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北京大學古代史研究中心,著名的契丹文化專家劉鳳卓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的內容並不多,也不複雜,但他還是忍不住站了起來,然後連連驚呼: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至於劉鳳卓之所以如此重視,也很簡單,因為這封信不僅揭開了封印了幾千年的往事,而且極有可能解開乙個世界性的未解之謎,那就是曾經輝煌的契丹人失蹤之謎!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封信中到底寫了什麼?龐大的契丹人去幹嘛了?
如果你想了解乙個文明,如果它還活著,可以觀察現在的人,如果它早已消失,你只能看看歷史遺跡。
這是古往今來考古學家的看法,所以可以知道,要知道契丹人失蹤的秘密,首先要找到關於契丹人的古代遺跡,這很久以前就開始了,但相信很多人不知道,第乙個發現契丹遺跡並有興趣研究它們的人並不是中國人, 而是一位比利時傳教士。
這位名叫開爾文的傳教士,在上世紀初清朝滅亡時跟隨教會來到中國,但與其他一心想傳播愛和教義的傳教士不同,他來中國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收錢。
到達中國後,開爾文的第一站是今天的內蒙古,他的想法很簡單:尋找曾經繁榮的蒙古人的寶藏。
開爾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在一群盜墓賊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座千年古墓。
進入墳墓後,凱爾文發現了許多稀有的寶物,但最令人興奮的不是金銀,而是一塊墓碑。
墓碑上的字歪歪扭扭,不知名的開爾文立刻找到當地牧民詢問,但他沒想到對方居然說自己不知道,覺得這不像蒙古文的文字,只好先把墓碑帶回中國, 然後揉搓銘文,刊登在報紙上,向世界尋求幫助。
這件事很快引起了各界學者的關注,不少人趕到中國查閱相關資料,希望能破解石碑上的秘密,可惜多年過去了,一直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們唯一的收穫就是通過鑑定,知道這塊石碑是1000多年前的產物。
但是,外國人不了解中國的歷史,但是我們的考古學家知道,他們知道2024年前是中國的北宋,而此時的內蒙古地區是遼國統治的,這意味著這塊石碑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的歷史遺跡!
契丹人早在700年前就已經滅絕了,所以石碑的發現意義重大,只要能了解其中的奧秘,對研究契丹人的文化和歷史也有很大幫助。
然而,凡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契丹人突然消失,而他們文明的殘餘卻少得可憐,通過線索推導出詞語的含義,無疑是大海撈針,所以無奈之下,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不得不暫時放棄研究,轉而關注契丹人消失的真正原因。
關於契丹,相信很多人只知道耶律阿寶機,與北宋王朝平行,潭元結盟,或者通過《龍八部》等相關影視劇聽說過一些資訊,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實情況。
但事實上,契丹人遠比大家想象的要強大,曾經東起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脈,北邊包括外興安嶺,他們不僅創造了繁榮的文明,而且少數民族政權在我國的存在也是首屈一指的。
契丹人強盛的時候,別說中原王朝要屈服了,就連中亞、西亞甚至俄羅斯都被他們打壓,以至於直到今天,很多亞洲國家都稱我們中國為契丹。
而契丹族在宋代並沒有出現,早在北魏時期,契丹氏族就誕生於偏遠的北方地區,並逐漸發展起來。
隋唐時期,契丹部落早已初具規模,但還很弱小,為了生存,他們成為中原王朝的附庸,甘願屈服,做附庸,以換取保護與和平。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安石叛亂之後,唐朝由盛轉衰,這也讓契丹人看到了機會,他們逐漸前進,擴大了領土,擺脫了唐朝的統治,成為乙個獨立而強大的少數民族部落。
公元907年,朱溫廢掉了唐朝,自立,曾經無比強大的唐朝被徹底滅亡,那麼此時的契丹人又在幹什麼呢?沒錯,他們再次抓住了這個機會,趁著五朝十國中原亂象,契丹人迅速崛起,最終在耶律阿保基的帶領下迎來了統一,建都通遼建立自己的國家。
契丹國的發展速度快得驚人,從建國到渤海國滅亡,統一北方,只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但實力也是反差無比,此時的他們就像三國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國內所向披靡,對外卻無人能敵。
無奈之下,契丹國只好在發展的同時等待機遇,公元936年,他們期待已久的時刻終於到來。
當時唐朝讓石景嬌發動叛亂,但他的實力遠不如李從珂,所以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到處求救,這也造成了一場困擾中原數百年的悲劇,那就是石景嬌冒著世人不歡,自稱皇帝, 割讓了燕雲十六州,是契丹國接納了燕雲十六州。
得到燕雲十六州後,契丹的實力急劇上公升,加上石景嬌每年的供養,他們的經濟實力也迅速發展,以至於契丹的野心逐漸增強,從原本願意處於和平的角落,整合力量建立“遼朝”,向中原進軍。
遼國的出現,對於當時的中原王朝來說,無疑是乙個大麻煩,但好在這個時候,宋代太祖趙匡隱出生,黃袍奪取政權,四方為統一南方而戰,這給了他對抗遼國的資本。
其實,據歷史學家記載,北宋剛立之初,曾有機會打敗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國統一中國,但可惜,趙匡隱並不想動武,而是希望以贖金奪回領土,不流血買兵。
我們不評價趙匡隱的想法是對還是錯,但他確實耽誤了王朝的統一,因為就在他之後,北宋從來就沒有好戰的皇帝,而趙匡義這個唯一敢於與遼國作戰的宋太宗,還是乙個不懂戰的廢料, 別說奪回故土了,他自己也成了“高梁河之神”,丟了面子。
此後,北宋與遼國之間的戰力平衡被逆轉,遼國一直在逼迫北宋出戰,甚至連北宋在宋振宗時期都差點被打到遷都。
好在這個時候,遼國也到了強弩的盡頭,因為補給線太長,已經是他們打宋境的極限了,所以出於慎重考慮,在蕭太后的倡議下,引入了臭名昭著的“檀元聯盟”,宋國和遼國簽訂了和平協議, 規定宋朝每年要向遼國進貢“年錢”,遼國拿了錢後,承諾不侵占宋朝領土。
如此不平等的條約,對於宋朝的人民來說,無疑是屈辱的,但是對於遼國來說卻是個好訊息,他們本來就缺溫,有了這個“年幣”之後,國家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人民富裕了,國家自然強大了不少, 而他們的文化也迎來了巔峰期。
此時的遼朝可以說是歷朝中經濟、政治、文化最發達的少數民族政權,這也是中亞、西亞乃至俄羅斯人都非常欽佩和懼怕契丹的原因。
遼國末年,朝廷上下都充斥著奢侈,大家只知道自己玩得開心,天天玩鷹狗都樂在心,不僅如此,隨著慾望的增長,他們也開始逐漸變得貪婪,不再滿足於宋朝提供的年幣, 而把目光轉向草原上的其他少數民族,比如女真人。
遼國與女真人的矛盾來源於一種動物——海冬青,說海冬青其實是乙隻美麗的鷹隼,這種鷹隼是女真人的圖騰,是他們的信仰,但遼國人不僅無視這一點,還命令他們奪取大量貢品給王室, 否則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這樣的舉動,無疑是對女真人的極大侮辱,於是就在契丹人只知道酒池、肉林的樂趣時,女真人暗中集結力量,隨後在部落首領萬顏阿古塔的帶領下,發動了對遼國的叛亂。
對於女真人的叛亂,遼國一開始並不在乎,在他們看來,幾千大軍能做什麼?他們遼擁有數十萬正規軍,一人打噴嚏就能消滅對方,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個主意掌握在女真人手中,他們利用敵人低估敵人的心理,攻城拔村,通過劣勢引誘敵人縱深, 然後把他們全部殲滅,打了幾年才終於引起了遼帝的注意。
遼朝末代皇帝耶律延希得知此事後,立即決定親自出征,率領七十萬大軍準備平安女真人,但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場本該毫無懸念的戰鬥竟然失敗了,不僅打敗了他這個皇帝, 並逃跑了,但也讓女真人加強了實力,建立了晉國。
此後,遼晉之戰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面,女真人百戰勝,契丹屢戰屢敗,最後不到十年,原本龐大的遼朝被晉國攻占。
按理說,女真人打敗遼王室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撫百姓,繼承遼王朝留下的財富,可惜此時的女真人早已被仇恨蒙蔽了雙眼,他們只想為當年的血仇報仇, 於是他們剛進城,就對遼國的契丹人發動了殘酷不人道的**,讓原本幾百萬的契丹人,最終只剩下了一百萬。
所以說到問題,一百萬人可不是乙個小數字,有的少數民族連這些人都沒有,那麼多契丹人都追了?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早在明清時期,很多歷史學家就推測過,主流觀點有三種,一是金人太殘暴了,一百多萬人要麼被當奴隸累死,要麼一點一點地被殺,否則蒙古人在滅金的時候怎麼可能不留下一件鎧甲呢?顯然,這是他們侵犯天堂和平的報應。
二是契丹人融入蒙古人,因為蒙古人和金朝也有仇怨,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蒙古人欣然接受了這群契丹人,他們相互融合,最終契丹人變成了蒙古人。
第三種是與前者相反的觀點,這種觀點是契丹人沒有留在晉國,也沒有去蒙古,而是南下進入中原,因為遼宋有100多年的和平,所以廣大中國人並沒有排斥契丹人, 他們分散在中國各地,最終被漢人同化。
這三種觀點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上存在漏洞,尤其是第一種,契丹人並不全**被肯定,因為在南宋時期,中國西部有乙個叫“西遼”的國家,他們都是遼王室的後裔,全國大部分人也是契丹人, 既然如此,第一種觀點自然是弄巧成拙。
那麼我們來談談後兩種,根據歷史學家推測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第一種是融入蒙古,要知道西遼並沒有持續多久,才八十八年,就被蒙古帝國滅亡了,對於這個曾經的朋友來說,蒙古人是不太可能被殺的, 那麼剩下的契丹人除了逃往中亞、西亞去**外,就很明顯了。
二是融入中國,這種可能性不低,要知道,中國文化一直以來都有同化外族的特點,加上契丹人和漢人長得差不多,遼族“活著”幾百年的宋族和遼族也互相學習,融合起來比較容易。
因此,結合兩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多專家提出了並列的觀點,認為契丹人分為兩類,一部分成為蒙古人,一部分成為中國人。
不過,這些說法只是推測,沒有實際證據,想要確定契丹人的下落,要麼需要找到他們文化的遺跡,要麼需要通過DNA鑑定來確定血緣關係。
這兩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幸運的是,在 1996 年出現了轉機!
當時,契丹文化首席專家劉鳳卓正在北京大學學習契丹文字,突然一封信打斷了他的思路,開啟信封仔細一看,寫信的人,居然是內蒙古自治區某自治旗的負責人
內蒙古的達斡爾人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後裔!”
聽到劉鳳柱喜出望外,他立即驅車前往對方提供的地點,也就是莫利達瓦自治區檢視情況。
到達目的地後,劉鳳卓直接找到了數十名當地村民,沒想到對方的回答竟然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他們是契丹氏的後裔。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劉鳳卓的激動之情難以形容,但還是以嚴謹的態度,向達斡爾人索要證據,達斡爾人對此並不反感,而是先講了一段奇異的歷史,他們說:
與周圍的部落不同,我們的家族都有家譜,我們都知道我們是如何來到這片土地的,無論是放牧還是逃離荒野,只有達斡爾人不知道我們的祖先是誰。 ”
之後,牧民們帶著劉鳳柱來到了乙個比較古老的廢墟,他們說那裡原本是堡壘,好像是用來防禦敵人的。
聽到這話,劉鳳卓立刻對這些炮台進行了粗略的測年,發現它們是在遼朝滅亡前後建造的,也就是為了防禦女真人而建造的。
從那以後,劉鳳卓已經有了60%以上的把握,但他沒想到的是,他以後還會再進步。
拍完要塞拍照取證後,劉鳳卓準備回京,臨走前,一群達斡爾族牧民熱情地為他們舉行了告別儀式,儀式上,大家載歌載舞殺牛宰羊,可就在這個時候,劉鳳卓發現了一件很熟悉的事情,那就是, 剪紙。
這幅剪紙是當地牧民為了迎客而製作的,外人一般看不清門口是什麼,但劉鳳卓卻不是,他一眼就能看出,剪紙上的圖案不是簡單的蒙古文化,而是契丹人的風格!
這一發現讓劉鳳卓更加信服,於是他不惜從當地牧民那裡採集了DNA樣本,然後與已經發現的契丹人的骨骼和毛髮樣本進行了比對。
比對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果然,達斡爾人真的和契丹古人有著非常相似的遺傳關係,也就是說契丹人的下落終於找到了!
不僅如此,好事成對,當達斡爾人被認定為契丹人後裔的訊息傳出時,中國雲南省也出現了乙個自稱是契丹人後裔的家族,姓江,世代生活在傣族自治區,不管怎麼看, 它似乎與契丹人無關。
然而,當專家們真正到達當地時,卻是驚呆了,首先,與達斡爾族不同,這群江家族有著清晰的家譜,家譜上記載,江家族原本是葉律阿寶基的後裔,也就是遼國的後裔,在遼國滅亡後, 他們為了躲避戰爭來到雲南生活,改姓江。
其次,除了家譜,專家們在當地還發現了許多契丹人的遺物,如石碑、文物等,這些都可以證明江家族與契丹家族的關係。
最後,這群江家族還為專家解答了契丹人突然滅亡的秘密,據他們說,契丹人不是氏族的滅亡而是文化的滅亡,遼國滅亡後,晉朝的統治者除了**契丹人, 還做出了規定,那就是禁止契丹人再說契丹方言,寫契丹文字,長此以往,契丹文化自然會消失,沒有文化,這群契丹人的後裔只能慢慢融入其他族群,比如蒙古族、漢族。
從此,契丹人憑空消失的謎團終於解開了,但由於文化上的脫節,想要了解契丹人的歷史,想要翻譯契丹文字,仍然是乙個世界性的問題。
那麼到底,你覺得契丹文字是怎麼翻譯的,或者說是怎麼破譯石碑上的資訊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