了一杯好茶,也是一種緣分。 世事之因,水雲三千。 旅行結束後,讓它隨風飄散,心中飄浮著另一朵雲和水的輪廓。
品茶不是喝茶,品茶講的是“品味”二字,夢禪經常畫畫累了就喝茶,不想寫的時候就喝茶,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喝茶。這個時候,不是喝茶,而是品茶,忽略了時間,疏遠了環境,疏遠了身邊的是非。
品茶的過程也是開悟的過程。 禪教我們放下躁動不安的心態,以平和的態度面對每天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一切。 放下躁動不安的心情,活力已經過去,有多少心情會和別人爭先恐後地為自己操心?就像我們每天都在尋找的幸福一樣。 其實,幸福來自我們的內心,當我們內心快樂的時候,你會發現幸福並不遙遠,它的每乙個角落都唾手可得,看得見,甚至就在眼前。
據說某種茶很好,而且非常好。 心若苦,喝過的茶就是苦;甜心,你的生活充滿了陽光。 最好的茶是你手中的杯子;最好的人是眼前的人。 你為什麼不享受眼前的這杯茶,善待眼前的人呢?
我曾經聽過一位高階茶藝大師談論禪茶,那天他在我的靈魂中開啟了另一扇窗戶。 他認識到,禪更多的是意境,它不僅儲存在茶文中,而且儲存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從心境中找回自己,從品茶中找回心。 禪為我們開啟的是心靈的境界,茶不是茶,對與錯、對與錯構成了我們生活的多元世界。
茶好不好,只有品茶師才能定義茶。 心中有禪,每一杯都是禪茶。 如果心中沒有禪,那哪杯會是禪茶呢?畫畫也是一樣,畫出你的思想,用心去領悟,不追流,不攀比,不求耀眼的獎項,不同協會的頭銜帶來的榮耀。 放下心情,畫出一幅好畫,不被複雜的世界所打擾,你的作品會融入你的認知和生活感受中,會有更多的禪意供觀者閱讀。
帶著這樣的觀感,如果我們再看孟岑的作品,就會發現它們從來都不是重疊和僵化的,而是作者向他人敞開心扉的。
有人說,孟岑畫很容易,一波就很容易做到。 這是局外人的說法,**要經歷文人畫家誕生作品的痛苦過程。 一幅畫已經構思了很久,也許是一段時間,也許是一天,也許是一年,也許更長,想法成熟了,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被臨摹在宣紙上。 乙個真正的文人畫家,絕不會隨便抹黑,一定是思想長期積累的瞬間迸發。
孟岑的作品是她長期修煉思想的結晶,是淵博知識的圖騰。 就像喝茶一樣,我們品嚐著茶的香氣,但她卻在享受喝茶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她梳理自己思想的過程,也是禪理解作品的過程。 繪畫中運用的是平和的心境,簡單而複雜,直接表達心靈。 這樣的人怎麼能不創作出一部永恆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又怎麼能不被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呢?
(摘自劉書良《春暖花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