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姍姍, 楊夢嬌.
電影《流浪地球2》海報。 由《流浪地球2》的製片人提供。
電影《我愛你!劇照。 “我愛你!”照片由電影製片人提供。
核心閱讀。 觀眾的審美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 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與當代生活的藝術呈現,需要“聯動”當代觀眾的審美取向和心理需求。
傳播方式的創新,讓電影更貼近觀眾。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短片**平台成為電影營銷的重要陣地,但只是錦上添花,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電影的質量。
乙個時代的風采,總會通過各種文化載體來表達。 電影作為通俗文藝的重要門類,應該如何講述我們的故事,呈現我們時代的風采?翻閱2024年國產電影新作,總能找到答案。
幻想未來的《流浪地球2》,以及最終拯救地球的“移山工程”和“逐月計畫”,既是想象力的表達,也是對古老傳說的投射48首唐詩貫穿《長安三萬里》,流淌的是不褪色的時間和詩意;《風神第一部:王朝之歌》重述故事,汪洋肆無忌憚的想象化作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圖景和奇幻的神話世界......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傳承與創新相融合,歷史、現在與未來相連,國產電影迸發出創新與創作活力。
有必要“走自己的路”。
尋根、傳承、創新是中國動畫的“自有之道”,也是國產電影創新創作的路徑。 中國古典詩歌研究專家葉佳瑩曾說過,只要有中國人,古典詩歌就不會消亡。 “中國團隊,中國觀眾,中國故事,中國文化。 這是《長安三萬里》創作者的追求。 影片從“旁觀者”高實的視角切入,採用類似中國畫散散透視的手法,用動畫朗誦屬於中國人的浪漫詩。 該片製片人餘周回憶,十年前,團隊出國調研,他們意識到不能一步一步模仿,只能“走自己的路”。
尋找中國戲劇傳統的根源。 中國是戲劇大國,從前秦有居到袁元雜劇,中國戲劇蘊含著藝術規則、情感倫理、審美觀念,充滿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風味,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心理。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趙衛芳認為,新時代以來,高質量的戲劇敘事開始回歸電影創作,電影人更加注重從傳統戲劇敘事中汲取養分,將傳統文化轉化為敘事創新的資源,提公升敘事能力。 以主旋律電影的創作為例,從《我和我的》系列到《長津湖》系列,再到今年的《勇士:英雄出擊》和《天空之王》,這些大片不再只追求視聽震撼,而是讓影像服務於敘事,注重刻畫生動獨特的人物形象,擺脫觀念化的陷阱, 配方和同質性。
觀眾的審美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 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與當代生活的藝術呈現,需要“聯動”當代觀眾的審美取向和心理需求。 借鑑過去,不是復古泥濘,而是在傳統與現代的交匯處建構乙個故事,注入現代價值。 《風神第一部:王朝之歌》表達了連線傳統與現代的正義和善良的價值觀。 編劇冉萍介紹,影片主創從一開始就意識到,重塑古典和傳統的藝術形象,應該回應現實中年輕觀眾面臨的情感問題和人生遭遇,而能夠引發觀眾共情的,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孤獨英雄,而是年輕人從無知到覺醒的成長過程。
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電影創新創作的不竭源泉。 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包括隱藏在可觀察、可複誦、可聽見的事物背後的美學思想和哲學觀念,挖掘其背後的深度,增強作品呈現的豐富性,是對創作者文化修養和藝術轉化能力的極大考驗。
讓事實“趨向於更準確地表達”。
如何更準確地處理現實主義和戲劇性,引起了電影創作者的關注。
寫實題材電影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在美學上和藝術上創作的,具有更強的穿透力。 截至目前,今年票房前10名的影片均為國產片,其中5部為現實題材。 電影鏡頭平移到更廣闊的生活,現實題材的創作更貼近現實。 《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八角籠》《我穿越了風雨》取材於社會新聞和真人實事,將大眾情感與個人表達相結合。 “我愛你!”《深海》和《似乎沒那麼熱情》聚焦老年人的情感世界、現代人的心理健康、殘疾人群體的幸福感等“小眾”話題。 除了真人長片,《茶啊二中》等現實題材的動畫電影也紛紛亮相。
影片的語言也更加複雜。 《消失的她》是一部有“色彩”的懸疑片。 過去,懸疑片大多以黑暗為主視覺基調,《消失的她》以豐富、高飽和度的色彩衝擊著人們的感官。 “電影是關於瞬間的藝術,《臥虎藏龍》中的竹海畫面和《盜夢空間》中的鏡城畫面讓觀眾難以忘懷。 希望再過幾年,他們就能記住《消失的她》裡海底的星空。 崔銳主任說。
《無名》和《刀尖》中諜戰敘事的寫作,讓人既熟悉又陌生。 《無名》採用非線性敘事、簡潔對話、對稱構圖等方式,體現出鮮明的創作風格。 “試著通過真實的歷史、真實的環境、真實的語境來還原那個時代,創造乙個更簡單的故事”,在導演程耳看來,電影創作者“應該有當下時代的品味和審美,更趨向於更精準的表達”。
《流浪地球2》力爭成為“一部關於未來的紀錄片”。 影片的故事跨越了幾十年,從國內到國外,從海底到太空,從地球到月球,場景轉換讓人勢不可擋。 整部電影的藝術設計是將想象理性化,刻意避開現代感和未來主義,向寫實風格傾斜。 得益於強大的製造業,特別是3D列印和數控工具機的應用,劇組製作的特殊道具,精確地達到了產品水平,營造出逼真的畫面質感。
追求溝通方式的創新。
傳播方式的創新,讓電影更貼近觀眾。 近年來,各種短片平台成為電影營銷的重要陣地。 今年,熱門電影和熱門檔期的形成,大多離不開媒體的“推動者”。
據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論壇部、燈塔專業版聯合發布的《2023電影市場與觀眾調研報告》顯示,短片**的精準傳播是《孤注一擲》“破圈”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票務平台淘漂上,《孤注一擲》定檔後的《想看》熱度並不高,直到短篇**發布,淘拍票單日“想看”環比增長523%。
短片**只是錦上添花,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電影的質量。 業內人士表示,辯證地看待短片**在話題營銷中的作用,可能會讓宣傳越來越依賴於一些小的傳播點,而有些“點”與電影本身關係不大,一旦觀眾感受不到和電影中的短片**一樣的情緒, 這可能會使這部電影在某些觀眾中失去聲譽。
今年以來,國產電影加快了對外傳播的步伐,《流浪地球2》《溫暖》《無名》《天王》《風神第一部:朝頌風雲》等影片相繼走出國門,中國電影節在多個國家舉辦。 不久前,一家外國電影公司宣布將翻拍《你好,李煥英》,訊息引發熱議。 專家認為,這些中國故事之所以被世人看見,是因為它們找到了價值的“易感點”。
北京師範大學連續11年對“中國電影的國際傳播”進行調研,當這些報道接通起來,可以發現,海外觀眾了解電影的重要出發點是他們自己的文化背景。 國產電影“出海”仍需尋找更多的“易感點”。
我們需要找到乙個共同的故事。 在今年的絲路國際電影節論壇上,一位外國導演表示,無論是大製作還是小製作,故事片還是紀錄片,他們都希望與中國同行合作,找到有共同點的好故事。
如果國產電影所關注的問題和所傳達的價值觀能夠引起世界各國觀眾的思考和共鳴,那將是中國電影人的驕傲。 這是一些年輕導演的心願,也是這一代電影人的使命。
排版:張方曼。
人物** 2023 年 12 月 15 日第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