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細胞刺激蛋白(MSP)是一種由巨噬細胞產生的蛋白質。 巨噬細胞在免疫防禦系統中發揮著多種作用,包括在先天免疫或自然免疫中的核心作用。 Metchnikoff在19世紀首次將其描述為吞噬細胞[1-2],現在已知這些細胞表現出多種功能,包括吞噬作用、腫瘤細胞毒性、細胞因子分泌和可能的抗原呈遞[3-4]。 已知有許多因素可以“啟用”或參與巨噬細胞的這些活動。 這些包括抗體、化學引誘劑、膜結合和可溶性受體以及細胞因子,尤其是IFN-[5]。 除IFN-外,與巨噬細胞吞噬活性相關的更有趣的分子之一是巨噬細胞刺激蛋白(MSP)[6]。 這種肝細胞生長因子樣蛋白對於巨噬細胞吞噬作用的早期階段可能特別重要,因此可能顯著影響巨噬細胞影響的下游過繼和持續先天免疫反應。
人MSP是一種85 kDa的二硫鍵連線的異二聚醣蛋白,與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具有相當大的同源性[7-10]。 MSP最初是作為預肽合成的,訊號肽裂解後,693個氨基酸(AA)殘基的前肽在Arg-Val處水解,形成兩條多肽鏈,形成異二聚體蛋白。 該蛋白質由一條 465 個氨基酸鏈 (55 kDa) 和一條 228 個氨基酸鏈 (28 kDa) 組成,它們通過二硫鍵連線在一起。 在結構上,N 端鏈包含四個 80 個氨基酸環或三重二硫鍵,而 C 端鏈包含乙個無活性絲氨酸蛋白酶結構域 (SPD)。 因此,MSP被認為是含有環狀結構域的絲氨酸蛋白酶家族的成員。 除了具有環狀結構域和SPD外,所有家族成員均自由迴圈,作為無活性前體分泌,並通過環狀結構域和SPD之間的裂解啟用[9-12]。
人MSP受體已被轉殖,是一種185 kDa、1400 aa的跨膜蛋白,具有內在的酪氨酸激酶活性[13-14]。 該受體被命名為RON(Recepturd Origine Nantaise),與HGF受體MET具有顯著的同源性,被歸類為IV型蛋白酪氨酸激酶[15]。 小鼠幹細胞來源的酪氨酸激酶也被轉殖,發現在AA序列水平上與人RON有74%的相同性[16]。 已知表達RON的細胞包括巨噬細胞、角質形成細胞、柱狀上皮細胞、破骨細胞、中性粒細胞、巨核細胞、腎上腺髓質中的嗜鉻細胞、呼吸道纖毛柱狀上皮細胞和精子。
MSP的大部分活性涉及對巨噬細胞吞噬作用的影響。 人們很早就認識到,MSP可增加免疫球蛋白包被的紅細胞的吞噬作用,並且是巨噬細胞以趨化性方式對補體作出反應所必需的[17]。 隨後的研究表明,MSP確實會影響C5A受體和C3B受體(CR1)的活性[19],並且MSP(體外)促進補體驅動的吞噬作用。 一旦發生吞噬作用,MSP就會阻止一氧化氮和相關中間體的產生,這些分子通常被認為是殺菌活性的核心[18]。 一氧化氮可誘導巨噬細胞凋亡,下調超氧化物活性,抑制細胞呼吸,吞噬作用增強細胞呼吸作用。 因此,總體而言,抑制一氧化氮實際上可能促進吞噬作用的整個過程[19]。
儘管MSP似乎會影響趨化性的某些方面,但它不會刺激單核細胞從血液中遷移出來。 事實上,我們甚至不知道單核細胞是否表達MSP受體RON[20]。 MSP不被認為以生物活性形式迴圈,即作為二硫鍵合的異二聚體。 相比之下,生物活性不高的proMSP被認為由肝細胞組成型產生,在全身自由迴圈,並且僅在靶細胞表面通過蛋白水解裂解啟用。 因此,巨噬細胞活性可能是MSP生物活性的限制因素[21-25]。 MSP也被認為在胚胎發育中發揮作用,特別是在身體發育和地板誘導期間。 此外,MSP可能通過刺激IL-6的產生來促進巨核細胞成熟[26]。
參考資料: 1 rabinovitch, m. (1995) trends cell biol. 5:85.
2. langermans, j.a.m. et al. (1994) j. immunol. methods 174:185.
3. young, h.a. and k.j. hardy (1995) j. leukoc. biol. 58:373.
4. peters, j.h. et al. (1996) immunol. today 17:273.
5. fearon, d.t. and r.m. locksley (1996) science 272:50.
6. leonard, e.j. and a.h. skeel (1978) exp. cell res. 114:117.
7. yoshimura, t. et al. (1993) j. biol. chem. 268:15461.
8. han, s. et al. (1991) biochemistry 30:9768.
9. ohshiro, k. et al. (1996)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27:273.
10. shimamoto, a. et al. (1993) febs lett. 333:61.
11. wahl, r.c. et al. (1997) j. biol. chem. 272:15053.
12. thery, c. and c.d. stern (1996) acta anat. 156:162.
13. ronsin, c. et al. (1993) oncogene 8:1195.
14. collesi, c. et al. (1996) mol. cell. biol. 16:5518.
15. park, m. et al. (1987)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4:6379.
16. iwama, a. et al. (1995) blood 86:3394.
17. leonard, e.j. and a.h. skeel (1979) adv. exp. med. biol. 121b:181.
18. macmicking, j. et al. (1997) annu. rev. immunol. 15:323.
19. skeel, a. et al. (1991) j. exp. med. 173:1227.
20. skeel, a. and e.j. leonard (1994) j. immunol. 152:4618.
21. leonard, e.j. and a. skeel (1996) j. leukoc. biol. 60:453.
22. wang, m-h. et al. (1994) j. biol. chem. 269:3436.
23. wang, m-h. et al. (1994) j. biol. chem. 269:13806.
24. wang, m-h. et al. (1996) j. clin. invest. 97:720.
25. bezerra, j.a. et al. (1993) hepatology 18:394.
26. banu, n. et al. (1996) j. immunol. 156: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