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宗仁來了,指揮部的人員都讓路行禮。 李宗仁問道:“你的總司令呢?眾人異口同聲地回答:“裡面,裡面。 ”
李宗仁走進總部,卻看到何英琴在辦公室裡指示參謀們整理檔案和包包。 他忍不住喊道:“何荊芹(何瑩芹子景之)!.”你為什麼要帶上行李走?”
何應琴一抬頭,看到是李宗仁,臉上就露出擔憂的神色:“德公,這麼早啊!我打算去找你,然後退出,我要出城去牽制部隊。 ”
李宗仁渾身是子彈,這一招被他隱瞞了:“現在戰況這麼緊急,師長應該負責收斂部隊,那總司令為什麼要親自出去?再說了,你的行李都**了,人都聚集在巷子裡,你還沒準備好出發嗎?”
何應琴不能搪塞,只好攤牌:“看,我軍打不了,我該怎麼辦?總司令上陣後,軍隊的士氣被削弱了,如果他們不打,我該怎麼辦?”
李宗仁捨得讓他走:“京城(指南京)的生死存亡是生死存亡的問題,你不能就這樣離開!”
何英琴苦著臉:“德林兄,我的軍隊打不過!”
李宗仁頓時暴氣起來:“靜公,你真想走,我對你不客氣!”
何英琴見李宗仁臉色一變,連忙道:“你要我不要走,我就不走。 你要我做什麼?”
李宗仁側身一轉:“你們的軍隊打不了,讓我的軍隊打吧?我們生在一起,我們死在一起。 千萬不要離開南京!在這個緊要關頭,一走,勢必牽動人心和軍隊,南京也守不住......告訴他們把他們的東西帶回總部。 ”
何應琴在軍中被稱為“何奶奶”,常常給人一種他不夠強的印象,但如果有人給他施加壓力,他卻願意拼命堅持,過去的綿湖之戰就是這種情況。 見李宗仁如此堅決,他立刻吩咐副官:“別走,別走。 告訴他們搬回去。 然後他和李宗仁同車趕到軍委,商討如何發起**。
在這一點上,乙個巧合對他們幫助很大。 原來,白崇禧在從上海返回的途中被封鎖在無錫和鎮江之間,他能當場調動滬杭路上的第一軍前往龍潭**,從而形成自東向西進攻孫傳芳的勢頭。
因為與南京**的電纜已經毀壞,而且他沒有攜帶無線電裝置,白崇喜用無錫站的電台**聯絡上海,然後上海用無線電**南京。
在接到白崇喜在龍潭攻打孫傳芳的電報後,李宗仁和何英琴不由得精神抖擻。 此時,中央軍委在南京還有七八百萬發子彈,由何英琴負責保管,他要記下才能收。 李宗仁接著問何英琴:“現在我們七軍、十九軍都缺子彈了,能不能請你加點子彈再進攻?”
何英琴小心翼翼地問道:“你要多少錢?”
李宗仁報出的數字是:“60萬發!”
何英琴皺眉道:“德公,太過分了。 ”
李宗仁和蔣介石一樣,在打仗的時候沒有算經濟賬,更何況南京的局勢已經如此緊張了。 他對何英琴說:“你打算給我寄多少錢?總是拿出來與敵人作戰!”
何英琴笑道:“我看,三十萬發,三十萬發。 ”
李宗仁對“何婆婆”的吝嗇頗為不以為然,心裡又氣又好笑,但又不方便再和他爭論,於是說:“好,好,咱們三十萬發吧!”
白崇禧率領第一軍進行突如其來的側翼進攻,使北洋軍遭受敵害,戰局驟然大變。 孫傳芳的《沉船》具有極大的冒險本性,必須一擊制勝才能成功,而現在他被夾在中間,進不退,再加上補給不足,最後只能以徹底失敗和全軍全軍覆沒而告終。
龍潭戰役是北伐戰爭中最激烈、最具決定性的一戰。 白崇熙被認為在這場戰鬥中功不可沒,譚彥民設宴慰將領時,給白崇熙寫了一副對聯,說:“指揮能歸天地,兒女知道名字。 ”
其實,“李白”之所以能夠在龍潭之戰中取得全勝,很大程度上要靠各種巧合,也可以解釋為孫傳芳或北洋之死,並沒有什麼大的戰略戰術。
當然,除了運氣,還要靠努力。 鬥士鬥志,鬥士鬥士,成為當時中國正規戰爭的共同特徵,而以“李白”為代表的新規制度本身就敢打、能打,這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李白的身價因為龍潭之戰而急劇上公升,心也變大了。 他們曾經打過“反江、擁王”的旗幟,但當他們通過廬山之行發現王精衛連重兵唐勝之都控制不住時,他們就不再把他當回事了。
9月5日,汪精衛隨武漢**政要從武漢抵達南京。 當天,街頭張貼反王未署名的標語和短語,極度苦澀和刻薄。
王精偉怎麼可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在歡迎會上,他當面質問李宗仁:“既然你歡迎我來南京,為什麼還要打口號罵我?”
王先生,誰敢掛口號罵你?李宗仁一臉無辜,“只是寧寒剛剛恢復合作,局勢還沒有穩定下來,一些下級黨員不了解大局,擅自張貼這些標語——你看這些標語,不都是沒署名的嗎?”
王精偉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李宗仁還能繼續勸說:“王先生,身為政治家,總有一部分人支援,有人反對,總是不可避免的。 當你看到美國的選舉時,難道沒有人反對嗎?我希望你能冷靜地接受它,並在那裡呆很長時間,繼續領導。 ”
汪精衛沒有李宗仁說的那種“冷漠”,在南京短暫停留後,就去了上海租界。 畢竟汪精衛有政治號召力,他一走,南京的**執委都去了上海。
中國的政治與美國大選完全不同**,說白了,其實只有乙個招數,那就是拉人選邊站。 李宗仁本人在國民黨內沒有根基,招人也比較薄弱,所以他很想和譚彥敏、孫可等人交朋友。 雖然譚和孫是原來的武漢**,但兩人不是王**,現在見李宗仁這麼認真地對待他們,他很高興帶他去上海開個大開眼界。
此時,上海王冠人頭攢動,從**執委會到西山派,能來的都來了,只有蔣介石沒有出席,因為他還在和汪精衛爭吵。
經過幾天的會談,雙方決定成立“特別委員會”(以下簡稱專門委員會)作為國民黨的最高政治領導機構,同時對寧漢**進行合併重組,由特別委員會另選**委員。
王精衛和板垣誠四郎在兵變後。
專委會主要由上海、南京、漢三地組成。 寧寒是江、王派的人物,所謂上海,是指整個西山會議派。 西山會議派以張驥為首,包括林森、鄒璐等人,都是同盟時代的老人,都不同意孫中山“與俄團結、同共聯合、擁護農民和工人”的政策。 孫中山死後,這些族長聚集在北京西山碧雲寺的孫中山魂魄前,崇尚堅決,以對抗當時被稱為榮功的江,於是被稱為“西山會議派”(簡稱西山派)。
由於繼承孫中山政治遺產的問題,西山派和江都存在深刻的矛盾,甚至超出了共產黨的範圍。 即使在寧寒**和寧芳“清洗黨”之後,蔣介石對這個派系的態度仍然沒有絲毫改變,他經常在總理陣亡將士紀念周上罵西山派。
西山派也對江望保持著敵對態度。 張吉公開表示,江旺都與共產黨合作,他們都是有罪的人,不能讓他們參加特別委員會和未來的南京**。
在上海,李宗仁和西山派可以說是一見鐘情。 李宗仁有槍,但他缺乏政治資源,急需這些“道德高超的老同志”來推動他前進,於是稱讚對方是“正派的人,對名利相對冷漠,頗受人尊敬”。
西山派的人見新貴派勢力越來越大,不對付江王,也想方設法拉攏。 在生活懵懂的情況下,這些老人到處都表達了對李宗仁的好感。
雙方一拍即合,裡裡外吼,對王精衛發起了側翼攻擊。 他們牢牢抓住了汪精衛在寧漢對峙中“為時已晚”的把柄,對汪精衛發起了無情的攻擊和辱罵。 汪精衛有苦話,被迫連連宣告:“及時退場,等待懲罰。 ”
9月15日,專委會舉行成立大會,由譚彥民主持,張吉作政治報告。 同時,會議任命了州政府和軍事委員會的一些成員。
汪精衛雖然也被任命為國家政府常委,但他失去了控制權,寧派和漢派在特別委員會中都沒有優勢。 汪精衛對此大失所望,於是以生病為由拒絕加入專委會,隨後離開了上海。 王家也離開了北京和上海。
向敵投降後,汪精衛和東條英機。
特別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新貴派對權力的壟斷。 從表面上看,南京**由譚彥民和李烈軍主持,其實一舉一動都要遵循“李白”的意圖。 軍委的情況也差不多,這個軍委有三名常委,分別是程謙、何英琴、白崇禧。 程謙雖然是第一任常委,但他的老部隊早已被蔣介石拆散,新部隊不被重視。 何英琴和白崇禧有著良好的個人友誼,他們也有幫助“李白”“逼宮”、聯手推動龍潭勝利的功勞,但因為他畢竟不是新貴集團的成員,“李白”從來沒有把他當成自己的人。
當然,何應琴有理由表達自己的不滿,但以他的能力和心意,單單與新貴家是不可能抗衡的。 在軍委中,何應琴的處境與程謙無異,他們都是“泥菩薩”,無權插手具體事務。
經過一番較量,江被擊敗,以“李白”為代表的新貴勢力開始崛起,這讓唐勝之感到壓力。
唐勝之曾趁著“李白”在龍潭苦戰,來不及占領蕪湖。 龍潭之戰後,他知道“李白”不會放棄,於是派葉琦作為使者前往南京,宣稱自己絕不放棄安徽。
李宗仁告訴葉琦,如果唐聖之不放棄安徽,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葉琦說,唐勝之甚至任命了安徽省主席,省政府在安慶工作的時間很長,最多只能答應放棄蕪湖,不會放棄安慶。 這意味著,放棄安慶不僅僅是領土問題,更涉及個人面子——如果“李白”執意要把安徽全境拿過來,“唐總司令會毫不猶豫地動武機動”。
唐總司令:“太不合理了。 龍潭之戰後,李、白、何三方的部隊損失慘重,一時難以補給,這是他預料之中的。 令他沒想到的是,還有兩個人跟他相處不來。 這兩個人的加入,不僅彌補了南京革命軍的損失,也讓對方更加壯大。
兩個人,乙個是譚彥敏,乙個是程謙。 歷史上,譚、程都曾擔任湖南軍總司令,是湖南軍政界的老前輩。 按照唐勝之原來的假設,譚某和程某都是湖南人,就算不幫他,至少也不會讓他難堪。
但唐勝之錯了。 都是湘人,怎麼了?大家還是中國人!幫助或尷尬與**人無關,它與你以前的行為方式以及你對他人的所作所為有很大關係。
唐生之是人,只要得意,就不知道怎麼擺屁股。 譚、程在湖南時都和他打過仗,都對他印象不好。 譚彥民第一次聽說援唐北伐時,並沒有動力,他說:“你要唐聖智參加革命嗎?恐怕他不能被信任!”
老譚出生於翰林,長期當官,言辭一般是有分寸的。 程謙沒有他那麼含蓄,還對唐勝之生氣:“唐勝之這小子能參加革命嗎?他以前靠北洋軍閥打我們,現在吳佩孚打他,他要我們救他讓吳佩孚打敗他,這樣我們就可以集結他的部隊了。 那麼,我們規劃北伐還為時不晚。 ”
譚氏和程氏都是有兵之人,乙個是二軍司令,乙個是第六軍司令,在最初參加北伐的八軍中,他們各自占有一席之地。雖然他們的士兵能力不如唐聖之的部隊,但如果與新貴體系相結合,不容小覷。
此外,汪精衛及其所代表的政治派別的瓦解,也讓唐勝之失去了可以借用的政治權力。 其實,無論軍事上政治上哪個方面,唐聖之都沒有絲毫能夠“對付”“李白”的把握。
退後一萬步說,就算唐勝之願意吐出安徽,基於過往的委屈,是“李白”願意放過他的問題,更何況他捨不得吐。
* 紛爭就像春秋時期的浪漫,要麼不打架,要麼打架就得出名。 說唐聖之搶了自己的地盤,或者罵自己“老長髮”等等,很難上台,要想上台,只有乙個辦法,那就是陷害他!
南方人眼中的壞人是北洋,如果唐勝之和孫傳芳有一條腿,他自然會變成壞人。 “李白”說,唐生之和孫傳芳相互勾結,意圖進攻南京、京滬杭三角。 他們為此開了個玩笑:唐勝之聽到孫傳芳在龍潭戰敗的訊息後,曾嘆了口氣,罵了孫傳芳,說你為什麼不等我兵到南京,再渡江發動進攻?你妄圖“讓第乙個進關王”是弄巧成拙,你活該!
作為物證,“李白”還引用了龍潭戰役後,南京革命軍繳獲了孫傳芳的秘密檔案,其中有“友軍唐勝之部隊從上游進攻南京”等字樣。
不管唐聖之承認與否,反正這盆髒水都濺在了他的頭上。 10月19日,“李白”與譚彥民、程謙聯手,發動了西攻唐的戰役。 由於程謙名義上是軍委常委第一委員,而唐勝之的根據地在湖南,所以程謙在“李白”的操縱下被任命為西征軍總司令。
西征的準備工作非常隱秘,所有的部署都是在北伐的掩護下悄悄進行的,部隊也在夜間渡河,以躲避偵探們的眼耳,而唐勝之對此毫不知情。
唐聖之派來的特使葉琦雖然屬於湖南軍,但他是廣西人,他和“李白”是廣西陸軍小學的同學,所以“李白”對他很好。 這期間,葉琦住在七軍司令、同鄉、親戚夏薇的家裡,李宗仁對夏煒特別照顧:“不要向葉琦洩露軍密!夏薇笑道:“這樣的軍事,怎麼可能洩露出去?夏薇帶著葉琦整天出差,葉琦對“李白”出兵一事一無所知。
當西征軍正式發動進攻時,就沒有必要對葉奇隱瞞。 葉琦一知道就大發雷霆,說你打唐勝之沒問題,但不要瞞著我。 他要求按照“兩軍交戰,不進攻”的原則,立即將他釋放回武漢。
李宗仁幫了他乙個忙,把葉琦送到了下關,同時,他也騎著車西奔前線指揮西征軍。 他們倆都要乘船出發,但他們的心情和目的卻大相徑庭,這次握手告別的場景也頗為有趣。
唐聖之的部隊號稱百團,但骨幹的主力其實只有三軍,其餘大部分都是即興的烏合之眾,戰鬥力不強。 同時,這三支可指揮的軍隊都集中在安慶、蕪湖、武漢,每個城市駐紮一支軍隊,形成長蛇陣,兵力十分分散,不利於作戰。 西征軍猶如竹子,不到乙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攻打了武漢城。
其實,唐勝之本來就有更好的選擇。 早在蔣介石被“李白”“強進宮”時,黃寅和江百里就去漢口找唐生智。 他們認為,就當時軍事人物的影響力而言,蔣介石、辛貴、馮玉祥、閻錫山可以說是並駕齊驅。 既然江和桂已經有了意見,黃寅建議唐勝志和江合作,然後以江和唐的合作為中心,再把閻和馮聯合起來,這樣新的桂部就不敢動了。
江百里還向唐勝之強調了與蔣介石合作的重要性,甚至說:“你可以拜子!”
當時,唐勝之看不起任何人,無論是江還是桂,所以他拒絕了。
黃寅來漢口,當然是要為蔣介石說話。 與此略有不同的是,江百里主要想的是唐勝之。 作為**時期的頂尖軍事科學家,江百里是保定軍校的校長,唐勝志在保定軍校一期就讀,在校習成績優異,是江百里引以為傲的門生。
眼看唐勝之,終於被新貴系統一步步逼到了絕境。 蔣介石表示願意與唐聖志合作,並給他乙個計畫:如果他能打敗新貴系統,他就戰鬥,否則他不會搬家,回到湖南,他將負責在經濟上幫助他。
唐聖之的部隊主要由湖南軍隊組成,縮編到湖南後,他們具有熟悉地形的優勢,能夠相對集中兵力,因此至少可以守住湖南。 過去,唐勝之遇到軍費短缺時,不得不依靠湖北、安徽兩省的稅收。
在蔣介石答應他補貼白銀的情況下,江百里覺得這是幫助唐勝之走出困境的最佳選擇,於是趕緊請人告訴唐勝志。
沒想到,善良卻沒能得到心愛的弟子的理解。 唐勝之認為,江和桂將來終究會發生衝突,如果和蔣介石合作,桂氏見情況不對勁,可能會迅速改變立場,配合蔣介石,所以還不如回到以前的狀態。
唐勝之的說法可以說是有道理,也可以說是無理之談。**打架,本來就是分而合、合而為,但這種分而合,也會根據情況維持一段時間。 江答應和唐勝志合作,只要沒有大的意外,他不一定會丟下搭檔,不然講道理也沒道理。
唐聖之其實並不喜歡蔣介石,也不想和他合作。 第一次北伐時期,蔣介石在南昌召開會議,討論整編軍隊的問題,唐聖志也出席了會議。 他認為蔣介石不公平自私,從此對蔣介石不滿。
劉志和杜玉明.
在唐勝之的心目中,他把自己和江、桂放在同乙個盤子上,也就是所謂的三足鼎立。 根據他的計算,如果他不進入荒野,將有三種可能。 首先,他不出所料地被桂打敗了,然後他和桂會輸掉比賽,而佔便宜的是蔣介石。 第二,奇蹟發生了,新歸制被他打敗了,但唐、桂還是被打敗了,佔便宜的還是蔣介石。 第三,如果江和桂聯手打敗他,那麼他唐聖志可能就注定要失敗。
為了不讓這三種可能中的任何一種發生,唐勝之下定決心,離開軍隊,帶著電去戰場。 當然,他的下野和老江一樣,暫時離開了,從此也不打算洗手。
不管是湖南軍還是桂軍,領導與軍隊的關係都不是“革命”,而是個人感情。 說白了,就是首長和各級軍官的利益關係。 因為軍官們都知道,只有提拔自己的大領導,才能最大程度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地位。 唐生之估計,至少兩三年,他的湖南軍隊不會有任何問題,也就是說,等他兩三年後回來的時候,那些軍官大部分都還在,他還是可以控制這支軍隊的。
唐生之在江湖上摸爬滾打多年,早已練就了一整套生存技能和過硬的心理素質。 他一下定決心,立即作出安排:東渡日本,部隊返回湖南。
這時,唐勝之得到訊息,程謙與張國偉、何健有聯絡。 張國偉曾任第八軍第一師師長,何健曾任第35軍司令員,此前被唐勝志任命為安徽省主席。 有人建議應該殺死張和他。 唐聖之答道:“不要拆散部隊。 目前沒有必要著急,先問他們就行了。 ”
唐勝之對程謙聯絡何健和張國偉並不感到特別驚訝。 畢竟大家都是湖南的小鄉親,程謙在湖南已經很多年了,過去和何某、張某有些舊情,所以自然是來打招呼,事情也不奇怪。 他要確定的是,何和張某是否真的改變了主意,如果真的有改變,現在殺腦袋還為時不晚。
乘船離開武漢的當天傍晚,唐聖之將三大主力司令李品賢、何健、劉星召見住處,告訴他們要去日本,部隊“暫時撤退到湖南去,好好湖南”,三人負責討論今後的問題。
在他們談話的時候,張國偉也接到電話進來,匯報了軍隊的部署情況。 見何健和張國偉在場,唐勝之就提起了他們和程謙之間的聯絡。
何健和張國偉是同鄉和同學,都是保定步兵部三期畢業,兩人在軍隊中同時認識了習,同時從搞地方游擊隊開始。 不同的是,何健是那個階段市政府中年齡最大、最深的,而張國偉則相對單純,心胸狹隘。 聽到唐勝之提起程謙,何健就知道有些不對勁,頓時嚇得渾身發抖,唐勝之問他回答了什麼,他不敢有絲毫隱瞞。 張國偉還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繼續隱瞞著程謙任命他為八軍軍長一事。
唐勝之見狀,讓張國偉退場,其他人繼續商量。
張國偉是第八軍軍長李品賢的部下,但在和平時期並沒有聽從李品賢的命令。 這時,李品賢心中感動,於是痛哭流涕,說反正這個張國偉也指揮不了,不如和唐勝志一起出國(出國)。 何健和張國偉在被唐勝之吸收的時候,有著很深的矛盾,現在牽扯到程謙的事情,為了幫自己擺脫,他也連忙插嘴說道:“咱們的部隊一直都很好。 部隊不聽指揮,可以嗎?”
唐聖之暗中做出了乙個判斷,那就是何健無意造反,不能受到懲罰,而張國偉打算造反,罪名不可饒恕。 何健掉進井裡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他當即讓副官把張國偉再叫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