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系高階院士介紹(6)。

Mondo 科學 更新 2024-01-31

其次是《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系高階院士介紹(五)》(按姓氏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王德民,2024年2月9日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中國油田分層開採和化學驅技術奠基人。 現任東北石油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級高階工程師。

王德民2024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現中國石油大學)鑽採系,同年赴大慶油田從事大慶石油保衛戰科技攻關2024年,他獨立推導出地層壓力測量的計算公式“松遼法”2024年,開發了第乙個用鋼絲公升降的分層試驗工藝2024年組織“偏心配水技術”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2024年主持完成“大慶油田高產穩產注水開發技術”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2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世紀90年代,組織完成了“化學驅”三採油技術研究,推廣應用了高分子油驅技術。 21世紀,提出並組織了三元復合驅、泡沫復合驅、高濃度聚合物驅、三次採油法開發三類油層及配套化學驅工藝技術等研究工作。 2024年4月12日,這顆國際編號為210231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

王德民在油田開發注水、三次採油領域取得了多項重大科研成果,使我國在這些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為大慶油田各階段的開發穩定提供了技術保障。

王思靜,2024年12月27日出生於上海,工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和岩體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

2024年,王思靜在蘇聯莫斯科地質研究所獲副博士學位後回國,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所長202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4年任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系主任2024年任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2024年,他被授予國家騎士勳章2024年,它被授予EVGENII M謝爾蓋耶夫傑出貢獻獎章。

王思靜長期致力於地質與工程、地質與力學相結合的研究,以及水電、礦山、國防、環境工程的科研與生產,對三峽建設和黃河水利水電工程的穩定性進行了研究和諮詢, 金沙江和瀾滄江,以及一批大型國防地下工程。在研究工程岩體變形破壞機理的基礎上,提出了岩石工程穩定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他提出了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的依存關係和相互作用理論,率先研究了工程建設與地質環境的相互影響和制約,開闢了環境工程地質學領域,為工程與城市建設地質環境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溫學友,男,2024年9月14日出生,浙江寧波人,海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十三研究所總工程師、主任、科技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溫學友202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同年加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十三研究所2024年任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十三研究所總工程師他於2024年被任命為研究員2024年任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十三研究所所長2024年任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十三研究所科技委員會主任202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溫 學友長期從事船舶和工業燃氣輪機裝置的研究與設計。 在船舶主動力領域,曾擔任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改裝成大功率燃氣輪機的技術總監,後負責中國第一台第二代艦用燃氣輪機的研製。 他擔任國產船用燃氣輪機總設計師,打破了我國大中型水面艦艇燃氣輪機主動力由他人控制的局面。 在火力發電工程領域,在國內率先研建雙工併聯復合迴圈電站,並經國家科委推廣應用。 擔任863專案二期“10MW高溫氣冷反應實驗堆”國內首次研製的氦氣渦輪壓縮機組總設計師。 實驗室成功後,他研究的燃氣輪機回注蒸汽新技術於2024年在國內燃氣輪機電站首次成功應用,八十年代末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填補了該技術在國內的空白。

翁世烈,2024年5月21日出生於浙江寧波,熱工專家,中國新一代熱輪機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24年,翁世烈從交通大學造船系畢業後,留校任教20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24年獲前蘇聯列寧格勒造船學院科學技術博士學位,後回國繼續在上海交通大學工作,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2024年被授予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2024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2024年任上海市科協第四屆委員會主任委員(2024年任期)。2024年,她被日本昭和女子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202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4年,他被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翁世烈的主要研究內容為燃氣輪機效能及新一代氣汽聯合迴圈。 他主持研製了我國航空渦扇發動機的多用途改裝。 在我國發展新一代熱力發動機,提高現代化水平。 研製出國內首颱陶瓷絕熱渦輪復合柴油機樣機,完成國內首批增壓器陶瓷渦輪轉子的設計與施工。 在他的主持和組織下,自20世紀初以來,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了振動、衝擊與雜訊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動力機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組織主持的專案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省部級獎勵。

冼學福,男,漢族,2024年1月21日出生於四川閬中,中共黨員,礦山安全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24年,冼學福畢業於中國礦業學院採礦工程系,獲學士學位2024年畢業於北京礦業學院採礦工程系,獲碩士學位2024年至2024年任重慶大學採礦工程系助教2024年至2024年在前蘇聯莫斯科礦業學院學習採礦工程,畢業後獲博士學位2024年至2024年任重慶大學採礦工程系講師2024年至2024年歷任重慶大學採礦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所長2024年任重慶大學採礦工程系教授202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冼學福長期致力於礦井煤層氣理論及其工程應用的研究。 從理論和實驗驗證出發,解決了國際上爭議的氣體吸附鍵問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突出區煤的結構,在國際上首次建立了包括地電場、地應力場和地熱場在內的煤層氣滲流理論建立礦區煤層氣特徵指標及改進的煤層氣初始壓力、含量和湧出量計算方法;系統建立了煤與瓦斯突出潛在危險區的力學方法率先帶動近距離煤層保護層開採和瓦斯抽採技術實踐利用函式換算原理,提出了第一次氣體爆發臨界壓力的計算公式建立了保護層開採過程中單層和多層體系煤層氣溢流固氣耦合滲流的計算方法岩鹽開採理論與工藝的研究,實現了鹽礦水溶性開採技術與工藝的革新。

徐大茂,2024年10月17日出生於安徽當塗,熱輪機及熱能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哈爾濱電廠裝置集團公司高階工程師,中國廣核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高階顧問。

2024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徐大茂加入哈爾濱汽輪機廠,歷任總設計師、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副技術總監、高階工程師20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24年獲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學位202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4年調入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

徐大茂長期致力於熱力渦輪機和熱能工程的設計與研究。 提出了汽輪機長葉片氣動設計準則、最優殘餘速度分布、等速調製、長葉片分類方法、加熱裝置設計原理、“差比焓”法等一系列新的設計理念和方法,形成了先進的設計體系。 他研發的雙列蒸汽210MW汽輪機,開闢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取代了國內老產品在進口300MW和600MW汽輪機的國產化優化過程中,解決了600MW汽輪機因推力過大而無法滿載的問題,效能超過進口技術汽輪機改造減少火電燃煤消耗的成果產生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24年調入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在常規孤島裝置的技術難題和質量控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徐少邪,男,漢族,2024年1月1日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科學專家,中國**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2024年至2024年,徐紹熙先後就讀於南京大學、北京大學2024年至2024年任中國**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技術員2024年至2024年任中國**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師2024年至2024年任中國第一支核爆炸監測組組長2024年任中國**局“320”任務監測負責人2024年任國家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共黨員2024年至2024年任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2024年任國防科工委軍控與核查技術專業組成員、西北核技術研究所兼職研究員202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4年任中國預報評審委員會第一副主任,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徐紹曦主要從事核爆炸和自然監測工程技術的研究。 **事件的監測和識別研究;用鐵木、銅、補償擺、機械**儀器彈性鉸鏈聯結器、581型電子微震儀建立標準時鐘;建立微震台站網,並配合其他公司打造北京電信傳輸站網,首次實現首個準實時快速上報相關性、無震、等間距、震時與日、月、星的宇宙環境有關,並創造了地層的屈曲和變形模式,以解釋地球的分布圖提出了一種預測能力的評分方法;主持編制了**活動**預報方法方案,並主持了我國地震震級的標準化工作首先,利用非幾何相似的震相測定點確定中國(第一次)核爆炸的當量成功建立中國對外核試驗偵察快速報告制度建立各種測量核爆炸的方法;代表中國參加禁止核試驗核查國際談判;擬議的核爆炸識別篩查計畫被接受列入《國際禁止核試驗條約》。

薛玉生,2024年2月7日出生於江蘇無錫,穩定理論與電力系統自動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

薛玉生2024年畢業於山東工學院2024年獲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碩士學位他於2024年在比利時列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2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4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2024年獲首屆江蘇省科技突出貢獻獎。

薛玉生的主要研究興趣是:非自主非線性動力系統的穩定性電力系統動態分析與控制;實驗經濟學在電力市場中的應用。 他開創了非自主系統運動穩定性的定量理論和電力系統瞬態穩定性的定量演算法,發現了多種動態行為並揭示了它們的機理。 成功開發了該領域唯一的國際商業軟體,並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 他設計的中國電網停電防禦系統的防禦範圍覆蓋了中國4 5個電網,為中國電力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本文提出了能源領域資訊-物理-社會系統的研究框架,實現了利用數學模型、多人、真人來支援決策。

未完待續)優質作者名單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系高階院士簡介(1)。

    據中國工程院年月官方 訊息,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系共有位資深院士。安繼剛,男,漢族,年月日出生於上海,天津武清縣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技術應用專家,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所應用核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年考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年至年在清華大學工物理系教研組工作年至年就讀於清華大...

    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系高階院士介紹(3)。

    其次是 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系高階院士介紹 二 按姓氏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洪伯謙,年月日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礦山建設專用沉井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首席科學家,天地科技建井研究院教授級高階工程師 博士生導師。年從浙江大學畢業後,洪伯謙被派往黑龍江雙鴨山礦區工作年提前從雙鴨山實習現...

    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系院士簡介(6)。

    其次是 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系院士簡介 五 按姓氏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唐莉,年月日出生於江蘇宜興,核物理研究與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總工程師。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後加入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先後擔任助理研究員 副研究員 研究員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年當...

    中國工程院資訊與電子工程系高階院士介紹(8)。

    其次是 中國工程院資訊與電子工程系高階院士介紹 七 按姓氏拼音排序 姚俊嫩,男,漢族,年月日出生於上海,上海市嘉定區人,應用物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終身教授,微納測控與低維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名譽會員,中國儀器控制學會名譽理事。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 現...

    中國工程院資訊與電子工程系高階院士簡介(9)。

    其次是 中國工程院資訊與電子工程系 八 高階院士簡介 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張中華,男,漢族,年月日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中共黨員,江蘇省蘇州市人,中國計量學會一級研究員,電磁計量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年,張中華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主修高壓技術,後考入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在電機工程系電機工程基礎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