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母女倆進入診室時,我注意到母親急切地說:“我兒子可能有問題,出門不敢上公廁。 母親勉強停下來,一直責怪兒子,而兒子則一直低著頭,不停地玩弄著衣角,對母親的指責和推搡沒有反應,保持著同樣的表情和動作。
隨著交流的深入,我終於明白了母親的兒子出門不敢上公廁的主要原因。 原來,兒子曾躺在公廁裡觀察別人的尿液,被母親發現後遭到毒打罵罵。 有一次,母親帶兒子逛街,路過乙個公共廁所,母親想方便一點,就對兒子說:“你在外面等我,我進去一會兒。 “沒想到,母親一進門,兒子就跟了上來。 當母親出來時,她震驚地發現兒子躺在公廁的過道上,看著她小便。 母親喊道:“你在幹什麼?然後他衝過去抓住兒子的衣領,把它掀了起來。 就在這時,兒子看到廁所的門開啟了,乙個漂亮的女孩走了出來。 她瞪了兒子一眼,惡狠狠地罵道:“小流氓!“然後他補充道:”你這麼小的時候就是這樣,長大後你就會成為**罪犯。 母親一聽這話,大發雷霆,手裡拿著袋子打兒子,一邊罵一邊罵:“你敢耍流氓!“你怎麼敢耍流氓!”
這時乙個小女孩走了進來,她叫著兒子的名字,然後驚奇地看著眼前的景象。 但母親卻完全無視她的存在,繼續對兒子拳打腳踢,說兒子這麼小就好好學習,有邪念。 最終,兒子掙脫了母親的手,哭著跑了出去。
後來,這位母親聽說她兒子的一位同學的母親是一名輔導員,於是他們決定向她諮詢。 輔導員仔細聽取了母親的敘述,並以同理心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她。 後來,輔導員把兒子請進輔導室,看到乙個顫抖的小男孩。
面對輔導員的質問,母親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 她意識到自己處理問題過於激動和暴力,對兒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她承認自己被憤怒沖昏了頭腦,沒有理性地處理問題。 她後悔了,覺得自己對兒子太殘忍了。 兒子害怕上公廁,害怕面對陌生的地方和人群,害怕自己的私隱,都是自己造成的。
在諮詢的過程中,兒子逐漸敞開心扉。 他坦率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說他不是故意偷看別人的廁所,只是對這個過程感到好奇,想了解一下。 但當他被母親發現時,他感到極大的羞恥和恐懼。 他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但他不知道那是什麼。 後來,他幾次嘗試去公共廁所,但每次都感到緊張和不安。
兒子還向輔導員表達了乙個願望,他希望母親不要再打罵他,而是耐心地教育他。 他說,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他不想再犯同樣的錯誤,他需要母親的幫助和指導。
輔導員告訴母親,兒子需要母親的支援和理解,而不是責罵和暴力。 她建議母親通過以下方式重建與兒子的關係:
1.傾聽和尊重:母親應該耐心和尊重地傾聽兒子的想法和感受。 與其以責備和暴力的方式對待他的兒子,不如試著了解他的內心世界。
2.教育和指導:母親應該以理性和寬容的方式教育兒子,幫助他理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同時,你可以為他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3.建立信任:母親需要與兒子建立信任和親密關係。 她應該讓兒子知道,她是他最堅強的後盾,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可以依靠她。
4.共同成長:母親需要與兒子一起學習和成長,共同面對問題和挑戰。 她應該給兒子更多的支援和鼓勵,讓他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經過幾次商議,母親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付諸行動來改變。 她開始以尊重和理解的態度對待兒子,並與他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兒子漸漸找回了自信,不再害怕上公廁了。 他們的關係也慢慢變得和諧親密。