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我看不上你的容貌; 冰川,我朝你的方向看; 草原,我飛過了,你騎著奔騰的馬; 沼澤,我去過,你這個無底的深淵。 ”
這是上個世紀流傳的長征歌詞。
白雪皚皚的山脈、冰川、草原、沼澤......八十年前,這句話意味著一場悲慘的遊行。 同時,這是一場光榮的勝利。
如今,80年過去了,彷彿彈指一揮,當年讓紅軍士兵感到最害怕的“食人”草原,依舊保持著原貌?
若爾蓋草原位於四川、甘肅、青海三省交界處,由若爾蓋草原、阿壩縣、紅原縣、羌塘縣四個縣組成,是我國五大草原之一,面積約3.56萬平方公里。
是以畜牧業為主的藏族聚居地,地表由草地、草原和沼澤組成,地勢平坦,一望無際。
與高聳入雲的青藏高原及周邊群山相比,若爾蓋草猶如鑲嵌在川西北的翡翠。
然而,翡翠雖然晶瑩剔透,但也充滿了坑坑窪窪,就像是墜入死亡等待行走的人。
80多年前,駐紮在江西瑞金的紅軍戰士遭到國民黨的大規模襲擊,反“圍剿”戰役失敗後,他們無奈,只好收拾行囊,踏上了漫漫長征之路。
在越過阿壩州的雪山後,紅軍面臨著乙個新的障礙——向北推進,穿過廣闊的草原。
這個困難也是長征中最艱難的一天,上演了許多離別的故事。
根據紅軍戰士王邦忠的口述,它始於2024年8月初。
* 蘇區紅軍來到了若爾蓋草原的廣大地區。 **軍委決定,紅一軍(又稱**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張國濤率領)混為一,左右路線軍繼續北上。
當時,王邦忠還只是乙個重機槍班的一名機槍手,跟著**紅軍進入了若爾蓋草原。
雖然部隊深知草原的危險,但在出發前做了各種準備,包括請當地導遊、準備食物等。 但進入草地後,我意識到這是乙個真正意義上的死亡之地。
從遠處看,草原綠意盎然,一望無際; 當我走近時,就像踩在沙發上一樣,起伏搖晃,草底覆蓋著柔軟的泥土。
一些年輕的戰士不知深度,沒有跟隨眼前士兵的腳印,不幸掉進了沼澤。
王邦忠的重機槍班一共12人,還有兩匹扛重機槍的戰馬。 那人背著穀物子彈,馬背著槍。
前4天還挺順利的,我一天能走20多公里。 但是你越深入草地,危險就越近。 第五天中午,王邦忠正在走路,突然聽到砰的一聲。
回頭一看,只見地上的泥水正濺向天空,兩匹馬同時沉入泥濘中。 馬越掙扎,它就越沉。
無奈之下,王邦忠只好和眾人一起卸下機槍,眼睜睜地看著戰馬沉入深不見底的沼澤。 然後大家以2人為一組,輪流拿著機槍。
慢慢地,食物用完了,戰士們因飢餓和寒冷而顫抖。
第六天,我只能走10公里,靠草根養活自己。 到了第七天,連根和野菜都找不到。 王邦忠的班長只好從槍上扯下皮帶,煮了一鍋湯。
好在當時的腰帶是用真牛皮做的,每個人都能分成一小塊,發現根本折不斷,然後腰帶被切碎,一小塊拼命地吞進肚子裡。
第八,大家都力氣用完了,只好四人一組扛著機槍。 王邦忠還記得一位來自江西玉都的謝姓戰友,他在走路時因體力疲憊而掉進了乙個鬆軟的泥坑裡。
旁邊乙個劉姓士兵急忙去拉,他也掉了進去。 不到一分鐘,王邦忠的兩名戰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像長征中的王邦忠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據統計,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在草原上共犧牲了16000人。 而短短七天時間,就可以看出,紅軍穿越草地時的艱辛,遠遠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之所以說若爾蓋草原是生命禁地,主要有三個因素。
而且,這三個因素,按照當時紅軍的條件,根本是無法克服的,只有依靠堅強的革命意志才能克服。
首先,若爾蓋草原的惡劣天氣。 根據第四方面軍副總司令的回憶,***:“在那片廣袤的草原上,草長得和人一樣高,十多公尺的距離都看不到眼前的戰友。 氣候也是一陣暖,一陣冷,多變,忽然陽光明媚,忽然雨雪合身,體質差的人難熬。 在長征上,浪蕩公子很多。
** 事實上,在一場大雪紛飛的行軍中,僅紅軍第 6 師就在幾個小時內損失了 174 人。 有的部隊沒有帳篷,只好用床單撐腰擋雨,在濕漉漉的草地上,靠著身體撐過寒夜。
二是草地上到處都是沼澤,幾乎每過一條河,就會有乙個虛弱的戰士倒下。
更可怕的是,柔軟的草地往往隱藏著無法察覺的沼澤,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人和馬一起掉進去。
一位老紅軍回憶說:“草地上有很多長滿草的泥潭,如果有人掉進去,救援人員用力過猛就會被抬進泥潭裡。 ”
第三,紅軍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最大的問題是糧食短缺。 右路軍為草地的通行進行了乙個月的食物收集,但仍然不足以穿越500公里的草地。
比如紅二線軍從甘孜出發,只養了七八天糧食。 原計畫10天到達阿壩,但由於幹部兵餓著肚子行軍,體力極弱,走了20多天才到達目的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若爾蓋草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隨著中國進入工業化國家,“生命禁區”的思想也開始了荒漠化時期。
上世紀70年代,若爾蓋地區有哈丘湖、朔渙湖、星厝湖、鬼湖等大小湖泊300多個,面積最大6000多畝,最小約1畝。
然而,隨著國家工業化程序的推進,西北地區的沙塵暴愈演愈烈,進而影響了若爾蓋草原。
到世紀之交,除了少數幾個由200多個湖泊組成的大型湖泊外,其他湖泊都乾涸了。
2024年,著名的龍崗措湖乾涸後,留下了一片鹽鹼地。 瓦亞內爾索湖也縮小了五分之二,即使是最大的湖泊哈丘湖也比20年前縮小了20%。
此外,2024年草地總面積為1212萬畝。
到2024年,若爾蓋林業局副局長林軍帶領人們對草原面積進行調查測繪,發現荒漠化面積已達24萬畝。
隨後,在2024年又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這一數字猛增至158萬畝,佔草原面積的13%。
除了這些荒漠化的牧場外,還有30公里的道路受到威脅,危及30多個村莊,多達18個村莊直接受到沙塵暴的影響。
對此,若爾蓋林業局巡視員白松表示“當湖水乾涸時,大量的湖床暴露出來,創造了許多新的沙源,危及周圍的草原,這反過來又加速了荒漠化的速度。 ”那麼,為什麼若爾蓋的沼澤在過去二十年裡消失了,草原卻變得如此荒漠化呢? 關鍵是“人為災害”的影響。
幾十年的過度放牧嚴重破壞了牧場。 原來,若爾蓋地區的理論牲畜承載能力僅為18650,000隻羊,但在2024年,放牧的牧民總數飆公升至340多萬隻。
牛羊眾多,草原上的草都吃不飽,來自西北的沙塵暴就像進入了無人區,可以對若爾蓋草原造成嚴重破壞。
此外,上世紀60年代,在“農業大寨,向沼澤濕地索草”的口號下,開排人工溝渠380公里,涉及沼澤地210萬畝,使濕地減少了60%。 結果,草原上的水不夠,草也少了。
雖然“食人”沼澤不見了,但沙子這個“天敵”是不可戰勝的,最終受苦的還是人類自己。
然而,黨的十八大後,第一次政策開始改變過去,盲目追求GDP政策,開始生態保護,倡導“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
經***批准,在若爾蓋草原建立了國家濕地保護區。 2024年11月,若爾蓋曼鄉沙地綜合治理試驗示範基地執行設計完成。
基地建立和收集了大量荒漠化防治科研資料,積累了一些荒漠化防治的成功經驗和方法。 通過這些方法,963英畝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了管理,並成功地變成了綠洲。 2024年5月,以若爾蓋草原為核心的若爾蓋國家公園建立方案獲批。
這主要是想把若爾蓋變成旅遊景區,從而給若爾蓋縣帶來一定的稅收收入。 有了稅收,荒漠化的土地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
經過十餘年的修復,若爾蓋縣加強了灌草結合、灌溉適宜灌溉、草宜用草時草原等方式加強濕地保護。
若爾蓋草原的自然生態系統功能也得到了顯著改善,在草原上久違的狼也回歸了,黑頸鶴、灰鶴等各種候鳥也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
更令人欣慰的是,曾經在我國宣告滅絕的珍稀動物——彩䴉,也被重新發現。
這些案例充分證明,若爾蓋草原生態修復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效。 相信如果繼續按照正確的路徑推進荒漠化治理,若爾蓋幾十年前的模樣一定會再現於世。
引用
中國最美麗的濕地——若爾蓋草原,正在加速消失“生態預警。
《草原生活的日子》劉娟難忘歲月。
青藏高原明珠——若爾蓋草原“王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