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舒溫)明確了慈善事業在我國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指出要“引導和支援願意、能夠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 全國人大常委會也於2024年12月29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將於2024年9月5日起施行,標誌著我國慈善事業進入了乙個新的發展階段。 如何促進中國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中國社會保障協會會長鄭功成早在2024年就提出中國特色慈善理念,並在全國慈善工作會議上作了詳細闡述,成為第一位提出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理論命題的學者。 隨後,他在《中國公益論壇》、《中國特色公益事業發展研討會》等多場會議和文章中闡述了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發展路徑上的各種問題。 經過20多年的提煉和發展,鄭功成的中國特色慈善理論日趨成熟。 本文對工作進行了總結總結,以期為我國現代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鑑。
堅持三大立足點
鄭功成多次指出,中國特色慈善事業是基於我國歷史國情和當前國情、世界普遍規律和中國發展特點的必然選擇,中國特色慈善事業建設需要立足於傳統的慈善文化,立足於現行的制度體系。 立足現代慈善事業的特點,實現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的有機結合。
1)立足於傳統慈善文化。
中國現代慈善事業雖然起步較晚,但中國傳統慈善文化源遠流長,產生了許多慈善實踐。 百家思派和儒、佛、道三教都蘊含著豐富的“善”內容。 受儒家“仁政”思想的影響,歷代都建立了許多政府辦的慈善機構。 同時,也有不少慈善家在民間留下了遺產。 中華民族的慈善傳統代代相傳,並一直延續到現代。 著名的愛國華僑華人陳嘉庚先生,開創了自己的教育慈善之路在東南沿海地區,還保留了一大批由華僑和愛國人士建立的**協會、慈善協會、慈善信託。 但更多的是與家人和朋友互相幫助,與鄰居互相幫助。 慈善事業的歷史傳承,為子孫後代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財富。 鄭功成教授曾在全國慈善理論與政策研討會上指出,在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發展過程中,要積極挖掘根植於傳統慈善文化的精神傳承,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 如果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背離了人民代代相傳的共同價值,就很難得到人民的認可,更是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其中。
2)基於現行制度體系。
從政治屬性看,中國慈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須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的科學定位,服從於整個國家制度的具體制約。 從政治和社會關係來看,我國慈善組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需要及時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 因此,正如鄭功成在2024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上所說,只有結合具體國情,充分考慮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社會治理制度,才能找到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事業定位。 今後,要進一步加強黨對慈善事業的集中統一領導,把社會主義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慈善事業的治理效能。
3)立足於現代慈善的特點。
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要努力向現代慈善事業轉變。 在這個過程中,鄭功成認為,要以歷史為依託,但不能停滯不前。 一方面,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的發展需要樹立參與者平等意識、社會互助公益精神和現代財富觀,促進公共資源與社會資源的整合,促進社會、社會與市場的有機協同。 同時,通過建立健全慈善組織管理的法律制度和規範,確保慈善活動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另一方面,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的發展需要在手段上實現多方位的創新和適應,通過技術創新構建更加便捷、更具吸引力的慈善新場景,推動慈善專案的設計創新,提高慈善服務的精準度,增強慈善組織、捐贈人與公眾之間的信任度。 提公升慈善運作效率,進而塑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慈善新形態。
聚焦三大支點
1)經營主體:誰會做慈善。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2021**經濟工作會議《支援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團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基礎上,專門增加了“社會組織”和“個人”的表述,突出了兩者在慈善事業中的主要地位, 並進一步強調,現代慈善事業需要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推動和共同參與。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吸引多主體參與慈善事業,但不能止步於多主體參與。 早在2024年,鄭功成在《中國慈善》一書中就指出,慈善題材普及下的慈善道德將是多層次的,這將導致各種形式的慈善的出現。 未來,要充分對話中國文化傳統和民族情操,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理論體系,為慈善主體行為指明方向,引導多主體參與慈善活動,增強慈善事業活力。
2)執行動力:為什麼是慈善。
中國特色慈善事業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發展為民、發展由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則。 為此,鄭功成認為,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的發展需要協調全社會的期待,創造廣泛的服務。 近年來,我國慈善服務內容不斷豐富,慈善事業在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共同富裕等方面充分彰顯了自身的價值和責任,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一是作為大家共同富裕的重要補充。 這主要體現在其第三分配的功能上,即通過捐贈資金、物資和勞務來彌補初級分配和再分配的不足,形成先富後富、有能力的人幫助有需要的人的優秀社會分配格局。 從而促進第三次分發的更好實施。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有益支撐。 例如,近年來,鄭公成高度重視近年來國內湧現的慈善醫療專案,多次強調慈善事業開展慈善醫療案例分析(**會)等,使我國法定保障體系更加穩固,全面提公升了我國社會保障水平。 三是作為提公升社會價值的有效載體。 無論是捐贈還是志願服務,無論是通過慈善組織幫助非特定受益人,還是直接幫助他人的廣泛慈善行為,都能實質性地創造社會價值,助力精神繁榮,提高道德水平,鄭功成認為,這是慈善事業在中國式現代化程序中可以發揮的獨特作用。 四是作為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好辦法。 鄭功成在接受《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報》專訪時指出,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慈善事業發展,慈善事業在社會治理體系中承擔相應責任非常重要。
3)運作方式:如何做慈善。
鄭功成認為,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具有多種運作模式並存的特點。 首先是社群慈善模式。 社群慈善最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文化和中華文化倫理,由近到近,鄰里互助。 社群慈善組織通過鏈結居民、企業、資源,孵化各類慈善活動,涵蓋扶弱扶貧、醫療救助、文化傳承等多個方面。 二是慈善模式。 從中華慈善總會到各級慈善協會,都在黨的領導下,與各級民政部門關係密切,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深刻制度烙印和痕跡。 同樣,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殘疾人協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協會在各自領域也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是中國特色慈善組織。 例如,水滴晶元平台通過商業運營,調動數百億元社會資源,幫助有需要的患者。 鄭公成指出,學術界應該從理論上總結和總結這些豐富的實踐實踐,而不是停留在西方的慈善話語體系中尋找實際問題的答案。 這將有助於完善我國慈善政策的工具箱,最終實現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協調三種型別的張力
1)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張力。
現代慈善事業有組織化,傳統慈善事業原子化;現代慈善事業是專業化的,傳統慈善事業是混合的;現代慈善為非特定受益人募集資金,而傳統慈善恰恰服務於特定受益人——傳統與現代的張力意味著,如果只談傳統,中國現代慈善事業將發展艱難。 一方面,舊式的慈善事業是不可持續的,因為過度依賴個人的善意,規模有限。 另一方面,在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變的過程中,價值取向越來越多樣化。 沒有現代元素,傳統的慈善形式就無法維持。 在平衡傳統與現代的過程中,要堅持開放原則,既要鼓勵發展有組織、專業、服務於非特定受益人的慈善組織,又要支援培育一系列服務特定受益人的無組織、非專業品牌慈善活動。
2)東西方之間的緊張關係。
關於東方特殊國情與西方經驗之間張力的討論,一直貫穿於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歷程:有人認為現代慈善是來自西方的“舶來品”,從慈善理論到慈善實踐,都要遵循西方的標準,與西方的步伐。 然而,自從西方引入許多慈善模式以來,它們往往不合適。 比如,歐美慈善強調募捐與服務分離,服務於非特定受益人,構建完全獨立的第三部門,這與我國傳統的慈善邏輯和基本國情不符。 雖然慈善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但中國的慈善事業在歷史演進、文化基因、社會功能、政治屬性、發展模式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 例如,慈善組織並不都服務於非特定物件,中國的品牌慈善專案“希望工程”就是向特定的受益者捐款。 因此,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不能簡單地照搬西方模式,而是需要將中國傳統與西方現代相結合,打造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執行機制。
c) 初級和次級緊張。
當前,慈善事業發展有許多方面有待改進,其中主要問題與次要問題之間存在著複雜的張力,需要慈善事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分清輕重緩急,分階段、有重點地推進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的發展。 例如,汶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等風險事件,暴露出慈善領域資訊披露不足、資金物資處置緩慢、缺乏協調機制、管控不當等問題。 鄭功成多次強調,亟需全面提公升慈善組織應急協調能力,提高慈善公信力。 這是我國現代慈善事業乙個比較明顯的缺點,這些問題長期擱置可能會阻礙慈善事業的全面發展。 下一階段**需要統籌規劃,著眼於慈善事業的長遠發展和短期目標。
重點關注三個方面
中國特色慈善事業作為國界慈善事業,絕不是空洞的政治話語,而是鄭公成立足具體國情和客觀需要凝練出來的現代慈善發展理念。 今後,要繼續推進以下三個方面,努力創造相應的環境和條件,為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1)注重理論體系建設。
中國特色慈善事業需要高度重視理論創新。 缺乏理論指導的傳統慈善實踐,一直被原子化。 構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國特色現代慈善理論體系,是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未來要統籌上述“三張力”,取長補短,貫穿過去和現在,實現一切優勢資源的整合。 近年來,我國慈善創新實踐不斷湧現,亟需從理論上總結現代慈善事業的“中國樣本”,突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慈善事業現代化程序中的獨特優勢。
2)注重完善法制。
鄭公成曾在《慈善立法若干問題》一文中指出,法治是現代慈善事業比較明顯的標準。 《慈善法》為慈善事業的全面轉型和發展提供了基礎法律依據,但從實際實施來看,慈善法律政策體系中許多實際問題的解決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一是動態完善法律法規。 自數字革命以來,網路慈善事業發展迅速,由於缺乏監管,衍生出一些負面案例。 要持續推動網路公益事業健康發展,需要不斷完善立法規範引領。 二是完善政策支援體系。 現有的慈善政策激勵還不足,未來需要從稅收和金融兩方面下切,鼓勵更多的社會市場主體參與慈善事業。 一方面,積極促進捐贈者減稅免稅通過遺產稅等稅種的設定,引導更多人理性安排個人財富。 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推動慈善組織接受金融採購服務,使金融成為慈善組織服務社會的重要經濟。 三是協調結構監管工作。 目前,慈善監管尚未形成有效合力,監管不足與重複並存。 未來要建立由主管部門牽頭的部門協調機制,對慈善事業進行持續監督評估。 同時,面對網路慈善等新興現象,監管體系也需要與時俱進,例如,網路大病求助的個人不能因為市場主體地位而被排除在慈善監管體系之外。
3)注重社會氛圍的營造。
慈善活動需要原子慈善意志的支援,營造人人行善的社會氛圍是保證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政策。 一是完善社會獎勵機制。 我國目前在慈善領域的表揚和獎勵手段嚴重不足。 今後,應在國家層面舉辦更多的慈善大會,體現國家對慈善事業的高度重視。 同時,將設立更多的國家級獎項進行慈善表彰,讓更多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獲得更多的榮譽,鼓勵多個主體參與慈善事業。 二是增強組織的公信力。 慈善組織在推進慈善專案的過程中,要加大專案實施的透明度和規範性,建立一套透明化、規範化的捐贈程式,使捐贈人能夠充分了解捐贈的去向,全面提公升組織的公信力。 要最大限度避免“郭美美事件”、“盧玉星事件”等損害慈善組織公信力的事件發生,確保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穩步長遠發展。 三是加強宣傳交流。 在公眾層面,可以通過在社會上的廣泛宣傳來加強慈善教育,使慈善文化走進課堂、走進社群,形成積極的社會激勵。 在交流與合作層面,要進一步加強與國際慈善組織的合作,因地制宜推廣國際成功經驗,通過國際合作提公升中國慈善事業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