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12月14日電(記者 張旭)兩個“海歸”的相遇:讓站立的漢字展現中國精神。
記者:白祖凱,鄧,夏。
字的左邊緊挨著雙字,象徵著人生的路,筆直前行;在字的右上方,“十隻眼睛”的世界觀,有著巨集偉的胸懷;在字的右下角,全心全意地公德善行,為一切眾生服務。 近日,在長沙李子健美術館前平廣場,當代藝術家劉永剛介紹了他的作品:巨型雕塑《'德行天下》。
《直立——劉永剛雕塑畫展》自9月30日在李子健美術館開幕以來,吸引了大批參觀者。 展廳內外除了陳列的大量別具一格的繪畫和小型雕塑外,還有23件高6至11公尺的漢字巨型雕塑,圍繞天鵝湖和美術館第一平台“矗立”,形成了一道氣勢恢巨集的城市文化景觀。
本次展覽的成功,來源於李子健和劉永剛這兩位“海歸”藝術家的相遇和共鳴。
劉永剛,今年59歲,出生於內蒙古,在**美術學院油畫係金尚義(第一工作室)多年的學習和習經歷,為他的藝術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4年赴紐倫堡美術學院進修習,並旅居德國,接受新的表達方式和概念思維。
我在德國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重新審視我們的中國文化。 劉永剛告訴記者,在德國逗留期間,他感受到了強烈的鄉愁和思鄉之情,這讓他開始在藝術創作中“尋根”。 “我發現中國文字蘊含著一種強大的美感,比如小印章,上面緊,底松,可以表現乙個人站立的姿勢。 ”
市民在巨型漢字雕塑下嬉戲。 左邊的“中國龍”是以漢字“龍”為原型的;右邊的“願景”是以漢字“檢視”為藍本的。 **記者楊華峰攝。
於是,劉永剛以漢字為原型,運用甲骨文、金字、石鼓銘文、小篆等諸多元素,巧妙組合,使漢字“屹立不倒”。 從2024年到2024年,他在“站立的話語-愛與擁抱”組共創作了102件雕塑。 這種以文字為媒介的藝術創作,為他的作品注入了更深層次的民族情感。
李子健只比劉永剛大十歲。 2024年,他居住在美國洛杉磯,20世紀90年代,他在美國創作了數百幅充滿人情味的油畫作品,其中包括《南京大**》,後來又以“人性與愛”為主題開啟了全球巡迴展。 2024年,投資1億多元的李子健美術館在湘江之濱落成並開放。 該公共美術館永久免費向公眾開放,旨在提高人們對美的認知,向公眾傳播善良和愛的藝術價值。
兩年前,劉永剛被朋友介紹到李子健美術館,認識了李子健。 雖然相識時間稍晚,但兩位藝術家一拍即合,有著相同的“海歸”背景、相似的藝術氛圍、“以藝術報國”的共同理想。
今年4月、5月,劉永剛再次來到李子健美術館,在仔細觀察和考察了館內外的空間和環境後,非常滿意,萌生了展示自己50年來最好的藝術作品的想法。
漢字雕塑與周圍的綠化、湖泊、天鵝等環境相得益彰。 圖片由李子健美術館提供。
當時我就想,既然劉先生有這個願望,那麼我們就要實現乙個前所未有的展覽。 要突破以往的展覽思維,做乙個真正的公共藝術展覽。 李子健始終認為,美術館之所以能成為一座城市的靈魂,不是因為其巨集偉的建築,而是因為展出了具有高度文化積澱的藝術作品,以及經得起歷史考驗、表達時代精神的經典作品, 讓美術館成為人們了解這座城市和這個時代的視窗。
為了組織一場高水平的展覽,劉永剛在這裡構思和創作了展覽作品,作為博物館及其外部環境的大畫布。 據他介紹,在23件藝術品中,除了在城市規劃大廳附近展出的作品,以呼應建築本身的歷史重量外,鋼材本身的顏色沒有裝飾,其餘作品都使用鮮豔的色彩,使其與周圍的綠色植物形成對比, 湖泊、天鵝和人們在這裡玩耍。
這是我一直想呈現的作品,不是在工作室,而是在公共空間,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中,近距離觸控它,感受它的溫度。 劉永剛說,這種溫度摸起來可能冰冷,但傳達的是火的情感。
遊客們駐足欣賞劉永剛的畫作。 圖片由李子健美術館提供。
自展覽開幕以來,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來參觀展覽。 但人們知道組織這個展覽有多難。
2024年,李子健夫婦將博物館捐贈給湖南省香江新區,李子健被聘為終身館長。 “長沙市和香江新區每年都對美術館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援,但資金不能完全滿足美術館的運營。 比如今年,美術館舉辦了十幾場展覽,平均每場展覽只有20多萬元。 李子健說,20多萬元對於乙個藝術展覽來說可能勉強夠用,但對於劉永剛這樣既有繪畫又有大量大型雕塑的展覽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 因為光是每件雕塑的製作成本就要幾十萬元。
做還是不做展覽?如果不這樣做,對長沙,對熱愛藝術的觀眾,對劉永剛來說,都是可惜的如果是這樣,資金缺口太大了。 面對這種窘境,李子健和劉永剛不約而同地給出了相同的答案:做,為了藝術,就要付出代價!
劉先生賣掉了自己在德國的房子,每天陪著工廠裡的工人做焊接,做完雕塑後,他租了一輛車運到長沙我還賣掉了我在長沙的兩套房子,全力支援展覽。 李子健說,當他得知劉永剛要創作20多件大型雕塑時,他很震驚,覺得自己為了這次展覽,為了藝術,把自己所有的海外避難所都賣掉了“科學家可以建造飛機和潛艇來報效國家,我們藝術家要用我們的作品來報效國家!”
“藝術報國”是我們共同的願望。 李子健坦言,他和劉永剛都是20世紀90年代“走出去”的藝術家,在國外生活了很多年,一路走來,他們親身感受到祖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展覽從'站立'變成了'站立'。 正直的漢字體現了正直的中國精神,展現了自信自強的中國形象。 ”
每件雕塑的位置,都是由李子健和劉永剛用腳一步步測量的。 這件雕塑《歡喜》以漢字“歡”為主要創作元素。 **記者楊華峰攝。
為了給觀眾呈現最佳的觀賞效果,李子健和劉永剛對每件雕塑的位置進行了一步一步的測量,充分考慮了雕塑與周圍環境的適應性在半個月的展覽期間,兩人經常帶領團隊通宵達旦地趕在施工期限前,只想盡快為觀眾呈現一場藝術盛宴。
看到一排排參觀展覽的人,李子健非常高興,連連感嘆,他和劉永剛的堅持和努力都沒有白費。 “文化強了,國家就強了。 他說,“屹立的漢字”也寓意著中華文明源源不斷的2024年,相信這些漢字可以激發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表現出人們對中華文化的崇敬和敬畏,增強人民奮進的精神。
展覽於12月10日閉幕,但11公尺高的雕塑《'美德'走天下》將永久“矗立”在美術館前廣場。
這樣一座巨型雕塑,永久矗立在湘江岸邊,是我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的深情表達。 李子健熱情洋溢地說,我們趕上了乙個偉大的時代,全社會都應該重視公共藝術,努力將當代藝術融入人們的生活。 “藝術是一種永久的精神財富,後人看到這一點,也會感恩這個國家和這片土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