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是否越來越不願意結婚生子,只是因為房價高、彩禮高?當然不是,90後普遍淪為“三大一低”的群體,2024年全國登記結婚人口只有813人10000對夫婦,僅為2024年登記人數的60%,創近17年來新低,而新生兒數量更是慘不忍睹,而全國出生總數已超過2人6億。
因此,雄安新區被確定為婚風改革試點地區的訊息一出,很多人就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提高逐漸下降的結婚率和生育率的政策。 但回頭看,真正阻礙結婚率和出生率、房價、醫療、教育、養老金、資本家、高彩禮的幾座山。
很多有偏見的人似乎認為,在他們中間,似乎只有婆婆的高額嫁妝是軟柿子,所以國家會限制婆婆的血盆,至於結婚率和出生率能不能提高,他們覺得這是給病人的尿失禁插上導尿管, 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效果還有待確定。
這種邏輯,一般人都能看穿,在討論中沒有任何意義。 至於出生率,30年前不生孩子可能是因為腎虛氣血,而30年後的今天,不生孩子,基本就是信心不足。
因為在如今的全國內捲中,彩禮和高房價只是眾多癥結中的乙個小感冒,而不是大病。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讓我們看看這些人的現狀,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資料,截至2024年,實際繳納社保的人口僅為35億人,僅佔總人口的27%,其餘73%的人只有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在 73% 的無薪人口中,有 51 人63%的農村人口佔據絕對主力地位,在仍是貴族的未婚村人口中,來自農村的比例超過75%,其中80後、90後佔據絕對主力。
此外,根據七浦的資料,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口只有2人183億人,佔總人口的17%。 當然,在83%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群中,農村人口是絕對的主力軍,而在未婚人群中,80後、90後自然是低學歷年輕一代的主力軍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此,從上述指向未婚人口的資料中,我們幾乎可以得出結論,未婚人口的流行率不具有競爭優勢。 當然,這並不代表全部,根據以上資料,我們也可以看出90後的大致情況,90後的父母已經40出頭50後,60後和70後,乙個兩代人的家庭是這個社會的發展,而社會底層的一群人, 大部分家長都背對著天,靠苦力吃飯。
未婚人群的重災區沒有趕上90後的紅利,就業分配沒有趕上,老母雞娶老婆的好事沒有趕上,高房價趕上了高彩禮價趕上了高成本, 而他們即將面對的是逐漸失去勞動力、沒有社保的父母。
房子還用來住的時候,他在上學,畢業後需要房子住的時候,房子就不用來住了。 爸爸媽媽需要贍養老人,心裡有該死的距離,所謂窮醜家壓力很大,還沒贏過。
因此,這些先天條件不足的貧困兒童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三大一低”的群體,就業壓力大,婚育壓力大,養老金壓力大,生活幸福感低。 所以不要說90後怎麼了,他們真的是最苦的一代。
當然,這只是結婚率下降的第乙個原因,而改善這種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解除年輕人的後顧之憂,將目前的國民基本養老保險改為全民強制繳納社保,從根源上解決養老金壓力,這是其中之一。
二是教育,這也是生育率低的陳詞濫調,雖然學區房產生的高房價刺激了經濟,但留下的後遺症讓苦苦掙扎的年輕人普遍成為患上帕金森氏症的老人,一見面就問:我的家在哪裡?
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資料,截至2024年,該國流動人口較十年前增長了70%,已達到493億人,佔總人口的35%。 當然,這群人還是以80後、90後為主,除了未婚大軍,還有80後、90後的已婚人士和需要上學的學齡兒童。 沒有本地戶口,子女的教育只有兩種方式,要麼考私立學校,最低學費一年1萬以上,我理解的上限是每年32萬,要麼像公立學校捐款,我理解的8萬起步,聽起來不多, 但2024年全國人口平均收入為32189元,中位數為27140元,為平均水平。結合上面提到的教育成本,您還應該了解: 怎麼會有那麼多留守兒童,那麼多願意單身的人?
當然,這還沒有考慮到其他成本,而且隨著通貨膨脹率以平均每年3%的速度增長,教育已成為一些人生活的考慮因素。 因此,當務之急是將教育從市場化中分離出來,加速公有制,合理量化教育資源,改革教育體制,讓教育回歸教育本身。 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底層社會的教育顧慮,從根源上解決年輕人不願結婚的問題。 對於這種大概念的事情,需要多方的努力,現在房價限制、彩禮限制等手段都出台了,對於這種非常重視民生的政策,我們只有全力支援,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至於其他原因,請點選並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