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美食旅遊可以有效拉動國內消費,促進國內流通,是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選擇和長遠考慮。 食旅結合,既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 為了更好地推動美食與旅遊融合發展,推動美食旅遊高質量發展,筆者從認知、路線、空間三個維度總結了近20年來美食旅遊的發展與變化,以期啟發行業。
1. 美食旅遊中的認知變化
20年來,我國旅遊業適應了旅遊需求的變化,呈現出階段性特徵。 早期,團隊為中流砥柱,旅行社為核心產業。 目前以散旅遊客為主體,以旅行社、星級酒店、A級景區為核心產業。 未來,任何離開平常環境的人,都可能有出行的動機,實現旅遊行為,需求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差異化,供給的邊界越來越寬、越來越模糊。
餐飲是任何國家、任何地區、任何時代不可或缺的旅遊基本需求,美食是大眾旅遊綜合發展階段對品質的新需求。 從走城品嚐美食,到為了美食而遊覽城市,美食在旅遊目的地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公升。 從遊客的需求出發,當消費的鑰匙開啟旅遊經濟的大門時,資源的寶藏和市場的藍海就會突然開啟。
從餐飲到美食,遊客對目的地美好生活的新訴求,為旅遊資源注入了新的內涵。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的一項專題研究顯示,隨著全國旅遊率的提高,食品在旅遊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也在不斷提高,呈現出“S”型趨勢。 大眾旅遊發展初期,人均年旅遊人均不到3倍,發展增速比較緩慢,大部分人追求在家吃得更好,旅遊對餐飲的要求都比較簡單,吃得飽,吃得安全。 進入大眾旅遊中期,普通人每年出遊3-5次,旅遊成為大眾的日常生活選擇,散客、自助、定製旅遊的發展,將美食帶入了遊客的視野,個性化、本土化美食在旅遊消費結構中的地位不斷上公升。 大眾旅遊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和內涵式增長,遊客對餐飲的要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僅要吃得好,還要吃得好,食物甚至成為一些顧客選擇目的地的關鍵要素。
二、美食旅遊路線變化
中國旅遊研究院美食旅遊研究組調查發現,923%的受訪者會在旅行前做食物小費; 93.1%的受訪者表示,體驗當地美食是他們旅行的主要動機之一。 76%的受訪者出差8%的人會在完成業務之外抽出時間尋找當地食物。 據中國田徑協會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33場註冊馬拉松賽事,粗略估計中國群眾跑者近3億人次。 在群眾跑步者中,有56人8%受訪者認為“跑步**是為了實現食物自由”,78人去其他地方參加比賽4%的受訪者會在賽後盡可能多地花時間品嚐當地特色菜。
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我國旅遊線路的空間格局也是美食旅遊的空間格局。 把握中國旅遊線路整體的格局特徵和演變趨勢,對美食旅遊線路的發展和品牌推廣大有裨益。
2024年以來,隨著高速交通體系的完善和居民出行的逐步常態化,居民出行路線空間格局基本形成並緩慢演化,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首先,相鄰省份被描述為彼此的來源地和目的地。 在國內客流中,高鐵、民航、自動駕駛汽車佔比持續提公升,高速公路客運佔比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2024年,全省國內旅遊流量佔比為497%,中長途省際旅遊流量佔比50%3%。省際旅遊流量主要集中在鄰近省份之間,佔比約64%。
其次,城市群之間的遊客交流構成了國內旅遊流量的“幹線”和“支線”網路。 全國前10大省際旅遊流量佔全省930個省際旅遊流量的16個5%,構成全國跨省旅遊流量的“幹線”。 全國前11-100個省際旅遊流量佔全部930個省際旅遊流量的38個6%,構成全國跨省旅遊流量的“支線”。
三是旅遊流量網路由大面積的“中心集聚”向以核心城市為節點的“外圍發散”轉變。 2024年前100次省際旅遊流量呈現出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區為頂點,中部地區為核心,以區域間旅遊聯動為框架的“菱形”網路空間格局。 到2024年,省際旅遊流量前100名呈現向西北延伸的趨勢。 區域間旅遊流量的“溢位效應”越來越明顯,形成了以城市為頂點的發散空間格局,並向東北和中西部地區全面輻射。
第四,城市是重構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核心載體,是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旅遊流量資料顯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杭州、習、鄭州、成都、武漢、重慶等地是百強旅遊流量網路的重要節點,承載著大規模的旅遊流量。 無論是疫情前10年旅遊流量和方向的變化,還是疫情期間遊客行為的變化,都進一步說明城市不僅是最重要的客源市場,也是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依託城市,以需求側管理驅動供給側改革,是新時代全面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也是國家層面規劃美食旅遊路線的重要戰略支撐點。
三、美食旅遊的空間變化
受早期入境、團隊、旅遊發展模式的影響,當地以旅遊為主導的部門對旅遊的理解,即人們到國外去欣賞不同的風景,包括奇山奇河、古蹟、地標性建築等。 在此背景下,追求硬體的增量和粗放式發展成為常態,餐飲設施的布局難以具備主客共享的整體思維,導致生活與休閒空間脫節,旅遊供需脫節,美食旅遊整體發展。
隨著大眾旅遊的深入發展,大眾對美食的需求不斷增加,從遊客需求側的趨勢變化,促使美食旅遊向專業化分工、空間集群化發展方向演進。 綜合分析了餐飲設施空間布局與文化、商業、休閒設施空間布局的關係,均具有高度的空間關聯性。 澳門90%以上的餐飲布局與休閒設施空間相關,北京餐飲布局73%與文化商業設施空間相關。 那些入選公尺其林、黑珍珠、美食森林榜單並具有較強市場吸引力的網紅餐飲打卡點的空間分布,不僅不具有排他性,反而與文化、商業、休閒氛圍高度相關。
除城市尺度外,在區域尺度上,美食旅遊也呈現出一定的空間格局。 那些飲食文化底蘊深厚、商業配套完善、居民旅遊需求旺盛的地區,也是美食旅遊相對集中的地區,全國呈現出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四大美食旅遊集群。 通過空間擬合對比各省的餐飲收入和客群產出,空間擬合度約為70%。 只有滿足當地居民的飲食需求,才能通過主人和客人的共享來吸引遠道而來的遊客。
四、關於推動美食旅遊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餐飲業是旅遊業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人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浙江省的“美麗浙江,百縣千碗”,湖南省的“味湖南,去香堂好吃的地方”等已成為我國美食旅遊發展的典型代表,其統籌與市場力量、資源開發與市場推廣、目的地建設和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的系統性方法,值得推動,為我國美食旅遊的發展提供借鑑。更多地區。
在飲食文化挖掘方面,既要注重傳統美食、地方特色和老字型大小的保護與傳承,也要面向未來,關注年輕消費者對時尚、新奇、潮流的追求,形成重點明確的多元化餐飲經營體系。 在美食場所的布局上,要做到相互相容、相輔相成,尤其要注重以地方特產為主的小吃攤式美食街區的規劃布局,以最能體現美食旅遊的人文煙火氣息與大眾旅遊相銜接。 在美食旅遊消費方面,要考慮到當地居民和外國遊客的需求,將美食體驗融入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在美食旅遊氛圍方面,要將商業接待系統與公共服務系統相結合,形成以美食體驗為主的休閒空間,綜合商業配套。 通過主客共享,將目的地打造成集美食品嚐、文化體驗、觀光娛樂休閒於一體的新型旅遊消費場景,既與當地社群融為一體,又高度體現當地特色。 (作者:吳鳳林 單位: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與休閒研究院; 編輯:宋玉秋)。
原標題:《大眾旅遊時代美食旅遊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