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的開局之年。 一年來,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要求,紮牢落實建設現代化新重慶“四新”目標, 更突出了“穩進求精、化危釋危、改革變革、造福人民”的工作方向。
即日起,重慶高新區榮**中心將啟動“一線研究看變化”。欄目,以一線記者的視角,深入到科學城建設發展的現場採訪中,從變化的點點滴滴入手,梳理挖掘出一批新鮮生動的素材和典型案例,推出**等系列新作, 讓您能與科學城的變化和機遇產生同頻共鳴,歡迎關注。
核心提示
收入同比增長30倍。
開發落地專案整體規模約300MWh
榮獲“高新區獨角獸種子企業”。
入選第三批重慶市擬上市企業。
2024年共受理106項智財權(包括申請中的申請),36項新申請。
員工總數同比增長200%,碩士、博士人才數量同比增長80%
以上成績為西部(重慶)科學城科技型企業青安儲能科技(重慶)**以下簡稱青安儲能)今年交出的成績單。作為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團隊孵化的儲能領域唯一一家企業,青安儲能專注於儲能系統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在電池安全、電力系統、電力電子等領域擁有高水平的技術研發。 等,並致力於為國家“雙碳”戰略貢獻力量。
青安儲能總部辦公樓。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01 “發明之王”。
這個問題不能像你說的那樣。 ”
不,你的邏輯有問題。 ”
既然如此,咱們就別吵了,去找梅公,讓他看看。 ”
在青安儲能三樓的辦公區,兩名技術人員正在討論技術問題。
他們說的梅工,就是青安儲能的高階工程師梅若玉,也叫大家“發明之王”。。說起這個三分笑話和七分恭敬的綽號,就是因為梅若玉擁有那麼多發明專利,才“嚇人”。
梅若玉,慶安儲能高階工程師。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自2024年11月加入青安儲能以來,參與研發多項各類專利,其中專利30餘項超過900個專案
梅若玉的加入,很快便止住了爭議。 他認真聽取了兩位同事的討論,然後深入分析了問題,並給出了參考意見。 兩年多來,他的同事們一直被他的專業精神和深厚的技能所折服。 在青安儲能,梅若玉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為公司創造了巨大價值。 不過,梅若玉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努力地投身於技術研發,比如他主導研發的那次“防爆洩壓儲能櫃”。通過在櫃體頂部設定電動排氣機構和洩壓閥,使櫃內電池產生的氫氣及時放電,避免櫃內氫氣積聚造成的安全事故。 其頂部排氫和洩爆的創新設計,有效避免了對裝置周圍人員和周邊設施造成傷害和熱量擴散的隱患。 因為有梅若玉這樣的技術領軍人物,青安儲能在新一代儲能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青安儲能自主研發的儲能元件和系統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分布式儲能系統也已通過第二批重慶市首批(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鑑定並已應用於產品和專案。 同時加強智慧型化、數位化運維,自主研發建設儲能與智慧能源管理系統、能源物聯網平台、儲能APP青安“雲”系列也在儲能產業生態圈引起強烈反響,獲得高度評價。
人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 青安儲能董事長李德勝笑著說,“為了引進學歷高、博士水平高的青年人才,我們計畫申請市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
李德勝在工作(右)。 攝影:雷健。
近兩年,青安儲能繼續保持高新技術人才引進頻次,碩士、博士人才同比增長,員工總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00%。
像梅若玉這樣的本土人才,曾經在外地工作,卻被青安儲能科學城吸引回來。“以前出城的時候,幾個月只能回來一次,兩天就要走了,打理不了房子。 梅若玉繼續說道,“現在多好啊,通勤時間不到1小時,公司給了我更多的機會,我能有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我很滿意。 ”
02 斷竹趨勢
重慶市首個儲能系統安防與智慧能源實驗室。
舉辦重慶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今年,已在8個省份的18個城市簽約專案,整體規模約300MWh
從白雪皚皚的高原到江南的水鄉,從山城腹地到南嶽中心,青安儲能以“專業”啟用“信譽”,在全國8個省份18個城市完成訂單。
近日,青安儲能在南京房山落地1MWh使用者側儲能專案。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可以看出,無論是擴大生產還是擴大圈子,都是在通過多種方式謀求更好的發展。 這是可能的,因為它有強大的技術支援。
自成立以來,青安儲能打造了一支行業頂尖的研發團隊電池管理系統、能源管理系統、高安全性液冷電池組系統、消防系統、熱管理系統等等完全自主研發。其中,青安BMS研發團隊實現了對電池系統中電芯單體SoC的高精度估計,其最大誤差不超過3%,有效保障了系統的安全執行。 基於公司的安全研發實力,青安儲能在海拔3500公尺的極端條件下成功落地林芝光伏儲能新能源專案,為行業內高海拔地區專案樹立了標桿。
*林芝專案成功併網。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是今年在多個大型重點儲能專案中的突出表現,體現了青安儲能高安全性儲能系統產品的競爭力,充分彰顯了青安儲能系統研發製造的綜合實力,為企業持續、高質量、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專案基礎和市場基礎。
同時,為實現儲能領域的前沿技術攻關、技術驗證、產品研發和試製,青安儲能成立儲能安全與智慧能源實驗室,這也是是重慶市唯一專注於儲能系統安全和智慧能源管理的重點實驗室。在引進多位博士後,通過“鋰電池熱失控安全防控”、“極致熱管理”、“高效主動平衡”等多項專項研究,在電池缺陷識別、電芯測試、評估與抑制、電池熱失控預警等專題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 目前,公司已獲得100多項智財權(含申請),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壁壘
03 良性迴圈
科學城首個儲能安全與智慧能源製造基地(一期)正式投產。
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估值兩年內增長了30倍。
產值突破3億,同時呈現逆勢增長狀態。
訂單數量也同步上公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是國內外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和部署, 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基礎基礎。
跟著,如何實現?
在李德勝看來,“擴產”“擴圈”不僅僅是為了企業的快速成長,更重要的是參與到整個行業的生態建設中來——聯合行業一線合作夥伴,以先進技術、產業互補,構建可持續、智慧型的能源生態環境。
青安儲能深度參與科學谷儲能電站專案建設。 資料對映。
要實現儲能系統的安全利用和科技產業的發展,企業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必須是整個技術鏈、產業鏈、生態鏈共同努力的結果。 李德勝說。
也就是說,更是如此。 今年8月,在重慶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青安儲能憑藉其卓越的行業號召力,匯聚了100多家上下游合作夥伴,成功推動30位頂尖行業專家加入由青安儲能牽頭的重慶儲能與智慧能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會上,青安儲能號召各方共同努力,加快制定儲能安全領域相關標準,以標準引領行業健康發展,杜絕儲能安全事故的發生。
青安儲能率先舉辦重慶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企業這麼認為,科學城把整個行業的生態建設放在首位。
全市打造“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的目標,是加快培育壯大新能源、新儲能等未來產業,堅持不懈地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 科學城也在搶抓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機遇,重點推進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專案的引進和實施,推動低碳產業體系融合、迴圈環節、能源替代,完善與“雙碳”相關的產業鏈和創新鏈條, 加快科學谷、科技園等零碳低碳示範園區建設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雙碳經濟示範區”。
青安儲能系統試製中心生產線。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由此可見,在科學城,企業為產業發展注入活力,通過提供多維度服務,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使區域產業生態再次為企業發展提供新的發展平台。 這種互動互促的良性迴圈,使三方雙贏。 就像青安儲能一樣,在全球經濟低迷和儲能產業中“第一年是紅海”。在此背景下,無論是資本的引進,還是人才的引進,都實現了“逆增長”。
年末年初,是播下希望“種子”的最佳時機。
採訪最後,記者了解到,青安儲能投資過億元製造基地二期產業園專案前期建設已經開始,預計2024年投產。 可以預見,該產業園的建成投產,不僅將為儲能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意味著科學城新一代儲能產業即將邁上新台階。
冬天安然無恙。 這一年,我多次採訪青安儲能,見證了許多被其身影烙印的瞬間,感受到了青安人眼中因創新而充滿的自信。 當然,我也從他們的話語中感受到了科學谷數智科技創新園的日益繁榮。
青安儲能的發展路徑,無疑為科學城的儲能產業提供了乙個生動的案例。 公司以開放的心態,積極與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不斷推進技術創新,使其在儲能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它的成功並非偶然,其背後是對科研的執著和對行業的熱愛。 在青安儲能的實驗室裡,我看到滿懷激情的研究人員日以繼夜地工作,致力於儲能技術的研發。 他們的努力使青安儲能在儲能領域嶄露頭角,也為我國儲能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青安儲能的快速增長,也是科學城科技創新的乙個縮影。 這裡有眾多優秀的企業和科研機構,相互合作,共同推動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發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