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辰.
最近,在網路上,你是否經常看到“紫涵”這個名字?
這要從網上乙個幼兒園小班群聊的截圖說起。 “子涵媽媽”問:“王老師,我子涵早上上學沒事,放學後被蚊子叮了,幼兒園照顧孩子嗎?在老師解釋蚊子無法完全消滅,夏天被叮咬很正常後,“子涵的媽媽”並沒有放棄,“那你為什麼不叮咬別的孩子?”
紫涵媽媽的爆炸性質詢,不僅讓群裡的“紫涵媽媽”和“紫涵媽媽”發聲,也讓網友們紛紛調侃她
在幼兒園兒童800公尺跑步比賽中,有網友問:“老師,我們家子涵為什麼不先跑?”
在貓咪吃**的下,網友們“活”了,“是不是有人欺負我家子涵,我怎麼連飯都不敢吃”?
一輛共享單車被倒置,評論區下方是......“誰給了我們家漢”。
《紫涵之軀》確實將“紫涵的母親”大驚小怪、過度保護孩子的荒謬性呈現到了極致,然而,推理離不開事實。
從一張真偽存疑的網上地圖,在空中輸出到“子涵的母親”,有一種先確立目標後反駁的味道。 而且畫面中的“元素”太多了:刻薄的提問、謙虛的回答,聊天頁面裡幾位家長的孩子都叫“紫寒”,亮點十足,不禁讓人懷疑其真實性。
用荒謬來對抗荒謬,只要荒謬是真實的。 否則,意外傷害的風險很高。 上千條“紫涵”頻頻出現在評論區,但也有人笑得合不攏嘴,“我都是玩梗,對了,我真的叫紫涵。 他的身份證上還有一位名叫“陳子涵”的使用者,他發帖說:“猜猜我為什麼不笑。
有幼兒園老師表示,他們在現實中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幼兒園教室裡有長期備用的驅蚊水,但有的家長覺得效果不好,有的家長想用指定品牌的驅蚊水。 不可否認,“子涵的母親”式的父母可能確實存在,但這還不足以證明“子涵”無辜的謊言。
如果能以“生活中確實存在類似情況”為由,對某個人或某個群體進行集體嘲諷,以“生活中確實存在類似情況”為由,那麼汙名化就變得容易,意外傷害將不可避免。
有人用“一聲三轉”來形容這個名字的流行。 一定沒有人不嘲笑流行的“紫涵風格”。
作者]楊玥.
《南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