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聞客戶端記者全林民設計張媛。
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博弈不斷加劇,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給民營企業帶來諸多挑戰。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實施“一號開放工程”公升級“紅薯經濟”,加快建設高水平開放強省,進一步釋放民營經濟活力,更加璀璨地擦亮浙江民營經濟的金名片。
面對“脫鉤斷鏈”的風險,民營企業感想如何?企業該如何突圍,化危為機?幾天前,雍金軍是對的王立成,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進行了獨家採訪。
雍金軍:華立很早就開始了國際化之路,今年華立海外基地發展情況如何?
王立成:未來,全球產業鏈體系大致將有6個板塊,以中國、日本和南韓為核心的東亞圈,以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組成的亚细安圈,以印度為中心的南亞圈,以墨西哥為中心的北美圈,以及北非和一些東歐國家。
歐美發達國家主要布局一些核心技術產業鏈,一是這些國家人手太少,招聘不到足夠的工人,二是勞動力成本太高。
迄今為止,我們已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產品銷售網路,在泰國和烏茲別克建立了自有產業的海外製造基地,並在泰國、墨西哥和柬埔寨建立了海外工業園區和農業園區平台。
雍進軍:近年來,全球產業鏈重構加速,外媒報道稱,一些外企有意將產業鏈轉移出國門
王立成:我認為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一點很重要。
首先要意識到的是,全球產業鏈重構、首鏈重塑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過去,全球經濟分工非常明確,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資源國主要出售礦產;歐美這些發達國家佔據價值鏈上游,控制著金融和關鍵核心技術一般來說,製造業是由發展中國家進行的。
2024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真正大規模地參與了全球經濟分工。 由於效率高、勞動力成本低、市場巨大等優勢,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分工中不可或缺的製造加工端。
然而,近年來的疫情和區域性熱戰讓各國意識到,這種遠距離的全球分工存在安全風險。 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區域性戰爭,產業鏈的安全就會受到威脅,進而影響經濟安全乃至經濟安全
此外,美國對中國採取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和保護主義做法,給其他國家帶來了壓力,中國的產品沒有像2024年代初那樣有足夠的成本空間來抵消產業鏈大跨度合作帶來的效率問題。
各種因素累積,世界各國已形成共識,產業鏈布局應盡量分散,環節間距越短越好,靠近目標市場的製造基地半徑越短越好,最好在同乙個國家,導致國內部分產業鏈出現搬遷現象。
但從長遠來看,我認為,這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它仍然是一件好事。
乙個糟糕的局面反而會培育出一批好企業。 企業就像人一樣,一旦生病,他們的免疫系統就會被調動起來,當他們感到壓力時,他們會振作起來,做事。
雖然未來幾年,低附加值、依靠外貿出口賺血汗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將迎來一波倒閉潮。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將倒逼一批外貿企業真正走向國際化。
這些年來,我發現和我們一起出去的老闆們開闊了不少視野,因為他們在國際市場上與全球同行競爭。
剛剛召開的第一次經濟工作會議,一再強調“高質量發展”,但大家之前都過得好,沒有過多考慮高質量發展,經過這一輪嚴冬,低端土地已經淘汰,生產要素可以騰出來承接更好的產業,剩下的被發展到高附加值產業, 行業可以加快轉型公升級。
雍金軍: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提公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您認為公司應該如何採取主動?
王立成:如果企業的下游是直接的消費終端,建議不要做“放手的店主”。
由於完善的產業鏈生態,即使中國產品被徵收關稅,在終端消費市場仍然具有很大的價效比優勢。 但是,大多數企業已經習慣了訂單交付的傳統出口模式,即貨物交付後,後續環節完全被忽略。 因此,一旦國外進口商撤單,企業就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因為他們對物流和消費終端沒有很好的把握。
如果企業將海運港從中國港口打通到目標消費市場,將裝運港打通到目標城市的當地倉庫,然後解決從當地倉庫到每個城市的最後一公里配送,直接與當地零售商做生意,商品成本可以很低,關稅的影響可以降低其次,企業直接將產品銷售給目標市場的消費者,自主性相對較高,不需要“走出去”,產業鏈如果留在中國也可以做好。
如果企業的下游是那些大型跨國公司,那麼它只能主動“走出去”,嵌入到正在重構的產業鏈中。
例如,寧波某零部件出口企業,緊跟產業鏈轉移的步伐,在摩洛哥、墨西哥等國家建廠。 寧波重點解決技術研發、工藝進步等問題,再投放到這些國家進行生產,這樣不僅提高了產品響應效率,而且成本也降低了。
許多跨國公司都這樣做。 例如,德國公司博世(Bosch)的主要業務是汽車零部件。 無論汽車廠去哪個國家,他們都跟著在旁邊建廠。
視覺中國.
積極嵌入國際產業鏈的另乙個好處是,可以不斷向鏈上企業交流學習,將最前沿的資訊發回母公司,知道別人在生產什麼,發展方向哪個,跟上世界的發展步伐。
中國目前的產業鏈水平,絕對不是“閉門造車”帶出來的,而是很多外資企業在參與全球經濟分工的過程中帶出來的。 例如,為了達到產品標準,蘋果會花費大量精力培養一流的商人,幫助改進流程,解決質量問題和管理問題。
國內企業也可以自行提高生產水平,但這個速度肯定會慢一些。 就像中國加入WTO之前,設計出好的產品是沒有問題的,但不能批量生產,關鍵原因是零件不符合要求。 封閉只會越來越落後,只有在全球化和全球範圍內不斷比較的程序中才能取得進步。
總而言之,不要以消極的態度對待這種情況。 能不能成為一家好企業,就看它選擇了哪條路,如果躺平了,那真的就真的躺平了。
雍金軍:繼第一次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從政策和第一層面鼓勵和支援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之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鼓勵民營企業增強積極性,敢於嘗試。 您認為民營企業還能做些什麼?
王立成:乙個大前提是要正確看待企業的“走出去”。 浙江的“紅薯經濟”描述得非常準確,企業的“走出去”就像紅薯一樣,把藤蔓伸長,吸收各種養分,然後果實在鄉下結出果實,而不是像南瓜一樣,藤蔓伸展,到處結瓜。
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要發揮智庫和參謀的作用。 全球產業鏈如何重構?趨勢如何?這個國家的產業生態是怎樣的?它適合你嗎?**應集中精力向企業提供這方面的諮詢服務。
上世紀90年代,我去日本參加中日青年交流會時,發現日本工業省(相當於日本工業和資訊化部)對每個國家和地區的產業情況都有很好的了解,包括相關資料、產業結構、連鎖關係等。 此外,日本還有五大貿易公司,將通過**連鎖業務幫助日本企業完成全球布局。 希望未來國內能有更多這方面的服務和指導。
視覺中國.
其次,它呼籲對企業實施普惠制減稅。
當今企業許多問題的本質是利潤微薄。 例如,為什麼很難獲得融資?因為銀行覺得民營企業不賺錢,風險太大,不敢給它錢。 為什麼不賺錢呢?一方面,產業水平低,技術含量不高,變化緩慢;另一方面,成本沒有以前那麼低,企業的稅負要重很多。
三是要繼續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市場具有自我療癒的功能,再聰明的人再謀劃,也玩不了市場,當然,在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適當干預。
四是繼續推進依法治國,穩定民營企業信心。 民營企業為何恐慌?因為如果你今天這樣做,不確定明天會發生什麼。 只有弘揚依法治國,讓民營企業心中多一些確定性,未來才有希望。
勇進軍:華立明年有什麼新計畫?
王立成:今年以來,華立的發展還是比較穩健的,有穩步的進步。 但我們仍然會做好最壞的打算,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
最重要的是加強科學研究。
現在的生活比以前更艱難了,另一方面也有好點,比如國內替代進口的最佳時機。 原來公司一直在買跨國公司的產品,買我們是有風險的,但現在人家主動斷貨了,我們的機會豈不是來了?
華立子公司華正新材料內部。 **華立官方網站。
目前,華立正全力以赴開發半導體材料,已選取多項關鍵技術進行突破,並已解決其中三種,可國產化、量產化。 如果美國不封鎖它,我們將無法獲得這樣的機會。
當然,所謂“冷唇冷牙”,如果產業鏈第一鏈條的企業活不下去,我們也不能單打獨鬥。 因此,除了自身,華立也將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盡最大努力幫助更多的企業共同渡過難關。
我一直堅信中國製造、全球銷售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是中國創造全球製造的時代。 守護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問題中抓住機會,努力熬過這個嚴冬。 倖存下來後,企業一定會邁出一大步。
*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