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都很熟悉,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年的日俄戰爭可能對大家來說都不太熟悉。 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雖然日俄戰爭的孿生兄弟是日本和**,但主戰場卻在我國東北(遼東)地區,這就像兩個劫匪為了爭奪別人的東西而在現場打架,被搶劫的那位自然難說, 所以直到現在,我們的歷史書對這場戰爭還含糊不清。然而,更有趣的是,正是這場鮮為人知的日俄戰爭,後來被許多歷史愛好者稱為“零世界大戰”
1.日俄戰爭的背後,其實是兩大國際陣容的較量;2024年,八國聯軍進京時,不僅趁機出兵占領整個東北地區,還要求與清朝單獨簽訂協議,使其在東北的特殊權利合法化,但此舉遭到英德美日三國的反對, 因為他們也想在中國東北分一杯羹。尤其是在日漸崛起的日本,他們用盡全力打贏甲午戰爭獲得的遼東(後被清朝贖回)和朝鮮,即將受到**的影響,自身的發展空間完全受到**的限制,令人難以忍受。
然而,作為當時的新興國家,日本要想對付老牌列強,就不得不提前做很多準備,比如尋求國際援助——2024年,日本首先與英德就“三國公開干預,甚至締結三國反俄聯盟”進行談判, 並很快與英國簽訂了“日英同盟協約”,正式結成同盟,同時,美國也為了打破東北壟斷而選擇支援日本。這樣,在英美兩國的大量經濟和技術援助下,日本得以迅速擴大軍備,為發動和打贏戰爭做好一切準備。
另一方面,為了對付日英同盟(在美國的支援下),*決定在遠東與法國合作,並組建了俄法同盟(在德國的支援下)。 雖然德國在歐洲反對法國,但如果俄法在遠東的同盟聲更大,勢必會從歐洲向遠東派遣更多的軍隊,那麼德國在歐洲的壓力就會變小,所以德國選擇支援遠東的俄法同盟。 至此,世界各大列強都直接或間接地捲入了後來的日俄戰爭,戰爭一開始,中國的清朝就已經捲入其中。 日俄戰爭的兩大陣營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同盟國”和“協約國”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同盟國”和“軸心國”具有相同的效果。 此外,戰後國際形勢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類似於隨後的兩次世界大戰。
2、日俄戰爭是一場陸海一體的大規模現代戰爭;在日俄戰爭期間,雙方的海軍和陸軍進行了多次對抗。 在海戰方面,太平洋第一艦隊遭到日本聯合艦隊的攻擊,並被圍困在亞瑟港(亞瑟號戰後被殲滅),而太平洋第二艦隊(波羅的海艦隊,來自歐洲)在對馬海戰中被日本聯合艦隊殲滅在陸戰方面,日俄兩國在遼東半島進行了多次大規模戰役,包括旅順戰役、遼陽戰役、奉天戰役等,雙方戰力達到數十萬人,軍隊的編制與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相差不大。
3、先進的裝備和現代化的戰鬥理念;在日俄戰爭中,雙方首次使用了速射榴彈炮、馬琴機槍、迫擊炮、手榴彈、無線電裝置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 此外,亞瑟戰役不僅是對現代要塞的大規模圍攻,而且其中使用的鐵絲網、戰壕、機槍、炮兵陣地等最新作戰理念和先進裝備後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被廣泛使用,這場戰役絕對可以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塹壕戰的預演。
4.戰爭的嚴重程度可與世界大戰相媲美;雖然日俄兩岸最終的人數只有十萬多人,與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相比,往往達到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但這場戰爭的悲劇不亞於後來的世界大戰。 以亞瑟海戰期間日軍203高地之戰為例,日軍對旅順要塞203高地進行了自殺式攻擊,短短一周時間,日軍**就達到了279萬人,俄軍只損失了3500人——躲在要塞裡的俄軍用重機槍將日軍殺得遍地有血有肉,但日軍最終以眾戰術攻克了203高地,一舉奪取了戰爭的主動權。
因為亞瑟之戰太慘了,日軍一共損失了6萬人(佔整個日軍的近五分之一),就連後來被稱為日本“戰神”的乃木野典(當時的日本亞瑟戰役司令官)也忍不住感嘆,同時得意: “我為我的父親感到羞恥,今天還有多少人處於勝利之中。” 許多人甚至將這場戰鬥描述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凡爾登絞肉機”的預演。 總的來說,日俄戰爭不僅影響範圍廣泛,而且在作戰理念和裝備上都達到了現代戰爭的水平,其悲劇不亞於後來的世界大戰,因此這場戰爭被稱為“零世界大戰”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