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麥秸包、人造肉、葉蛋白,三年困難時期中國人的“代餐”

Mondo 三農 更新 2024-01-31

前幾天,我的老表哥看到乙個**,裡面有乙個年輕人正在用桶種植小球藻。

老人看到這一幕,頓時非常驚訝,大聲說道:“這真是神奇的小球藻啊!現在物質生活豐富了,怎麼會有專門修煉這種東西的人呢?”

老人接著談到了三年的自然災害,在此期間,面對極度飢餓,人們不得不吃各種“食物替代品”,包括小球藻。

在物質條件充裕的今天,舅舅的話聽起來實在令人不安......

據老人回憶,大約在2024年春天,各地糧食產量開始“穩步上公升”。

顯然,畝產只有幾百斤糧食,有人一開始誇大數字報上千斤,後來漸漸越大膽,甚至有人敢報上千斤。 最後,那些沒有報畝8000斤糧食產量的人,都不好意思說話。

當時,我們不僅沒有聽說糧食短缺,還聽到廣播裡有人說“糧食夠了”,號召大家開肚子大快朵頤。

儘管有很多呼籲,但膨脹的產量無法掩蓋真正的糧食短缺。 事實上,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食堂裡的食物已經相當稀缺了。 沒有足夠的食物填飽肚子,他們不得不繼續工作,這讓很多人的心中充滿了怨恨。

有人偷偷寫了口誤,嘲諷道:“公社雖好,卻連湯都喝不飽”,“食堂裡只有湯,餓得我慌了,沒力氣幹活,累了”......

食堂裡沒有食物,但廣播裡每天都播放著農業發展壯大的新聞,很有意思。

這種情況讓當時很多人感到困惑,雖然過去農業效率不高,糧食產量有限,但至少他們只能勉強養活自己,但現在農業發達了,糧食產量增加了,導致大家連結結巴巴都無法滿足。

那時候環境比較特殊,村幹部的權威相當高,雖然大家心裡有怨恨,但很少有人敢說出來。

大多數人認為糧食短缺只發生在他們所在地區,也許是因為資訊有限。 電台一直宣稱,該國的形勢非常樂觀,因此許多人認為糧食短缺將很快結束。

誰也沒想到,困難才剛剛開始,糧食短缺問題在未來三年內並沒有緩解,反而一年比一年加重。 另一方面,小球藻在 1960 年底饑荒最嚴重的時候開始傳播。

談起2024年的情況,老人感慨萬千,指出今天的年輕人很難理解當時的困境。 他詳細描述了那段時間發生的幾件事,讓我們自己描繪一幅場景。

他的綽號是“棗兒”,與同村一位年紀相仿的老人有關。

2024年冬天,村里糧食短缺,大家都餓了,甚至走路都困難了。 當時,村子周圍的草根、樹皮等幾乎所有可食用的東西都被人們採摘,除了村中心寺廟入口處的一棵苦楝樹,上面布滿了苦楝棗。

半大小的“棗”餓得拼命從樹上摘楝棗吃。 當時,大家都沒有採摘那棵樹上的印楝棗,不僅因為它又臭又苦,而且有毒。

吃了一大枝印楝棗後,“大棗”立即中毒暈倒。 當村里的大人找到他時,他正躺在地上口吐白沫,臉色發青,任何喊叫都叫不醒他。 那時候,連食物都難以吞嚥,更不用說解毒劑了。 村里的長老們強行給他倒了幾碗水,然後把他搬到打穀場,讓他晾半天,一動不動。

當時,大家都以為他已經死了,但直到下午,他才突然奇蹟般地醒來,起身走回家。 雖然他腹瀉了幾天,但他保住了性命。

從那時起,村里的人就很少直呼這個年輕人的名字,他們都叫他“印楝棗兒”。 時間久了,被簡化為“棗兒”,他的真名也被遺忘在人們的記憶中。 人們說:“如果你沒有在大災難中死去,你將來會得到祝福。

儘管故事具有悲劇性,但隨後的情節發人深省,甚至有些可怕。

在最困難的時刻,有些人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死去,所以他們不得不匆忙埋葬。 誰也想不到,第二天早上,家人會發現屍體被什麼東西移走了。

從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直到阻止靈魂降臨的人被埋葬,他們的親人才會勇敢地在附近過夜,以防止屍體在夜間被盜......

在這種情況下,小球藻,一種“食物替代品”,開始在那裡推廣。

據老人說,過去生產小球藻的過程,現在一定是人們無法接受的。 當時,將尿液和藻類混合,然後放入水箱或水池中,暴露在陽光下。 經過一定時間的乾燥後,將藻類從尿液中濾出進行消毒,最後就可以食用了。

這種食物可以有多種食用方式,有的人會用全穀物做,有的人會直接熬成粥,有的人甚至把它當做包子餡。 然而,老先生的印象是,雖然小球藻在宣傳中被吹捧為營養豐富,但實際產量並不高。 此外,生產過程相當複雜,因此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投入太多精力。

除了小球藻之外,他們食用的其他“食物替代品”才是真正令人驚奇的。

當一大群人和馬經過時,就連路邊的稗草、狗尾草等雜草也要從種子上除去,所以不可能留下任何野味。

收集稗草和狗尾草的種子後,通常用於築巢。 由於這些草籽太小而無法消化,並且很容易通過胃腸道而不被吸收,因此人們發現了這一點,並提出了在食用前將它們研磨的想法。

雖然雜草不是主食,但即使是最好的搜尋也無法解決實際問題,一群人可能收穫的不夠一天吃的。 為了解決溫飽問題,當時電台上刊登了許多各式各樣的“代餐”廣告。

老人提到,他們當時不明白“代食”是什麼意思,只要有東西吃,就隨便試。

當時,收音機裡對所謂的“食品代用品”進行了分類,主要分為四種。

剩餘作物的第一類是過去被忽視和不吃的東西。

老先生記憶最深的是用麥秸粉做的饅頭和用麥麩做的燕窩。 一般來說,麥秸和麥麩都是用來餵養牲畜的,人們很少吃。

當時,電台宣傳麥秸稈饅頭與白面饅頭相似,但很少有人相信。 不過,不管你信不信,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最終都要吃麥秸饅頭。 只不過麥秸稈和麥麩很難消化,尤其是麥麩,吃起來就很慘了,拔起來更是難受。

除了麥秸稈,還有玉公尺殼和玉公尺秸稈,原本是用來餵養牲畜的,甚至在特殊時期被磨碎,以解決飢餓問題。

有趣的是,老人還記得關於玉公尺殼包子的一句話:“大躍進,有很多喜事,玉公尺殼做成的包子,不僅香甜可口,而且營養價值也不錯!”

他從來不知道玉公尺殼的營養價值是什麼,但他清楚地記得味道:嚼蠟,滿嘴糟粕,難以吞嚥,難以排出......

第二種是指野菜和野味。

老人自豪地說,要知道乙個人是否經歷過困難時期,他只需要指著一根雜草問他是否知道它是可以食用的。

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裡,每天與死神抗爭的人們都表現出了與“神農嘗百草”精神一樣的毅力,幾乎嘗試了所有能看到的花草樹木和動物。

榆樹曾經是最受歡迎的樹,因為它在春天結出榆樹錢,夏天可以用來用葉子築巢,秋天(如果它還活著的話)樹皮可以磨成粉末做巢食用。

在饑荒時期,榆樹是寶藏。

除了榆樹,飢餓的人們還在飲食中加入了野生植物,如野生莧菜、金合歡葉、沙棗、野生枸杞等。

那時候,人們並不在乎食物的味道,只要不是致命的。 即使是有毒的植物,只要它們知道如何處理毒素,就可以用來滿足他們的飢餓感。

當然,這種進食方式存在一定的危險,不僅會導致誤食,有時還會導致悲劇。

村里的長者講了乙個故事,說有一位老太太曾經從樹上摘了一些木耳,然後煮給她的家人。 她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吃了一小口,毫髮無損,但婆婆、丈夫和兩個孩子卻中毒身亡。

她年輕而精力充沛,情緒激動地哭著要求村幹部逮捕她,並要求判處死刑。 但一方面,當時的村幹部明白她不是故意的,另一方面又不想多做,就直接對她說:“如果你被抓在監獄裡,國家還得給你提供吃喝,你心裡不漂亮。 ”

老太太後來一直獨居到八十多歲,她自己也不知道這是福還是禍。

前面提到了小球藻和藻類等生物,這是第三類。

據老人回憶,這種“代餐”主要是在廣播上大肆宣傳,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沒什麼用處。 他們嘗試了一些水生植物之類的,但是它們在水中看起來很大,但是它們一從水裡出來,就縮小了,消失了,根本解決不了飢餓問題。

老先生認為,只有第四類“代食”才能稱為真正的“食品”,而這類代食通常是合成食品,如豆類合成的“人造肉”和植物提取的“葉蛋白”。

這種“食品代用品”不僅口感突出,營養豐富,而且代表了一定的社會地位。 過去,只有具有特殊地位的人才能享用這些食物,普通人很難接觸到它們。 因此,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食物比金錢更有用。

在那些困難時期,普通人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這樣的“高階產品”。

老爺子一直想不通,為什麼在如今這個物質富足的時代,還有人費心去種植小球藻供食用

他直言不諱地表示,他發現很難理解當今許多年輕人的焦慮和習慣。 據他回憶,今天的年輕人的思維方式與他們所處的時代相反。

他們曾經視為寶藏的人造肉和葉蛋白,現在被稱為“合成食品”,被列入最便宜和較低等級的類別。

如今,社會上追求“綠色食品”的趨勢,即不使用農藥和化肥,引起了老人的興趣。 在他看來,不使用農藥和化肥將導致作物減產近三分之二,外觀和銷量更糟。

年輕時,他們只能靠賣農藥和化肥誘導的農產品來賺錢。 任何用少量農藥和化肥種植的東西都被認為是“有缺陷的”,沒有人在乎它。 如果不使用殺蟲劑和化肥,種植的東西根本無法流通。

當時,農產品很受歡迎,因為它們通常非常大或粒面飽滿。 然而,今天的情況往往恰恰相反。 有時人們更喜歡買被蟲子叮咬過的蔬菜,或者買發黑的饅頭......有些人甚至聲稱這更健康。

老人聽了又哭又笑;在他的記憶裡,就算不吃農藥、化肥,乙個村子裡活到70歲的人也很少。 如今,大家吃了這麼多年農藥化肥的農產品並不少見,人活到十歲也並不少見。

他用一句話概括了很多人對當下的焦慮:還是吃得太多,吃得太好了,餓了幾天,沒有什麼是吃不完的!2024年翻開新的一頁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