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引領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2023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州智庫論壇近日在廣州舉行。 本次論壇由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聯合主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州智庫、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廣州決策諮詢與研究基地協辦。 並得到中共廣州市黃埔區委宣傳部的支援。
廣東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葉金寶在致辭中指出,錨定“一點兩地”新定位,社會科學界需要面對紮實推進廣東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命題,強化廣東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示範引領作用。 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真正貢獻智慧和凝聚力。
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鮑偉在講話中強調,要進一步對標當前廣東堅定的標兵、領頭兵、火車頭定位,圍繞市委加快實現老城新活力和四項新輝煌要求, 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各類新型智庫智庫智庫作用。
廣州市社科聯黨組書記崔松東希望與會專家學者理論結合實踐,進一步認識和把握總書記提出的粵港澳大灣區新定位,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站在新的更高起點。
廣州市黃埔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梅勝紅介紹了黃埔區近年來在經濟建設、科技創新、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並表示黃埔將繼續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機遇。廣東,著力打造黃浦區中國式現代化典範。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麥俊巨集表示,華南理工大學始終立足廣州,服務灣區,未來將繼續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州高質量發展。
隨後,廣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王文琪主持了論壇主題演講環節,來自中科院等單位的7位著名專家學者分享了論壇主題。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分享了高科技產業創新體系的國際競爭力,對比了世界科技灣區和經濟中心的前沿經驗, 指出了以三樞紐建設為基礎的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轉化的系統發展路徑,提出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廣東省第一參事、廣東省社科院原院長王軍認為,技術橋梁作為兩條鏈融合發展的結合點,肩負著再創新的使命,並結合“廣州如何走在深化兩鏈融合發展前沿”的問題, 從“開展投資多元化探索”、“強化功能多元化設定”和“推進研發網路聯動”三個方面進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學院院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楊開忠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應對區域發展挑戰展開了主題。
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原副秘書長江曉娟在分析全球化深化趨勢及其新特徵的基礎上,認為中國堅持開放是推動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力量,提出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抓住全球化新機遇, 立足產業參與全球橫向分工新趨勢,以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胡軍從加快形成統一的區域市場和產業合作體系、加強創新鏈源頭供給、暢通技術創新轉化通道、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等方面提出建議, 構建全流程創新生態鏈。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廣州數字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張振剛認為,數智賦能是一種引領性、顛覆性、創新性的新型質量生產力,提出構建“三四五”產業創新體系,即提公升三大創新能力, 構建四維產業空間,構建五層產業體系,推動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高質量發展。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王世富認為,“廣州東部中心”是廣州的“現代活力核心”,是承擔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泉的“新廣州”。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