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醫藥資本的嚴冬裡,那些依然堅持不懈的創新者的勇氣和智慧值得記錄。
形勢瞬息萬變,我們致力於通過對生物醫藥行業早期創新企業的深度訪談和研究,真實展示中國早期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的生存狀況,了解當前我國生物醫藥創新生態環境對行業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同時, 分析當前我國原創創新藥研發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為我國原創創新藥發展未解決的問題尋找答案。
醫藥研發創新,尤其是新藥研發,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高風險、高投入、長週期是醫藥研發最基本的特點,也是初創企業最頭疼的問題。 大環境在萎縮,沒有光環的初創企業如何獲得資本青睞?企業如何在政策變化下找到自己的定位?初創企業如何建立競爭力?目前,在醫藥研發越來越內捲的形勢下,什麼樣的理想才更有前途?......
為此,Cytiva 與電子藥經理人聯合推出“Think Big 訪談系列”,通過對生物醫藥行業早期創新企業的深度訪談和調研,真實展示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早期創新企業的生存狀況、當前中國生物醫藥創新生態環境對行業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同時,分析當前我國原創創新藥研發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尋找我國原創創新藥研發中未解決的問題的答案。
Q:E藥師
A:李偉,魚岩生物科技首席科學官
問:公司布局主要有哪些方面?今年以來,公司在產品和公司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進展?
答:我們是一家領先的蛋白質組轉化醫學公司,成立於2024年6月,我們轉化醫學研究的重點之一是利用公司的膜蛋白質組學技術平台SURFSEEN,專注於ADC方向的靶源創新。 在大約一年半的時間裡,我們的首個全球新靶點ADC藥物專案已進入PCC階段,藥效和毒理前已經完成,生產的細胞系已經完成。
今年11月,我們與實踐生物達成戰略合作,將結合我們發現的first-in-class靶點和抗體,以及實踐生物的linker-payload技術EZWI-FIT共同開發ADC,加速開發first-in-class的ADC藥物,實現互利共贏。
我們轉化研究的第二個重點是IVD診斷產品。 該公司的血液蛋白質組學技術平台DeepSeen可以無偏、高精度和深度地測量血液中的蛋白質表達差異。 我們認為,最大的需求是精神疾病,如抑鬱症和雙相情感障礙。 過去,這些疾病是通過問卷調查來診斷的,但主觀性和誤診率很高,我們認為血液中蛋白質表達水平更客觀可以輔助診斷。 我們利用公司自建的靶點篩選系統,通過蛋白質組篩選臨床樣本,發現了一種新的抑鬱症相關生物標誌物,並針對該標誌物的蛋白表達水平開發了診斷產品,該IVD產品是目前全球首個抑鬱症分子診斷試劑盒,有望於明年實現商業化並獲批上市。
雖然診斷產品波動較大,但抑鬱症的診斷在國際上尚屬新生事物,市場空間非常大。 我們之前計算過,全球市場空間每年至少是800億元,雖然我們是先吃螃蟹的,但是我們還是需要一點市場教育。
問:您認為初創企業在當前的製藥行業會遇到哪些挑戰?
答:最重要的是在創業之初就把企業的發展路徑想清楚,因為我覺得做起來很有意思還是因為市場有真正的需求?如果你選錯了,你會事半功倍,如果你選對了,你會事半功倍。
問:面對今年的寒冬,你有什麼對策嗎?
答:我們目前正在與多家海外MINC接洽,準備我們第乙個ADC分子FS001的海外權益。 事實上,在臨床試驗的第一階段,沒有必要等待更多的資料來實現更多的價值。 但畢竟是資本寒冬,公司需要挽救它。
下乙個資本寒冬可能會再持續三到五年。 然而,它不僅與生物醫藥行業有關,而且與整個國際環境有關。 作為個人,你只能專心做自己手裡的事情,努力發揮和提供企業自身的獨特價值。
問:對於早期企業來說,如何及時從市場獲取需求?如何將實際市場需求的反饋準確傳達給其他部門,尤其是研發部門,形成良好的跨部門合作?
答:這是我們公司與其他公司最大的區別。 我們的創始人是黃朝蘭教授,他是蛋白質組學領域的世界領先教授,自2024年以來一直從事跨學科研究。大學教授們非常清楚基礎生物學家在做什麼,如何開發和使用生物資訊學、人工智慧等分析工具,一線醫生在想什麼,目前的臨床困境是什麼,患者需要什麼等等,所以我們所有的專案都是基於患者的真實需求,而不是基於動物實驗或發表**。創新是為了滿足患者的需求,它是現實世界的創新,不是為了紙,為了創新而創新,我們公司的宗旨是為患者創新。
當我們在公司重點的癌症領域立項時,大的方向是找到蛋白質表達的差異,然後將其轉化為抗癌靶點並開發相應的藥物。 ADC是最一致的區域,因為它不太關心蛋白質的功能,只關心蛋白質表達的差異。 因此,在布局方面,我們在成立公司的第一天就想得很清楚,那就是ADC業務。
Q: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初創企業也面臨著大藥公司完整團隊和管線布局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形成有效的產品管線,與公司戰略緊密結合,形成有效的產品管線,如何從大企業的空白處有效切入市場,取得成功?
答:在研發方面,關鍵是要有新技術,差異化技術方向。 以我們公司為例,最大的區別在於,大多數ADC公司都是對舊的TAA靶點進行同質化和內卷化,但我們不是全球新靶點,針對靶點開發相應的抗體,開發完成後,我們可以與石建這樣優秀的linker-payload技術平台公司合作開發藥物。
在運營上,我們非常謹慎,根據現有資源進行決策,不盲目大規模擴張。 目前,公司約有20人,分為三個地點,蛋白質組學研發中心在北京,上海是轉化醫學研發中心,IVD部門在無錫,主要為診斷產品的臨床申報和批准。
IVD不會建立自己的大型商業團隊,但作為供應商,我們主要以最好的方式與大型診斷機構合作,這樣壓力和投入就會小很多。
目前,公司兩大主打產品(FS001 ADC藥物和抑鬱症IVD診斷試劑盒)均為全球新品,無任何競爭對手。 如果我們能成功獲得FS001的海外權益許可並獲得首付款,我們公司將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
問:對於初創企業來說,目前國內醫藥開發生態建設存在哪些不足?
答:很多國內資本都是跟風心態,海外火會跟著,海外冷不投資,不願意為創新和不確定性買單,不願意做第乙個吃螃蟹的人,更像是算賬:要花多少錢?最後能賣多少?我必須和你一起弄清楚。
然而,這也可能是由於投入產出不成比例,國內支付系統無法支撐創新的長期現實。 那麼國內真正創新的企業就很少了,就連底層的思維邏輯都像我們這樣具有顛覆性,沒有這樣的東西,好的投資者缺乏好的專案選擇。
問:像Think big這樣的平台和活動對行業、公司本身、製藥行業和初創公司意味著什麼?
答:非常感謝 Cytiva Think Big 的大力支援和幫助幫助我們彌合資訊鴻溝,相互溝通,讓這些投資機構能夠專注於真正有價值的公司。 希望Think BIG平台能夠對接更多的投資機構,給予創新更多的支援。
其實中國人很聰明,但是他們缺乏一點寬容和耐心。 醫藥行業是產業鏈上下游之間互聯互通的生態系統,平台創造更好的環境,可以幫助整個行業建立信心,更好地繁榮發展。
李偉. 宇研生物首席科學官。
武漢大學微生物學博士畢業後,在史丹福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專注於疾病分子機制分析、藥物靶點鑑定、藥物篩選和轉化醫學,期間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14篇,累計被引用1500餘次。多年從事大分子、小分子新藥形式的研發工作,在諾華工作期間發起並領導了新藥靶點發現與評價委員會,熟悉藥物發現的全過程,具有豐富的靶點選擇等藥物發現與開發經驗, 候選藥物分子的驗證和篩選。自2024年加入宇研生物擔任CSO以來,他領導公司研發部門,一方面針對癌症患者的臨床需求篩選創新藥物靶點並開發相應的ADC抗腫瘤藥物,另一方面針對抑鬱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的臨床需求,篩選分子診斷生物標誌物,開發IVD診斷試劑盒產品,用於臨床診斷和篩查抑鬱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的臨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