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是沙漠的前身,地勢平緩,地面開裂,沙漠上覆蓋著大面積的粗礫石,交織成一望無際的土黃色。 麻黃和沙棗點綴其間,更是荒涼。茫茫戈壁灘上,一吹風,只聽見沙沙作響,寂靜彷彿令人窒息。
在這裡,時間似乎以不同的方式流逝。 遠處,傳來一陣急促而又均勻的喘息聲,聲音放大又延緩,最後消散在天地之間。 直到,跑步者以一種明確無誤的態度進入視野,他們的腳步略顯疲憊,但充滿決心,他們不斷揮舞的手臂似乎象徵著某種獲勝的決心。 在陽光的折射下,他們胸前的“他”字一字閃爍,翩翩起舞,耀眼的光芒。
在今年的第18屆玄奘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中,中歐軍團以絕對領先的實力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奪得六星桂冠,其中包括來自全球EMBA的三名選手。
我們的目標是贏得冠軍
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朱良文(Global EMBA 2017)感覺自己彷彿回到了現實世界,風呼嘯而過,人群的歡呼聲和同伴們的鼓勵聲。 他深吸一口氣,直到他確認這一次的冠軍真的屬於中歐。
在3天121公里的路程中,他和其他9名中歐選手奪得EMBA A團體冠軍獎盃。
朱良文,2024年全球EMBA畢業生)。
如果非要用乙個詞來形容這三天的比賽,他會認為最合適的詞就是“激烈”。 “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成為冠軍。 自從8月中旬確定名單以來,朱良文和隊友們都做了詳細的戰術安排,大家的目標都是一樣的。
比賽第一天,朱良文等四名隊員按照計畫排在最前面,拼盡全力跑到距離起跑線20公里的強補點。 (編者注:隊員必須在補給站停留5分鐘休息補給,即進出站都必須簽到簽到,時差必須超過5分鐘,時間不足將加收當天的個人成績。 起初一切都按計畫進行,但加固點後,朱良文覺得還沒痊癒的傷勢影響了自己的狀態,另一位隊友腳抽筋了。
好在我們前線的五名隊員非常團結,合理安排資源,還在賽前對各種場景進行了預設訓練“,朱良文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我上坡的時候,隊長拖著我往前走,另外兩個同伴幫隊員治療腳抽筋。
最終,中歐EMBA A隊隊員們在第一天就擊敗了葛十七隊的冠軍隊,奪得了來之不易的冠軍。 (編者注:團體賽中每個比賽日有效成績的第六名為該隊當天的得分,三個比賽日的成績之和為該隊的總分。 )
雖然第一天只是以微弱優勢獲勝,但給整個團隊帶來的信心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天是比賽中最具挑戰性的一天,全程近34公里,車隊計畫讓前車隊的所有男性成員一起到達增援點。
大家早就預料到了第二天比賽的難度,朱良文在上午的熱身中告訴隊長,他今天需要對手的拖曳。 果不其然,出發後不到10公里,朱良文就覺得自己狀態不好,開始被隊長拖著。 當他距離終點線6公里時,競賽部通過對講機通知隊長讓朱良文走。 早前的拖曳和戰術安排,讓朱良文儲存了體力,還能夠跟上上一隊的速度,堅持了1公里後,競賽部看到朱良文能跟上節奏,改變了讓他走的決定。 “現在回想起來,我認為我第二天的個人策略是完美的。 回想起奪冠的細節,朱良文感慨道。
在朱良文看來,葛十八的勝利,不僅得益於完美的戰術和默契的團隊合作,還因為大家都有乙個非常明確、一致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奪冠。 ”
走向和諧而不一樣的修行
與朱良文的目標一樣明確,A+組還有陳明(Global EMBA 2019)。
臨走前,陳鳴在鏡頭前為自己和搭檔加油打氣:“哥18,冠軍!冠軍!冠軍!來吧,兄弟姐妹們。 在起跑線前揮手擁抱身邊的跑者,互相加油打氣時,陳明心裡清楚自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就跑到站台上去了。
陳明,全球EMBA2019屆校友)。
這是陳婷婷第二次參加A+組別的比賽,也是她第三次參加Gossa組的比賽,也是她連續第四年參加。
置身於極端的自然環境中,感受自己極限的界限,會讓人感到敬畏,也會對自己有很多新的認識。 體驗風沙,以柔和回歸現實。 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各種困難都無非就是這樣,有了從戈壁汲取的力量,人們會有更多的勇氣和決心向前邁進。
用陳明的話說,要把執行A+當成乙個專案來管理,而且......風沙、失明、體溫過低、中暑、迷路、食物短缺對於所有可能的事故,您應該在比賽前制定計畫。 在某種程度上,跑這麼遠的距離與經營一家公司沒有什麼不同。 要與同行充分溝通,要有責任感,要有持之以恆的信念和使命。
也正是這樣,在整個備戰和比賽過程中,陳明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
葛17的比賽遇到惡劣天氣,三分之二的隊員融合了,我要完成未完成的挑戰“,談及參加葛18的原因,陳明的回答很輕鬆,”我就是喜歡從頭到尾做事。 此外,對於陳明來說,葛十八的結局,還有她曾經一起跑的朋友,還有她關心的人。 “對我來說,A+是一種和諧與差異的實踐。 陳明補充道。
這種“和諧但不同”與中歐帶給她的感覺非常相似,對於陳明來說,中歐優秀校友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雖然我已經畢業了,但這不是結束,更像是乙個新的開始。 ”
這種“和諧但不同”也體現在陳明最難忘的夜跑環節,50名跑者分散在全班的賽道上。 “我和兩三個跑步者在相對較近的距離上跑步,”陳回憶道,“但我們不能靠得很近。 在月光下的戈壁夜裡,你不僅要與同伴互動,還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漆黑的夜色中,陳明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一絲曙光,那一刻,她覺得自己正在與大自然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不平凡的交流,以及和諧與差異的真諦。
微光會發光
被這縷光芒所感動的,還有潘大輝(Global EMBA 2017,中歐聯誼會第七屆理事會副會長),他參加了四屆Gosai。
潘大輝,全球EMBA2017屆校友)。
但他坦言,這一次A+他犯了乙個經驗錯誤:晚上的賽道與白天完全不同,比賽的第三天,潘大輝在墓地迷路了,夜晚的戈壁讓曾經熟悉的賽道變得陌生。 當他意識到自己犯了乙個錯誤時,他已經離得很遠了。
跑步者在夜間失去了所有的參考,他們所能看到的只有大燈前的有限區域和遠處旗幟的微光。 在閃爍的燈光下,潘大輝恍惚地感覺到,他現在的環境和現實生活是那麼的相似,創業之旅的不確定性,也特別像是黑夜中的戈壁沙漠。
我能看到的就是這點微光“,潘大輝的目光看向遠方,”那微光就是你的信仰。
那一刻,戈壁和商業如此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正是這微弱的光芒,可以帶領跑者走出戈壁;正是有了這一絲夢想和信念,人們才能到達彼岸。
而這盞燈,對於戈壁的潘大輝來說,就像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職場上遇到瓶頸時,對他來說一樣。 “加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全球EMBA就像開啟了一扇通往更多元化世界的窗戶隨後,潘大輝解釋道,身邊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背景,身處不同的職能崗位,“你會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如此不一樣。
但是,“潘補充道,”你會驚訝地發現,即使是一群看起來如此不同的人,也有很多共同點。
在葛十八的賽場上,潘大輝成為了別人的光。 作為強調個人成就的A+組參賽者,他來戈壁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陪伴戈壁17B的A隊夥伴。 作為葛17B隊和華東區委的隊長,潘大輝曾向隊友們承諾,無論誰去葛18A隊,他都會陪著他。
只有兩周的準備時間,潘婷婷此前從未挑戰過121公里的距離。 即使當他與教練分享他決定參加A+組比賽時,教練也建議他放棄。
中歐哥17的成績並不理想,大家都在憋著實力,一定要在哥18奪冠“,潘大輝解釋道,”這次我跑了A+,我也算了一下時間,希望在戈壁清泉的終點線與他們相遇”。 對他來說,通過做好服務工作來傳遞力量就足夠了。
在團體賽中,站上領獎台的選手只有十位,但在他們身後,卻有更多像潘大輝這樣默默付出、奉獻的夥伴,從願意當綠葉和他們一起奔跑的老朋友,到一絲不苟、周到的後期支援團隊,在鏡頭沒有拍到的角落裡,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毫無保留地閃耀著光芒,只為照亮別人前進的道路。
開始永遠不會太晚
沒有人是天生的冠軍,就像戈壁不是一天造就的一樣。 陳明、潘大輝和朱良文都是在加入中歐全球EMBA後開始參與跑步的。
當初,陳明在老闆的推薦下開始了他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全球EMBA之旅。 剛在蘇黎世完成首個模組,她就被陌生的環境、截然不同的文化衝擊和充滿挑戰的學習環境所震撼。 不久之後,全球EMBA老朋友嚴海菊(Global EMBA 2018,15 EMBA A隊冠軍)向陳明介紹了Gosai這項運動,除了震驚之外,陳明還被這場不為人知的冒險深深吸引,她從零開始,跑了四年。
左一:潘大輝,左二:陳明)。
當時,潘大輝和朱良文剛剛從中歐全球EMBA課程畢業。 畢業後才開始跑步生涯的潘大輝,在學生時代坦言自己“內斂”“油膩”。
每乙個習慣了“獨裁”的自我,都成功“擠”進了團隊,引發了每個學員對自我與團隊關係的深度體驗和思考。 2024年,潘大輝在戈壁行動領導力課程中第一次體驗了戈壁,除了感受到身體超負荷到極限之外,那次經歷也在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
通過參加比賽,潘大輝不僅對朋友協會的組織有了更深的熱愛,也感受到了自己領導力的不斷提公升。 從剛到戈壁時不願報隊長,到2024年戈15的“中途旅長”,2024年戈16的“裝備官”,再到2024年的葛17B隊隊長......
潘大輝,全球EMBA2017屆校友)。
這是一種積極的反饋“,潘大輝分享了自己一路走來的感受,”工作得到認可的成就感,也推動著我一步步向前走”。
如今,潘大輝除了擔任中歐友好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副會長外,還成立了大寧公園跑步團,作為團長為周邊學生服務,通過聯合訓練和陪伴,鼓勵更多的中歐人跑步。
生命依附於勇敢者
朱良文也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了定期的戈壁訓練,他第一次體驗戈壁是在兩年後的2024年。 同年,朱良文入選葛17的A隊,但由於疫情影響,從選拔人員到正式比賽,歷時兩年多。 今年3月,朱良文第五塊恥骨骨折,醫生說他至少需要四個月才能開始走路。 而且根據醫生的診斷,他根本沒有機會參加葛十八的選拔。
然而,在朋友的支援和分享的例子下,6月,朱良文開始嘗試通過慢跑、騎自行車、爬樓梯等慢動作來恢復身體機能。 到了7月,當醫生計畫開始走路時,他已經開始了一些適應性跑步訓練。 8月中旬,朱良文的身體恢復了六七分之七,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了第18屆A隊的選拔。
朱良文,2024年全球EMBA畢業生)。
完成比賽並奪冠後,朱良文對戈壁和管理有了更深的感情。 經過短時間的快速組隊,最好是充分發揮大家的長處,把效果最大化。 正如他選擇Global EMBA時想要得到答案一樣——在立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作為管理者,朱良文必須對每個成員進行理性分析,取長補短,最大化和優化團隊成員的產出。
對於陳明和潘大輝來說,戈壁的積極作用不僅是減肥,還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更高效的工作條件。
自從戈壁訓練以來,潘大輝減少了社交活動,作息變得比以前有規律了,用他自己的話說,生活也比以前更有紀律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收穫。 “過去,遇到無法解決的挑戰和困難,可能已經放棄了”,戈壁的經歷給潘大輝增添了一絲毅力,“但在戈壁,你別無選擇,不可能放棄。
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人覺得我的勇氣值得稱讚“,潘大輝在創業中用了戈壁賦予他的力量,”但我不怕”。
在陳明看來,儘管每項運動都有其魅力,但被賦予獨特意義的玄奘之路,讓五賽依然是最獨特的。 Gosai帶來的改變其實只是乙個開始,離開廣袤的戈壁沙漠,回歸現實生活,帶著改變的執著或決心,繼續以自己真正喜歡的方式生活。
幾年前,陳明就聽過這樣一段話每個人的人生都會遇到屬於自己的戈壁,而這個戈壁不一定在敦煌,他們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戈壁。 但是,如果你想穿越敦煌的戈壁沙漠,那就跟著你的心走吧。
生活愛勇敢的人,對於那些充滿勇氣的人來說,生活會給他們一種獨特的芬芳。
向 gemba 跑步者致敬
人們常說“戈壁精神”,但戈壁精神到底是什麼?或許,正是那些在戈壁灘上留下腳印、揮灑汗水的勇士,用自己的毅力和勇氣,共同澆灌了戈壁精神。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全球EMBA跑者們在戈壁留下的姿態。 其中有為中歐聯誼會發展壯大做出突出貢獻的協會首任會長盧江寧(2024年全球EMBA),以及曾任協會會長、中歐精英跑團創始人之一的王曉輝(2024年全球EMBA課程)像潘大輝、於勇(Global EMBA 2015)、戴磊(Global EMBA 2017)一樣,他們積極參與了高友社群的建設,在華東地區做了組織服務工作,閆海菊(Global EMBA 2018)擔任高友協會秘書長,代表學院獲得EMBA A隊冠軍為學校榮譽而努力的校友:首爾閔(2024年全球EMBA)、孫建剛(2024年全球EMBA)、張偉楠(2024年全球EMBA)、孫洪波(2024年全球EMBA)、朱良文(2024年全球EMBA)、周 華(2024年全球EMBA)、楊東(2024年全球EMBA)等以及許多勇於挑戰自我、在社群傳播戈壁精神的全球EMBA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