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事情簡單化,認為世界無非就是這樣,沒有必要為了查明真相而受苦,也沒有必要去想把事情複雜化。 然而,這樣的人一般都活在生活的表面,往往頭腦簡單,容易被利用。
從根本上說,人類無法準確地劃分事物。 因為人類的認知是有限的,他們無法識別世界上的一切,也無法識別世界的真相。 光是量子世界就讓科學家頭疼不已,更不用說多維空間了。 即使是科學家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也有發言權,但他們並沒有成為其他領域的權威。 也就是說,只要是個體,思維就有侷限性,存在片面性。 正是憑藉這種片面性,形成了乙個豐富多彩的人類世界。 如果每個人都成為超人,成為上帝,世界就不會是這樣的了。
生活在表面上的人喜歡簡單地劃分事物,認為世界無非就是這樣,沒有必要深入思考,也沒有必要區分所有事物,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而不是在所有層面上。 畢竟,人類的認知是有限的,我們只能簡單地在有限的認知層面上對事物進行劃分孩子會對世界進行簡單的劃分,因為他們的思維不健全,不具備理解複雜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們知道動植物是通過寓言和童話故事來認識的,而不是直接理解清楚的。 當孩子長大後,他會擺脫寓言和童話故事以及周圍世界的束縛。 由此可見,童年時期簡單劃分事物的弊端。
人們喜歡把人分成好人和壞人,分類很簡單,但事實並非如此。 有的人有時是壞人,有時是好人,有的人不好也不壞,有的人既好又壞。 簡單地劃分好壞似乎是不公平的,至少忽略了人性的複雜性,忽略了人性隨環境的變化屬性,忽略了評價人的真實標準。 人們判斷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不僅要看別人,還要看自己的判斷,也就是說,對自己好的人是好人,讓自己得利的人是好人,對自己不好、損害自己利益的人是壞人。 一切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好噁之上的,還客觀公正嗎?當然不是,而是主觀主義的表現,這也是錯誤的。 人性比較複雜,不能簡單地分成好壞之分,應該看到人性蛻變的秘密,看到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應該看到人類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成長的過程。 單純的判斷好壞是幼稚可笑的,甚至可能產生像文化大革命那樣的群眾鬥爭,冤枉了許多好人。
當人們與他們交往時,他們會把與他們友好的人視為朋友,而與他們疏遠的人則視為與他們無關的人,而不是敵人。 這樣簡單的劃分也是基於個人的好噁,並不客觀公正。 人們往往會犯主觀主義的錯誤,不自覺地以自我為中心,做出一定的判斷,明顯偏離事實,但他們不知道,他們仍然認為這是正確的。 很多人寫文章,寫完之後,覺得很不錯,就想送到報刊雜誌的編輯部發表。 沒想到,拒絕又回來了,沒能如期實現。 我顯然認為這很好,為什麼不呢?作者會認為編輯沒有眼睛,報紙結構太小,無法發表“傑作”。 其實如果作者寫得不好,或者根本不了解編輯的口味,他就發不出去。 如果真的不行,就要考慮是不是寫得大了,或者根本不適合寫。
過去社會分階級的時候,經常出現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據說存在著天然的對立關係。 因此,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必須推翻資產階級,實現無產階級。 於是,歷史上的政治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不再那麼溫文爾雅,也不再“請客吃飯”,要推翻“富地反對壞權”,號召青年知識分子上山下鄉。 如此轟轟烈烈的運動,沒有促進經濟發展,也沒有使人民致富。 似乎人們太簡單了,沒有更複雜,或者根本沒有分類。 要為人劃定“左、中、右”,既有簡單劃分的意思,也有思想引導的意思,要在人群中引導和教育“左、中、右”。 只要對人進行劃分和定義,就意味著為後期運營鋪路,就像收集人的點選記錄,然後對人的興趣進行分類一樣,一定要算人,給人精準的業務推送,這樣才能達到引流的目的,引導人進入購物渠道。
也有人試圖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分類,但最終他們不得不回到他們賺了多少錢。 如果你賺更多的錢,還清你的閒暇,這算是乙份好工作,但很少;如果你賺的錢不多,很累,即使工作不好,這樣的工作也有很多如果你賺的錢不多,就足夠個人消費了,哪怕是乙份普通的工作如果你厭倦了賺大錢,你也可以說,這是乙份讓人認可的比較正常的工作;如果你掙的錢很少,很閒,可以算是正常認知範圍內的工作。 事實上,劃分已經很複雜了,實施起來更是複雜。 賺多錢的人不閒,賺少錢的人也不閒,他們都在謀生,都在往前走,人的慾望得不到滿足,這注定了人要繼續努力。 即使是富人也要維護自己的財產,他們不能失去所有的生意,讓他們的後代破壞他們的......
簡單的分類是不靠譜的,似乎受到了古人“知足樂”觀念的影響,變得不可救藥。 要想擺脫簡單分類的思維,就必須多讀書,多分析社會問題,不能像個孩子一樣,第一次見面就要根據第一印象做簡單的分類,這樣才會產生很多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