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英健,中國大學首都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
最近,關於文科的討論再次登上熱搜。 這種對文科的簡單評價,不是出自某個人之手,也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很多人長期以來對文科的固有偏見。 今天圍繞文科的爭議的再發源,依舊是高考的選擇。
這讓我想起了2024年代初,我在洛陽市第一中學讀高中時,面臨著文理分工的困境。 當時,我的數學很好,中文和英文是我的強項,但我堅持報讀文科,因為我喜歡文學。 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物理老師,去我家告訴我的父母,他們希望我不要申請文科,“因為文科的道路很窄。 我一直很感激老師們的善意建議,也很感激父母沒有強迫我選擇科學。 最後,我選擇了文科,因為當時我沒有任何職業考慮,而是我自己的興趣。
當然,每個人的經歷都是孤立的個案,很難普世,我不會以此來激勵青年學生走我走過的路。 但是,由此可以看出,2024年代存在的“重理性勝於文學”的觀念,在今天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我一直認為,“重理性勝過文學”的觀念甚至成為一種偏見,是有歷史原因的。 古代中國強調文科思想和建國思想,但在近代,卻未能形成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科技力量,於是就有了李約瑟的“為什麼現代中國沒有發生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的問題。 從歷史上看,自晚清以來,中國在與外國列強的多次較量中一直處於劣勢,這導致了國家的喪失和屈辱。 後期,由於科技落後,國力薄弱,在外交、軍事上也處於劣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教訓都是從歷史中吸取的。
進入21世紀,當中國走出歷史的陰霾,成為世界公認的經濟強國和在世界上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大國時,在進一步增強科技實力的同時,重視文化建設、加強國際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
人們常說,技術是硬實力,文化是軟實力。 在一次以科技人才為主的中國科技創新與科技文化建設座談會上,我以人文學者的身份提出了乙個觀點:當兩國國力和科技實力也相當時,文化也是雙方較量中的一種硬實力。 換言之,越是國力越強,越是在繼續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深化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
今天,人們常說,你去什麼樣的大學很重要,如果你不是從“雙一流”大學畢業,你將來可能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我認為這些話應該被視為鼓勵候選人努力進入更好的大學。 同時,還應該指出,我國的“雙一流”大學只是少數幾所,但只有42所;即便是過去所謂的211所高校,也只有100多所;目前,全國共有高等院校3000餘所,本科院校1270餘所。 就本科院校而言,“雙一流”等好大學與普通大學之比不足1:10。 對此,絕大多數考生還是想去正規大學接受高等教育。
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臨著乙個實際問題:我們如何說服那些考不上好大學的學生學習習?不能說,如果你進入了一所好的大學,你的人生就會光明無限如果你考不上一所好大學,你的生活就會很黯淡。 進入一所好大學是所有年輕學生的夢想,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 即使你從名牌大學畢業,你也不會學習任何專業,畢業後,你會自動成為某個專業領域的專家。 學過數學的人不是數學家;我學習了物理學,並成為了一名物理學家。 更重要的是,許多人畢業後並沒有追求他們在大學學習的相同專業。 因此,大學最重要的使命是培養青年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人,使他們掌握某個專業領域的一些基本入門技能,為他們今後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管科學和科學,都是一樣的。
人們在上大學之前考慮就業是正常的,但年輕的學生也要知道,無論你學什麼專業,大學教育更重要的使命是培養你成為乙個優秀的人,這是你大學的既定目標。 從博雅教育的角度來看,它可以幫助你了解複雜的世界,促進創新思維的培養。 步入社會後,博雅教育帶來的思想眼光、批判性思維能力、溝通能力、社會責任感,也會讓你擁有良好的就業機會,也有機會充分發揮個人才能,承擔起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