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Canada Goose在其官方微博上發文稱,已向甘肅地震災區捐贈了2000件羽絨服等防寒用品。 不久後,有人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發布轉售傳聞,引起軒然。 **價格昂貴且數量有限,面臨配送問題,豪華加拿大鵝羽絨服是否應該捐贈給災區也成為大眾討論的熱點話題。
捐贈給災區的羽絨服被不法分子“轉賣”,涉案男子已被刑事拘留。 2000件羽絨服及相關物資也已發往甘肅,清點後數量沒有問題。
然而,這種捐贈的特殊性在於**。 在電商平台上,加拿大鵝絨服的售價大多在9500元,1萬元以上的產品也不缺據上海公益網訊息,Canada Goose捐贈的救災物資總價值超過1500萬元。 即使涉及到積壓的產品,它們的高價值也引發了很多爭議。
捐贈的物品太貴了,確實有點難做。 一方面,如果在分銷過程中實現了昂貴且數量有限的羽絨服,則關係的價值可能會大大打折,甚至可能會出現銷售和轉售等衍生品問題,從而可能大大打折另一方面,鑑於成本較高,物料運輸配送過程需要全程監督和妥善處理,不僅費時費力,也給當地相關部門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有鑑於此,不少人呼籲不要向災區捐贈奢侈品,甚至有不少業內專家建議直接出售換取現金。 雖然這在法律上是有道理的,但從應急響應的及時性來看,羽絨服正是震區民眾禦寒所需要的,這個時候賣掉換取現金可能並不合適。 而且,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讓企業有點失望。
捐贈自己的物品,不僅可以幫助救災人員,還可以清除一波庫存和廣告,品牌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更何況,現行法律制度本身並沒有禁止奢侈捐贈,既然企業表現出強烈的捐贈意願,就應該被法律和理性所接受。 也就是說,這次捐贈並不存在程式問題,一些人對企業捐贈的過度解讀,以及“高低”愛心物料的片面劃分,似乎有失偏頗。
從本質上講,羽絨服是禦寒的必需品。 向災區提供的物資不能簡單地用金錢來衡量。 無論價值如何,如何將救災物資分發給最需要幫助的人,以及收益是否全部用於公益,都是更有價值的討論。
當然,關於奢侈品捐贈的討論不能就此結束。 此前,路威酩軒集團等13家奢侈品企業已為抗擊新冠疫情捐款5650萬元,用於採購急需的醫療防護物資。 奢侈品公司不妨直接捐贈,或者打折出售自己的庫存產品,再捐贈捐贈,這樣既方便相關部門統一分配,又解決了價格低、數量少、配送困難的問題。
總而言之,Canada Goose 積極捐贈是出於善意,即使“禮物太貴”,也不必被視為“燙手山芋”,更何況是創業“烤”。 這批暖寒物品會第一時間分發給人們,讓身心都能體會到的溫暖和善良,才是最“珍惜”的。
作者:韓靜,**正關黃河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