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各地河流中經常出現死魚漂浮現象,並經常伴有水臭現象。 相關河湖管理部門對此高度重視,經過調查發現,造成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其實大多是“隨意釋放”造成的。 放生動物的文化在我國由來已久,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放生動物的市民缺乏相關知識,隨意、大量、不科學地放生動物,威脅著水質和生態,給自然環境帶來嚴重危害。 科學放生是保護自然環境和野生動植物的行為,有助於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物種多樣性的發展。 科學釋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方法,以確保釋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外來物種釋放可能產生的生態風險
外來物種的釋放可能帶來以下生態風險:
競爭和掠奪外來物種可能與本地物種爭奪食物、棲息地和資源,導致本地物種的減少或滅絕。
改變生態系統的結構外來物種可能會改變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例如破壞食物鏈、改變生態位等。
傳播疾病外來物種可能攜帶病原體並將疾病傳播給本地物種,導致本地物種死亡和滅絕。
基因汙染外來物種可能與本地物種雜交,導致遺傳汙染,影響本地物種的遺傳多樣性。
生態入侵一些外來物種可能在新的環境中迅速繁殖和傳播,成為入侵物種,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因此,外來物種的釋放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風險,可能導致當地生態系統的破壞和物種的滅絕。 在進行放生時,應遵循科學放生的原則,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選擇適合當地生態系統的物種進行放生。
中國外來入侵物種相關規定
農業農村部《水生生物增殖和釋放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禁止使用不符合生態要求的外來物種、雜交種、轉基因物種等水生物種進行增殖和釋放。
2024年4月22日,《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經農業農村部第四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經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批准,自8月1日起施行。 2022.
《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對外來物種和外來入侵物種的分類作了詳細規定:本辦法所稱外來物種,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無自然分布,以自然或者人工方式引進的物種,包括該物種中可能生存繁殖的全部部位。 本辦法所稱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引進、定殖,威脅或危害生態系統、生境和物種,影響我國生態環境,損害農林牧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的外來物種。
舉個例子:鱷雀鱔,一種外來物種,成為“水的霸主”。
2024年8月底,在上海虹口古溪浜發現了乙隻鱷雀鱔。 不僅在上海,而且在廣東、廣西、福建、河南、四川、江蘇等省份都有。 在河南汝州**公園,專業人員從雲禪湖抽乾了30萬立方公尺的水,以捕捉兩條鱷雀鱔。
鱷雀鱔(學名:Atractosteus spatula):是雀鱔目、鱔科、大雀鱔目。雀鱔分布於北美或中美洲,其祖先可以追溯到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期。 成年鱷雀鱔一般為12 比 1它長到 8 公尺,可以長到 3 公尺長,是現存七種雀鱔中最大的。 鱷雀鱔的卵和肉還含有一種特殊的有毒蛋白質,可以保護它們免受捕食。 作為一種肉食性魚類,鱷雀鱔幾乎可以吃任何東西,並且適應性極強。 這些特性共同使鱷雀鱔成為水生環境中的頂級捕食者。 沒有天敵的限制,鱷雀鱔在我國的水環境中可以說是為所欲為。
大約在 20 世紀 90 年代,鱷雀鱔作為觀賞魚被引入,但它們奇特的外觀和兇猛的習性使它們在觀賞魚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鱷雀鱔吃的食物量很大,再加上體型與食物量相稱,很多主人會覺得自己養不起,選擇把它放生到野外。 強悍的鱷雀鱔從水箱中逃脫後更加無法無天,捕食當地的水生生物。
鱷雀鱔等外來物種的事件並不少見。 近年來,我國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呈上公升趨勢,已成為全球受此類危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20世紀初,中國曾從南美洲引進水葫蘆作為觀賞植物和飼料。 然而,由於缺乏相關的防控機制,水葫蘆大量繁殖,導致水生生物缺氧死亡。
“加拿大一枝黃花”是20世紀30年代從北美上海等地引進的觀賞植物,被放歸野外,繁殖能力強,迅速佔據空間,抑制本土植物的生長,破壞入侵區植被的生態平衡。 這些都是外來入侵物種的典型例子。
這些事件使人們意識到外來物種的危害,並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預防和控制這些生物。 自2024年以來,中國先後發布了四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除了水葫蘆和一枝黃花,蝸牛、牛蛙、小龍蝦等生物也在名單上。
如何預防外來入侵物種
為切實加強外來入侵物種管理,《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還從源頭預防、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預警、治理恢復落實三個方面作出規定。
從源頭上預防
《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第十條至第十四條從三個方面對加強源頭預防提出了明確要求。
1.規範引進管理。
因品種培育等特殊需要從境外引進農作物、林草種子、苗木、水產苗木等外來物種的,按照審批機關辦理進口審批和檢疫審批。 首次引進的,引進單位應當進行風險分析,並向審批部門提交風險評估報告。
2.加強口岸防控。
海關應當加強口岸防控,打擊非法引進、攜帶、運送、走私外來物種等違法行為,依法處置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和經評估具有入侵風險的外來物種。
3.加強國內檢疫。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的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農作物、林草種子、苗木、植物產品、水產種子等跨境運輸的檢疫監督和監管,防止外來入侵物種擴散。
外來物種的入侵途徑主要包括人為引種和自然入侵。 人為引進包括有意和無意引進。 其中,有意介紹包括以觀看等為目的的介紹,無意介紹是指無意中介紹與**交通工具和乘客。 自然入侵是指通過空氣流動、水運動或昆蟲和鳥類的傳播而入侵。 《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對源頭預防提出了三項要求,分別對應有意引進、無意引進和自然入侵,全面阻斷外來物種入侵我國。
監測和預警
為加強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預警,及時掌握外來入侵物種狀況,《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至第十九條作出三項規定。
1.進行調查和監測。
建立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監測體系,每十年組織一次全國普查,構建全國外來入侵物種監測網路,開展定期監測。
2.發布預警和預報。
地方人民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海洋)、生態環境、林業草原、省級以上海關應當加強監測資訊共享,分析判斷外來入侵物種的發生和傳播趨勢,及時發布預警預警,指導防控工作開展。
3.規範資訊發布。
全國外來入侵物種總體情況由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統一發布。 外來入侵物種在相關領域發生的情況,由有關部門按照職責許可權予以公布。 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統一公布本行政區域內外來入侵物種情況。
在《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出台之前,我國在外來入侵物種實時監測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當人們意識到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的危害時,這些物種往往已經積累了數量。 這時,往往存在成本高、治理困難等問題。 《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規定了從調查監測、預警到資訊發布的整個過程。
隨著《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的生效,我國啟動了外來入侵物種調查,將入侵物種問題扼殺在搖籃裡,實現入侵物種的“早、小、治、治”。
實施治理修補程式
為大力推進外來入侵物種的管理和恢復,《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至第二十三條規定,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應當按照分工研究制定外來入侵物種防控戰略措施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防控管理預案,落實防控措施。
對於外來入侵植物的治理,在苗期、開花期或結果期等關鍵生長期,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人工連根拔起、機械剷除、噴灑綠色農藥、釋放生物天敵等措施。
外來入侵病蟲害的防治,應採取抗藥品種、抗性病蟲害選擇、苗期預處理、物理清除、化學滅蟲、生物防治等措施,有效防止病蟲害傳播。
為了控制入侵水生動物,應採取定向捕撈等措施,防止其進一步傳播危害。 此外,《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要求,因地制宜種植本地植物,放生本地物種,恢復外來入侵物種所在地區的生態系統。
首先,科學放生需要選擇合適的物種和地點。 在放生前,有必要對放生物種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它們的生態習性和生存需求,確保它們在新環境中能夠生存和繁殖。 同時,需要選擇合適的釋放地點,避免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撰寫者 |王瑩,青岩集團智慧生態環境研究部研究員。
編輯 |陳澤西.
* |網際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