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石芬一家以孝道著稱的故事,文章的最後一句話非常有趣,耐人尋味。
石芬十五歲時,成為漢王劉邦的辦公室秘書,負責衛生和檔案發放。 石芬有個妹妹,被劉邦招募來做後宮美女。 美女是妃子的稱號之一。
石芬沒有文化,但他對上司非常恭敬,做事非常謹慎,在家裡也是如此,比如皇帝給家裡送飯的時候,一定要低頭彎腰吃飯,就好像皇帝就在他面前一樣。 再加上姐姐是皇帝的妻子,所以石芬自然是公升到了頂峰。
石芬有四個兒子,老大叫石健,老二、老三姓姓,老四叫石青。 石芬以忠孝治家,彬彬有禮為子孫樹立了榜樣,深受皇帝的尊敬,因此後人都踐行忠孝之道,在工作和禮儀上都恭敬。 長子石堅在孝道方面做得最好,《史記》記載石芬年紀大了,石堅經常讓僕人拿石芬的內褲自己洗,但他並沒有讓石芬知道。
如果後人中有什麼做錯了事,違反了禮儀,石芬很生氣,但他沒有責罵,而是乙個人坐在側屋裡,不吃飯。 有一次,石青喝醉了回家,到了內門還沒落車,一直坐到門口才開著車。 石芬很生氣,沒吃東西。 三個哥哥都批評了石青。 石青赤身裸體跪在石芬面前,請求族長求情,答應不作所作為,石芬就原諒吃了。
石芬家族在孝道上的嚴謹是眾所周知的,就連朝廷都知道。 也正是因為如此,每次乙個官員當選為賢人時,都會時常想到石芬家的人,石芬家出了很多官。 石芬和他的四個兒子都是兩千石的官員,所以石芬被稱為“萬世君”。 後來石青當宰相時,有十三人是後人之官,製作了兩千塊石頭。
不過,石芬家的大官雖然那麼多,卻沒有本事,也沒有特長。 也就是說,石芬家當大官,除了當初和石芬的妹妹有關係外,主要原因就是他在忠孝方面做得不錯。 這很容易理解,因為漢朝本來就是以孝治國的,漢代祖先劉邦之後的皇帝,都昵稱“孝”二字,比如孝文帝、孝景帝。
司馬遷對石芬一家的敘述,似乎在誇讚他的“孝順”,前面給人的感覺是他一直認真寫歷史,但文章最後卻突然傳來一句話,給人一種筆下突然換了個字的感覺:
“和慶死後,少了一點罪過,孝道也沒了。 ”
意思是說,當丞相石青去世後,其他官員的子孫也因為罪名逐漸流失,全家在孝道方面也逐漸過得不好。
這句話雖然也是真的,但還是給人一種幽默感。 在這句話中,你說它看起來像一把刀嗎?這不是一把刀嗎?在“孝誠懇”的時代,孝道成為一種手段。
真正的孝順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表現為一種不摻雜任何雜念的親情和行為。 這裡的“任何分心”甚至包括感恩,即父母對孩子不仁慈和孝順,就像舜對父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