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銀行業十大新聞

Mondo 家居 更新 2024-01-31

中國銀行業

十大新聞

12月30日,由《中國銀保報》評選的2024年中國銀行業十大新聞正式發布。

** 召開財務工作會議提出加快金融強國建設目標

2024年10月30日至31日,**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會議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加快金融強國建設,進一步強調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目的。 成為金融強國的目標,意味著金融體系發展的重點將從提高規模和數量轉向鞏固服務質量和效率、提高防範風險的能力。 未來,銀行業在優化經濟結構的過程中,要補齊重點發展領域和薄弱環節,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工作,聚焦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加大金融供給力度。 有效發揮金融穩增長的支柱作用。近年來,我國銀行業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業務基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 財管部門資料顯示,人民幣對實體經濟貸款餘額較2024年的81筆有所增加2024年9月攀公升至230萬億元以上,年均增速超過10%,與名義GDP增速基本持平。

專家評論

民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

金融工作會議確立了加快金融強國建設的巨集偉目標,要求金融體系切實提公升政治地位,牢記“國大”,強化使命,決心從根本上解決金融領域的各種問題,助力建設金融高質量發展強國,實現金融強國建設目標。 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目的,努力把握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繼續推進金融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加快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體系,切實解決實體經濟金融服務質量、效率低的問題。 盤活低效占用的財政資源,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要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永恆的主題,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遏制各類金融亂象和金融腐敗,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

相關報告:

二. 二.第二

加強***集中統一領導財務工作金融體制改革採取了新的步驟

2024年,新一輪金融監管改革拉開帷幕,為金融監管畫上了新的頂層設計。 2024年3月,中共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成立金融委員會作為決策審議協調機構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作為金融委員會辦公室成立,並被列入機構序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成立,負責除第一行業外的金融業監管工作。 在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基礎上成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加強和改進現代金融監管的重大舉措。 推動金融監管全覆蓋。5月1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正式啟動7月20日上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31個省級監管局、5個計畫單列城市監管局、306個地級市監管分局統一掛牌,標誌著金融監管體制改革邁出重要一步,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行一委一會”的監管格局轉變為“一行一局一會”,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滲透性不斷增強。

專家評論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

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通過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財務管理體制改革是重要內容。 在複雜嚴峻的環境下,要堅持集中統一領導,不斷解決金融高質量發展中的體制制度問題。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發展迅速,規模大,生命力強。 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 基於此,從總體上看,本輪財務管理體制改革有以下幾個重點:一是加強黨對財務工作的全面領導;二是統一監管權力,提高金融監管效率三是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四是進一步規範國有財政資本管理五是進一步推進高水平金融開放。 這項改革也進一步理順了我國金融監管的內部關係。 這不僅是我國現代金融體系的完善和優化,而且我國財務管理效率也有望進一步提高。

相關報告:

做好科技金融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

* 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其中“科技金融”位居首位。 近年來,各地積極申請建設科技創新金融改革試驗區。 繼《濟南及長三角五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公布後,2024年10月24日,北京也提出了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金融服務體系的目標。 科技金融改革試驗區的相繼設立,有助於金融體系更好地支援科技創新,實現科技、金融、產業的協同發展。 當前,金融扶持的科技型企業貸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財管部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連續三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連續三年保持25%以上的高增速我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連續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專家評論

**郭天勇,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中國銀行研究中心主任

*金融工作會議將科技金融列為“五大文章”之首,體現了科技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以及科技金融在整個金融領域的重要地位,突出了科技金融在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公升級中的關鍵作用。 科技金融的發展,既能為企業的科技創新提供動力,又有助於推動整個行業的轉型公升級和發展,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全國各地設立的科技創新金融改革試驗區,是促進科技發展和產業創新的重要平台,對深化金融與科技融合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金融機構對科技創新貸款支援的持續增長,反映出金融體系對科技創新的支援力度不斷加大。

相關報告:

十年碩果累累,普惠金融服務在銀行業邁上新發展新台階

從2024年首次正式寫入《中共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到2024年,中國銀行業在過去十年中初步建立了多層次、廣覆蓋、具有競爭力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在十週年之際,《關於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明確未來五年銀行業普惠金融工作應著力構建商業可持續、可負擔、風險可控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實現更廣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更深更廣領域,進一步加強金融機構對“三農”領域小微企業主體和普惠群體的支援。財管部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28筆74萬億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約25%,較2024年底增長超過2倍。 截至2024年8月底,涉農貸款餘額為55筆8萬億元。 消費金融作為普惠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據波士頓諮詢集團**預測,未來五年中國消費金融市場預計將以7%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24年消費金融總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

專家評論

對外經濟大學金融學院院長王天一

過去十年,中國銀行業在普惠金融服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不僅隨著數字普惠金融的快速發展,也隨著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體系的初步建立。 除了新聞中提到的數量增長外,資金成本也大幅降低,新發放的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降至4。8%,比五年前大幅下降。 在此背景下,《關於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發布,強調了未來銀行普惠金融工作的重點,提出了“業務可持續、成本可承受、風險可控”的發展目標,對銀行降本增效的風險管理能力和技術投入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來,如何實現各類銀行普惠金融錯位競爭,提高資金效率,從單一貸款支援向綜合金融服務模式轉變,將是值得特別關注的領域。

相關報告:

印發支援民營經濟25條助力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2024年,銀行業將持續優化和完善金融服務,抓住恢復和擴大有效需求的關鍵,有力支撐國民經濟復甦。 11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8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金融支援措施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 《通知》明確,在總額上,要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援力度,通過制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增加服務民營企業相關業務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逐步提高對民營企業貸款比例。 在結構上,要加大對科技創新、專精特新、綠色低碳、產業基礎再造等重點領域以及民營中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 2024年前三季度,民營企業貸款增加67萬億元,同比增加6836億元。 此外,財務管理部門還提出,要一視同仁地滿足不同所有制下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 資料顯示,僅2024年11月以來,工、農、建、交五大國有銀行累計向非國有房地產企業發放開發貸款超過300億元。 2024年前三季度,民營企業貸款增加67萬億元,同比增加6836億元。

專家評論

董希淼,兆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民營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定不移地鼓勵和支援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 最根本的是堅持法治化和市場化,堅持法律法規的公開透明,穩定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和期待。 民營經濟金融支援25條措施,有助於優化民營經濟金融資源配置,為民營企業創造更好的金融環境。 下一步,要繼續從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資本市場等方面採取措施,多方採取措施解決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痛點和難點。 其中,銀行業要發揮主力軍作用,調整體制機制,發展數字金融,在保持業務可持續性原則下加大信貸支援力度,進一步提高民營企業“首貸”和信用貸款比例,提高綜合金融服務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完善融資扶持政策。

相關報告:

出台了多項加強風險管理的政策銀行業穩步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夯實

為有效防控信用風險,促進銀行業風險管理水平提公升,2024年,金融管理部門正式發布《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年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還頒布了《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資本新條例》)。 《辦法》對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分類更加準確和嚴格,有利於商業銀行長期穩定發展新資本規則提高了資本監管與銀行規模和複雜程度的匹配度,有助於在不放鬆審慎監管要求的情況下降低中小銀行的合規成本。 上述兩項新規將起到提高銀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引導商業銀行優化調整資產結構、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等作用。

專家評論

廖志明,招商銀行業首席分析師

《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級辦法》和《商業銀行資本金管理辦法》的出台,對銀行業今後的經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將風險分類從信貸資產擴大到銀行賬簿下的所有金融資產,明確了金融資產五級分類與會計處理的關係,將使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更加規範,資產質量資料更加真實可靠。 有利於有效防範和化解銀行業信用風險。作為我國實施《巴塞爾協議二》的規範性檔案,《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對銀行資本管理細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促進了國內銀行資本計量規則與國際規則的銜接,提高了資本充足率資料的國際可比性。 同時,在銀行業務中具有引導作用,這將使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減少資金閒置。

相關報告:

中小銀行改革程序加快風險管理路線圖越來越清晰

* 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提出要“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 2024年,金融管理部門繼續推進中小銀行化解風險改革,加快推進“一省一政策”下農村信用社改革,穩步推進城商行、鄉鎮銀行改革重組和風險化解。 年內,農村信用體系迎來改革浪潮,各地區省級聯會改革成效顯著,河南農商聯行、遼寧農商銀行、山西農商聯行相繼獲批設立或設立,甘肅、四川、新疆等地也提出了省級聯會的改革目標。 年內有100多家中小銀行發生股權變更,部分城商行、鄉鎮銀行陸續從主要發起銀行取得地方國有資產並增持,至少有7家鄉鎮銀行因主要發起銀行吸收合併而解散。 我國中小銀行在化風險改革中穩步推進,總資產近80萬億元的4000多家中小金融機構格局迎來變革。

專家評論

王健,國信**經濟研究院金融業首席分析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

國內中小銀行整體呈現“數量較多、質量較弱”的特點。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複雜性的不斷提高和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中小銀行規模擴張放緩,不良銀行持續暴露,自身造血功能減弱,風險不斷積累。 但從長遠來看,雖然併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中小銀行目前面臨的經營風險,但並不能保證中小銀行的經營能力得到提公升。 面對發展困難和資源約束,以及實體經濟對銀行需求的變化,我們認為中小銀行的經營模式亟待轉變,發展方向可以集中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財富管理等方向。

相關報告:

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銀行業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

2024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 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銀行機構不斷優化完善境外機構布局,不斷擴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服務覆蓋面。 據金融管理部門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在建的50個國家中,已有13家中資銀行設立了145家一級機構。 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11月27日,金融穩定理事會公布2024年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G-SIBS),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上榜,其中交通銀行首次入選。 在銀行業金融機構“走出去”的背景下,不斷提公升其風險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2024年,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辦法》,為銀行業金融機構防範境外經營風險提供了重要依據。

專家評論

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

金融開放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擴大金融開放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銀行體系,銀行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居世界前列。 在銀行業擴大開放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還要按照第一次金融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穩步擴大金融業制度性開放。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本目的,銀行業既要做好對外開放,又要充分發揮金融服務服務、促進經濟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功能。 在銀行業擴大對外開放過程中,要堅持金融開放與安全統籌協調,做好風險管理,防止風險跨境傳導和共鳴,切實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高水平安全。

相關報告:

住房信貸政策持續優化助力穩增長,擴大內需

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24年,各地**及財管各部門陸續出台各項政策,助推房地產市場,調整普通住房標準,優化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援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資併購需求, 積極探索“三大工程”。其中,為更好地滿足剛性改善住房需求,對現行個人住房貸款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支援各地根據本市政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實際首付比例和利率下降。 在政策頻發、預期良好的情況下,商品房銷售量和面積略有改善。 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1月,住房貸款存量利率下調基本完成,下調住房貸款存量利率超過22萬億元,平均降幅為0.73個百分點,惠及5000多萬戶家庭,15億人,每年減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億元至1700億元,平均每年減少3200元。

專家評論

周茂華,光大銀行金融市場巨集觀研究員

近年來,我國根據國內房地產和巨集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在堅持住房為住而不投機、強調城市針對性政策和精準調控、更好滿足剛需和改善需求的基礎上,調整優化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引導地方政策,因城精準調控, 合理降低購房門檻和負擔,更好地滿足居民剛性需求和改善住房需求,提振樓市信心,促進房地產市場加快供需良性迴圈和可持續發展。目前,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房地產市場整體已走過至暗時刻,樓市整體銷售和房價呈現企穩回公升跡象。 隨後,隨著經濟穩步復甦,居民的疤痕效應逐漸消退,國內一攬子穩住樓市政策(供需兩端發力)累積效應釋放,房地產有望逐步企穩反彈。

相關報告:

完善存款利率定價機制實體經濟得到加強

自 2022 年 9 月以來,存款利率已四次下調。 2024年以來,銀行業進行了多輪“降息”,整體跌幅從03%—0.6% 範圍。 隨著存款利率的不斷下調,對於儲戶來說,面對地區間存款利率的差異,越來越多的儲戶選擇跨省存款,從而催生了“存款特種部隊”。 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銀行息差壓力,進一步優化了負債管理,助力銀行實現穩健發展。 2024年10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關於調整部分銀行服務**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建議》,提出取消商業票據製作成本、降低銀行承兌匯票手續費、減免個人存款賬戶對賬單列印費、實施安全認證工具生產成本成本計價法、 全面提公升信用卡服務質量和效率。各項措施的實施,進一步降低了資金流通成本,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提高了消費質量和擴大規模,對助力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專家評論

廖淑平,中國銀行研究院高階研究員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液,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工作的根本目的。 當前,我國正處於波浪式發展、曲折式發展的經濟復甦過程中,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動性,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平穩適度下降,對解決有效需求不足、提高社會預期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完善存款利率定價機制,降低存款利率,有助於商業銀行降低債務成本,緩解淨息差持續收窄的壓力,從而為銀行提公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創造空間,帶動更多資金流入市場。 並擴大貨幣**。另一方面,銀行業務**的調整,通過在一些使用頻次高、降費需求旺盛的地區持續降費降利,有助於進一步減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廣大市民的負擔,讓降低融資成本的政策紅利直接到達主體。 從而刺激消費和投資潛力,有助於擴大內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報告:

記者 邱兆燕、馮娜娜、胡 揚、杜曉金.

實習記者吳斌。

編輯:韓燁青。

視覺張帆.

相關問題答案

    2024年中國銀行業重大事件回顧

    年作為中國銀行業發展的關鍵之年,見證了一系列重要事件和政策的出台,對銀行業未來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些備受矚目的行業動態值得在年底再次回顧。金融委員會的成立。重新設立財務工作委員會。年,我國金融領域進行了重大改革,成立了 金融委員會,同時,時隔年重新組建了 金融工委。在實際執行中,這兩個機構將全面履...

    2023 年汽車行業十大新聞

    前名華為分拆車 事業部 長安汽車等方參股 年月日,華為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諒解備忘錄,根據諒解備忘錄,華為計畫成立一家新公司,專注於智慧型駕駛系統及智慧型網聯汽車增量零部件的研發 生產 銷售和服務。關於華為分拆車BU的傳聞終於落下帷幕。本次交易中,長安汽車及其關聯公司擬出資不超過標的公司 的股權,華...

    2024年中國家居行業十大現象丨年度盤點

    年即將過去,聚焦家居行業,這一年發生了哪些大事,有哪些現象比較突出?基於此,通過對年家居行業的觀察分析,搜狐焦點家居發布 年中國家居行業十大現象 促進居民消費的政策引導。商務部圍繞 改善消費條件 創新消費場景 營造消費氛圍 提振消費者信心 將年定位為 消費助推年 具體到家居行業,月日,商務部等部門發...

    2024年中國會展業十大新聞

    不少城市出台措施,推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上海 廣州 北京 廈門 成都天府新區等多地出台多項措施和三年行動計畫,推動全市會展業高質量發展,旨在加強會展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產業的聯動發展。未來產業和服務業。關注理由 線下展會恢復以來,各地通過展會活動平台,加強國際經貿合作 產業空間拓展 消...

    2024年公募基金十大新聞

    公開發售率改革已經實施 今年月,證監會印發 公募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方案 將監管引導和行業主動性相結合,引導公募行業穩健有序開展費率機制改革,支援公募管理人等行業機構合理降低首創行業費率。根據相關計畫,新登記主動股 的管理費費率及託管費率分別不得超過。 方案發布後,業界反應迅速,易方達基金 華夏 廣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