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刊登了王鵬的著作。
對於一些大學生來說,AI的“便利性”更多體現在取代繁瑣重複的家庭作業或作業,難以處理更人性化的任務或需要創造性思維的任務。
專家建議,高校應盡快關注人工智慧工具對大學生的影響,加強教育和引導,讓大學生充分了解過度依賴人工智慧工具對思維、判斷、學術誠信、資訊保安等方面的影響。 高校也要積極開展人工智慧與高校教育相結合的研究,探索人工智慧工具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引導和管理學生更科學地使用。
中國婦女報記者周雲熙。
你好!有什麼我可以幫你的嗎?“我有乙份新能源汽車話題的會議口譯工作,能給我乙份中英文專業詞彙對比表嗎?“當然。 ”…前不久,在接到會議口譯任務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專業的小何(化名)既沒有翻閱英漢詞典,也沒有搜尋**,而是熟練地登入了chatgpt。 在對這個生成式AI工具發出明確指令後不到1分鐘,小何就得到了滿意的答覆。
隨著ChatGPT、文心一言等AI工具的出現,“有問題就找AI”成為當代大學生的新習。 近日,一項由**向全國大學生發起的關於人工智慧工具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顯示,超過8488%的大學生使用過AI工具,其中16人經常使用AI工具3%。
針對這一現象,有聲音認為,人工智慧工具的廣泛應用和普及是時代的發展趨勢,但也有部分大學生因為害怕思維“慣性”而過於依賴人工智慧工具。 面對AI工具的席捲,如何應對前所未有的需求和挑戰?如何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學生應用人工智慧工具?這給大學和現有的教育體系帶來了新的啟示和思考。
驚豔:可以改變世界
大學生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人工智慧工具?《中國婦女報》記者向清華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高校文理專業的學生丟擲這個問題後,收到了各種各樣的回答,有的甚至出乎意料。
肖鶴告訴記者,現在學生使用AI工具的頻率非常高,包括準備口譯、校對書面英文文章,甚至讓AI工具寫**。
結合經驗,尤其是“老師認為,隨著AI工具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或許能夠代替人交替傳譯”,小何將使用AI工具的經歷寫進了自己的畢業典禮**,主題是“ChatGPT對交替傳譯的影響”。
如何開發更多的AI工具使用場景,是學生們經常討論的話題。 小何和室友小蠻(化名)討論並分享了如何使用AI工具找工作。
在求職時,小曼會先把公司介紹、行業、職位描述等“丟”給AI工具,這樣他就可以問出公司面試官可能會問的十個問題。 然後,她將自己的個人資訊、專業背景、習經驗輸入到AI工具中,讓她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寫下這十個問題的答案。 “它確實節省了大量能源。 蕭曼嘆了口氣。
今年,小曼在兩家知名資訊科技公司習工作,她對公司配備的一款AI寫作工具印象深刻,“非常方便,可以翻譯也可以寫作,無論是文字是簡訊、微信朋友圈還是專業文章,**對於老師、同事或親友來說,無論寫作風格是嚴肅還是口語化, 可以滿足。 ”
通過習實踐,她還發現,使用AI工具不僅是習學生的必備技能,更是公司內部源源不斷的人工智慧最新熱點資訊,讓員工及時了解人工智慧的最新進展。 “從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出,AI工具的深度參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
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慧專業碩士生小陳(化名)和清華大學電腦科學專業博士生肖東(化名)將利用AI工具深度參與專業習。
小晨經常用AI工具寫**,彌補專業技術中的一些盲點,“使用感很好,幾乎所有識別出來的技術問題都能準確解答。 在他看來,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改變,“現在大腦在處理任務時,會從AI工具的管道中習慣性,去思考'提示詞'技術。 ”
人工智慧工具的知識面很廣,其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並變得更加強大,在許多情況下它們可以取代搜尋引擎。 在肖東看來,雖然AI工具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效果驚人,可以改變世界”。
不僅學習習,還有一些個性化需求,AI工具也可以滿足。
例如,如果我們週末想外出,需要制定出行計畫,AI工具可以給出特殊而具體的計畫,包括交通路線、遊玩路線等。 甚至如何計算這個公式?家裡的水管壞了怎麼辦?人工智慧工具還可以總結乙個、兩個或三個建議,有些還可以解釋解決方案。 蕭曼說。
除了“方便”和“智慧型”之外,能夠與AI工具“對話”也是大學生受到青睞的原因之一。
過去,要找出問題,必須不斷搜尋關鍵字。 但是有了人工智慧工具,就可以根據之前的對話不斷提出問題,就像聊天一樣。 小曼說:“有些機器可以像人類一樣組織你需要的內容,那為什麼不呢?”
質疑:有很多缺陷
說實話,有了AI,很多時候你真的懶得自己做分析和收集資訊,直接問就行了。 蕭曼直言不諱的說道。 但使用一段時間後,大學生也會關掉AI工具的一些“過濾器”,抱怨不已。
我的同學曾經問過AI,歷史上有哪些知名的女性領導者?人工智慧給出的名單與乙個男人混合在一起。 肖鶴告訴記者,“當我不知道如何寫文獻綜述時,我向ChatGPT尋求幫助,它似乎寫得很好,但當我詢問相關作者的額外資訊時,它說,'對不起,我瞎編了'。 ”
過了很久,小鶴發現,“如果你不了解某個領域,你會覺得AI工具很神通,什麼都能回答得很好。 但如果你對某個領域有一定的了解,然後問一些關於AI的問題,你會發現它有很大的缺陷。 ”
對不起,我之前提供了錯誤的資訊。 “很抱歉,我提供的關於中國刑法以前修訂的資訊是錯誤的。 ”…清華大學法學專業研究生肖旭(化名)一邊向記者展示使用AI工具的記錄,一邊笑著說,“在交流使用經驗時,我們經常抱怨ChatGPT是'第乙個道歉的地方'”,所以“我還是不敢在寫重要文章時依賴AI”。
當我們習它時,我們還發現人工智慧工具最突出的缺點是它們會“深度偽造”。 小曼認為,“使用者必須掌握一定的知識和能力,才能辨別AI生成的東西好不好,如果盲目跟隨,可能並不能真正提高效率。 ”
除了“真實性”問題,小滿還發現了一些bug。 “隨著我對人工智慧工具的了解越來越多,我發現使用者有時需要在多輪對話中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關鍵點,因為人工智慧也會'忘記'。 ”
通過習在一家資訊科技公司,小曼了解到,最重要的一點是“AI工具好不好看,取決於使用者能否'使用'”。 每個人輸入的指令都不一樣,AI輸出的內容質量也完全不同。 因此,重要的是要不斷思考如何在輸入時更好地引導它,使其輸出的內容更符合預期。 ”
小曼以寫作為例,“如果只進入題目,與文字發生碰撞的概率一定很高。 因此,在打字時一定要多考慮自己,給AI更多的關鍵和獨特的設定,讓生成的文字更加個性化。 ”
對於一些大學生來說,AI的“便利性”更多體現在取代繁瑣重複的家庭作業或作業,難以處理更人性化的任務或需要創造性思維的任務。
例如,同聲傳譯只能由人來完成,有時說話者表達的內容應該根據場景和語氣進行更簡潔靈活的翻譯,這樣只有人才能辨別對方想說什麼。 “蕭何說。
因此,人們逐漸辨別何時使用人工智慧。
如果翻譯工作要求不高或報酬不高,我可能會要求人工智慧先翻譯,然後自己修改。 如果對方要求高,報酬豐厚,或者工作允許我進步,我一定會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去磨練和創造。 蕭曼說。
利用:實現自我“進化”。
未來,人工智慧工具的使用將是一項重要的技能,需要學習駕馭和使用,以提高競爭力並激勵自己不斷改進。 ”
這不僅是大學生的共識,也是很多大學老師的共識。
12 月 7 日,我們剛剛發布了一篇 8,000 多字、100% AI 的文章。 隨著生成式AI工具的誕生,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瀋陽逐漸成為它的粉絲。
*人工智慧工具將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作用,瀋陽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人機互動將比人類互動花費更長的時間。 “隨著人工智慧工具的普及和人類知識的快速發展,與人工智慧的互動數量將急劇增加,尤其是對於在網路世界中花費大量時間的青少年和大學生來說。 ”
關於AI工具在教育領域的運用,瀋陽提出了“四能教育”的概念,即低能向高能、單能向多能、多能向超能、超能到異常能力。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低能力到高能力”。 但借助人工智慧,學生可以快速學習建立繪畫、樂譜、雕塑等的二維影象。 可以看出,在AI的幫助下,人們很容易成為乙個多功能的新時代人類。 瀋陽解釋道。
大學生廣泛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反映了技術進步對現代教育的深遠影響。 內蒙古財經大學資訊化建設與管理中心主任郭立志分析了AI工具對大學生的利弊,認為AI工具可以幫助大學生提高習效率,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完成更多的創新想法,但過度依賴AI工具也會使大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判斷能力, 導致學術研究缺乏誠信,存在洩露個人敏感資訊的風險。
如何善用AI,真正“進化”為新時代的大學生?
瀋陽認為,如果只用AI工具完成自身認知的“外包”,而沒有自身意識的進化,對教育不利。
我能做些什麼來改進?“在課堂實踐中,我們鼓勵所有學生使用人工智慧,但要求越來越高。 AI完成一篇文章後,學生應該能夠在AI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迭代和修改。 瀋陽提出使用AI工具的“四個步驟”,一是學會提問,二是學會修改,三是學會進一步優化公升級,四是學會創新。
他特別建議,高校和教師應大膽探索和改變傳統的考核要求。 “未來應該有兩種評估方式,一種是測試學生的個人能力,另一種是借助人工智慧來測試學生的能力。 ”
為了更好地應對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中國也在快速推進人工智慧治理規則的構建。
今年7月,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提供者“依法引導使用者科學理性理解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並要求教育等部門“依法加強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 10月18日,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發布《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倡議》(AI),助力人工智慧安全發展。
對此,郭立志建議,高校應盡快關注人工智慧工具對大學生的影響,加強教育和引導,讓大學生充分了解過度依賴人工智慧工具對思維、判斷、學術誠信、資訊保安等方面的影響。 高校也應積極開展人工智慧與高校教育相結合的研究,探索人工智慧工具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引導和管理學生更科學地使用,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學術習和發展。
同時,他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也應盡快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禁止使用AI工具進行抄襲、**等違法行為,並制定相應的懲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